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金耳菌变身“金疙瘩”


    【发布日期】:2024-04-12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陈正
    【核心提示】:广平县牛庄村的金耳菌种植基地通过引进和技术创新,成功将金耳菌这一稀有菌种转化为高价值产品。金耳菌被誉为“菌中燕窝”,市场售价显著高于普通菌菇。尽管初期遭遇了霉烂问题,但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和改进种植环境,合作社实现了金耳菌的稳定生产和工厂化种植。此外,广平县采用“政府+金融+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的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菌菇种植架上,黄灿灿的金耳菌在白色菌棒上伸展开来,好似绽放的金菊。

    “大家采摘金耳菌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菌朵完整,避免破坏菌面。”4月4日上午,在广平县牛庄村金耳菌种植基地的一座菌棚内,逯瑞朋叮嘱工人。

    47岁的逯瑞朋是广平县鹅城菌菇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去年9月,他将金耳菌从河南引进到广平,投入60多万元,尝试种植这一稀有菌种。“金耳菌是一种食药兼用菌,营养价值高,有‘菌中燕窝’美誉。一斤金耳菌市场售价30多元,是普通菌菇的好几倍。”逯瑞朋说,金耳菌身价高,但技术管理难度大。

    去年10月中旬,合作社种植的第一茬金耳菌出现霉烂,万余斤金耳菌全部废弃。“金耳菌出菇对环境要求极高,需严格把控菌棚的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逯瑞朋说,通过排查配料、制棒、制种、灭菌等环节发现,制棒原料配比失衡是金耳菌发生霉烂的主要原因。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合作社精心挑选棉籽壳、豆粕、麸皮等原料,重新调整制棒原料配比。金耳菌培育过程中需避免太阳直射和过度遮阴,传统大棚往往通过遮阳网、保温棉、风机和水帘来实现降温保湿,但效果欠佳。合作社将种植大棚全部改造为空调智能化调节,棚内环境恒温恒湿,还加装灯带进行补光,让金耳菌更好出菇的同时呈现出漂亮色泽。

    去年12月,种植基地迎来首个采摘高峰期,长势喜人的金耳菌在地头就被订购一空。今年,这里金耳菌种植规模由4座棚扩大到21座棚,从菌包制作到培育、采摘、烘干,种植基地逐步实现工厂化生产。“一茬种植三四个棚,压茬生产,如今每月都有金耳菌可采摘,月产量稳定在两万斤左右,年收入可达400余万元。”逯瑞朋说。

    在采访中,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让逯瑞朋喜上眉梢。对方是北京新发地市场高端食用菌销售团队工作人员,听说他的基地金耳菌产量稳定,计划近期前来洽谈合作。

    逯瑞朋表示,随着产量稳步增长,他眼下最关心的是废弃菌包如何处理,“下一步将联合河北工程大学等单位,研发废弃菌包二次循环利用技术,将其变为能还田的有机肥。”

    小菌菇撑起大产业。近年来,广平县以打造全国珍稀食用菌知名主产区为目标,推行“政府+金融+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园区+农户”六位一体模式,推动食用菌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菌菇大棚500座1000余亩,年产金耳菌、羊肚菌等各类菌菇1800万公斤,带动农户5300余户,户年均增收8000多元。

     
    本文导航:
    • (1) 广平县牛庄村的金耳菌种植基地通过引进稀有菌种金耳菌并实施技术管理,成功将金耳菌转化为高价值的产品。金耳菌被誉为“菌中燕窝”,市场售价显著高于普通菌菇。尽管初期遭遇了霉烂问题,但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和改进种植环境,合作社最终实现了金耳菌的稳定生产和工厂化种植。此外,广平县正致力于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通过多方合作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