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5G加持智慧农业,金耳成莘县小镇致富“金疙瘩”


    【发布日期】:2025-05-09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谢晓丽 崔宇晴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徐庄镇利用5G技术和智能方舱实现金耳(黄金银耳)量产的成功实践。金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市场价值高的珍稀食用菌,原本多生长于南方高海拔地区。通过多年的驯化和技术创新,徐庄镇成功实现了金耳在北方的规模化、周年化栽培,并借助智能方舱技术,打破了地域和气候限制,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和乡村振兴。

    从银耳到金耳,从中国新农村小蘑菇种植示范基地到深山珍馐智能种植方舱,这个位于鲁西的小镇——莘县徐庄镇,利用5G技术加持,让“菌中燕窝”金耳在北方村落的智能方舱内实现量产。

    这场“金色奇迹”也正在改变着传统食用菌的种植版图。

    营养价值是普通银耳20倍

    20元一朵销全国

    近日,记者来到聊城市莘县徐庄镇纸坊村的金耳智能种植方舱,3000个菌包整齐列队,一朵朵金色的菌朵绽放在菌棒上。方舱内没有任何异味,温度适宜,潮气弥漫,宛如仙境。

    “你看,这颜色已经转成了金黄色,是成熟的标志,可以采摘了。”纸坊村党支部书记蔚关彦自豪地说,这是村集体的致富“金疙瘩”,最贵的时候一朵20元销往全国。

    金耳,别名黄金银耳,被称为“菌中燕窝”,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食用菌。据蔚关彦介绍,自2022年开始,纸坊村利用闲散土地种植金耳,建造了江北首个“金耳培育智能方舱”。“金耳营养价值很高,营养含量是普通银耳的20倍。胶质细嫩、滑润可口,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量元素。此外金耳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是名副其实的黄金耳。”蔚关彦告诉记者,金耳菌包进入方舱后,大约40天可以出菌,一次可采收约6000朵金耳。每次出菌后到下一茬种植,有一定的间隔,这样一年可生产六七茬。“我们对环境和质量要求都很严格,纯净水养殖,不用农药,你看这舱内连个蚊子都没有,并且每次出菌后还会让舱休息几天,以保证下一茬的质量。”

    由村集体建设的纸坊村金耳智能方舱是聊城市首个试点项目。从开始筹备到建造,仅用十多天时间,村民们就看到了“金耳产业”的雏形。据蔚关彦介绍,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外定居,导致村里一些房子闲置,甚至变成了残垣断壁。他们将这些闲置房屋利用起来,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环境,还发展了村集体经济。“看着村集体产业红红火火,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有奔头。”村民蔚关乐说。

    目前纸坊村有两个养殖舱,一个保鲜舱。价格方面,比较大的菌朵一朵20元,普通的是80元一箱,一箱五至六朵。“现在这个季节金耳主要用于做汤,入冬之后销路会更好,可以吃火锅,特别鲜。”蔚关彦说,通过这几年的种植,现在越来越顺手,对金耳方舱管理、养殖方面的技术都很熟悉。销路也越来越宽,除了周边地市,还远销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采访间,蔚关彦又接到了预订金耳的订单。

    十年驯化

    南方珍馐在北方村落量产

    在我国,金耳多分布于云南、贵州等高海拔地区,对生长环境有较高要求。但在鲁西平原腹地,深山珍馐实现了量产,走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如此娇贵的“金疙瘩”,为何能在北方“安家”?

    蔚关彦说,发展金耳还要从银耳说起。早在40多年前,徐庄镇的谭庄村被称为“银耳村”,家家户户种银耳,他的老同学、食用菌专家吴广珍就出生在这个村庄,他在全国率先研究出了金耳液态菌种规模化、周年化栽培技术。

    “父亲与食用菌渊源深厚,从1985年开始接触食用菌,最早是银耳。后来他在莘县农科委工作,为徐庄镇的双孢菇等食用菌做技术指导。”吴广珍的儿子、莘县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明龙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银耳因白色耳而得名,有银耳会不会有金耳呢?当时信息比较闭塞,父亲带着这样的疑问走南闯北。后来终于从上海农科院等地学习了解到,自然界中确实有金耳存在,但大部分都是野生的,主要分布于云南等低纬度、高海拔林带,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食用菌。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广珍在云南的深山里碰到了野生的金耳,当地人介绍说金耳非常稀缺。吴广珍便立马买了保温壶,加了冰块,带回来研究。如何实现金耳的广泛栽培成了吴广珍父子多年追求的目标。

