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14.868吨瓶装蘑菇菌丝出口美国


    【发布日期】:2025-07-30  【来源】:济宁日报
    【核心提示】:山东邹