    金耳菌株和普通银耳不同,它是采用银耳菌丝复混技术加上通过采集到的野生金耳母本,经过多级分离、提纯、驯化才得到的。一开始吴广珍将金耳的固体菌种接种在菌棒上,在普通的种植大棚里培育,仅靠人工掌握温度、湿度,调控起来比较繁琐,并且金耳长势也不容乐观。经过一次次钻研、革新,经过十多年努力,吴广珍、吴明龙在2015年左右成功培育出金耳液态菌种。“液态菌种在菌棒中分布均匀,营养供给均衡,比固体菌种成活率高。”

    2022年,在莘县徐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广珍又率先实现金耳液态菌种规模化、周年化栽培技术,打破了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填补了金耳在北方市场的空白,并于2022年申报国家专利,已获取正式专利编号,并向全国推广。从金耳菌种制作到出耳管理全过程,吴广珍培训了一大批前来学习的食用菌爱好者。

    5G技术加持

    金耳智能方舱打破种植魔咒

    能打破规模化、周年化栽培技术“魔咒”,主要得益于5G加持的金耳智能方舱。记者近日在莘县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吴明龙正在从监控平台查看全国各地金耳种植方舱内的种植参数。他轻点鼠标,千里之外的金耳种植方舱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便跃然屏上。

    “我们依据十多年的人工管理经验,将适合金耳出耳管理全过程的最适合条件以数据的形式,写入我们研发的智能金耳生产方舱中的内置管理模块,并通过多个温湿度等传感器探头的反馈来自动管理生产条件。不用到现场,手机上就可以看到全国各个舱的实时情况。”吴明龙说,金耳智能方舱利用5G技术,可直接连接手机、电脑,对金耳栽培进行视频监控、模式选择、数据异常报警,智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条件,实现了生产环境数据化、种植管理精细化,构建起“5G+智慧农业”的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

    “这个智能方舱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自动控制,恒温恒湿,可始终达到金耳生长的一切需求。此外,当温度或湿度等参数不达标时,会自动报警,既提示种植的农户,同时还会推送至后台。种植户没有及时调整参数的话,我这边就会提醒他们,帮他们调控。”

    金耳智能方舱占地面积小,可移动,可以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闲置宅基地、路旁道边,尤其适合林下,使村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村集体增收,也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同时,金耳智能方舱可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技术员即可远程控制全国各地的分散种植点,此项技术打破了种植区域限制,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正常情况下,一个劳动力可管理三至五个方舱。”

    相比于南方的种植模式,智能方舱内种植金耳不受外界气温影响,产量比较稳定。“一个舱可放置3000包左右的金耳菌棒,一个周期下来一个舱的效益在1.5万元左右,金耳正常的生长周期是40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种植8至10茬,年收益十多万元。”吴明龙说,金耳价格比较稳定,效益要高于一般的食用菌,近几年的销路销量也是逐步扩大。“因为效益好,操作简单,现在金耳方舱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我们每年发往全国各地的菌包达到三四十万袋。”

    “目前,我们正在和韩国客商洽谈,他们想从这里订制菌包,金耳菌包即将实现出口。”对于未来,吴明龙信心满满。

    延伸阅读

    从银耳到金耳,小镇食用菌产业的迭代与突破

    金耳的成功培育,是近年来莘县徐庄镇“稳优培新”发展食用菌的新思路。

    莘县是中国双孢菇之乡,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徐庄镇是莘县最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乡镇之一。“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银耳,镇上大面积发展食用菌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蔚关彦回忆说,当时的乡党委书记连计川在参加了一次讲座后,了解到双孢菇种植前景很好,于是在乡里推广,这也为全乡群众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当时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双孢菇,持续了十几年。当时销量很好,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新型食用菌卖到4元一斤,在当时是很高的价格了。”

    “后来镇里还种过草菇、鸡腿菇、黑木耳、羊肚菌、设施蔬菜等。”蔚关彦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徐庄镇打造成了闻名遐迩的食用菌种养基地,该镇相继获得过“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山东省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新农村小蘑菇种植示范基地”等称号。

    蚂蚱种在大棚里,金耳长在方舱中……近年来,徐庄镇又提出了“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在特色农业培育的具体实践中,徐庄镇充分利用“互联网+”赋能现代农业生产,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徐庄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方式,发动乡土人才创建农业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金耳液态菌种规模化栽培实现了从金耳产品培育、加工、销售到土地流转租用等一条龙服务。这是徐庄镇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功实践,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了一项可推广、可复制的新样板。徐庄镇也以培育的稀有菌种金耳为突破口,积极推广金耳栽培和5G智能方舟技术,以点带面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

    “以前种植菌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采访中,蔚关彦不断感慨现代科技的进步。监控大屏前,不断跳动的数据,持续优化着金耳的“数字生长模型”。当古老的物种遇到现代科技,金耳走出深山,走向了大众的餐桌。金耳的蜕变故事也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科技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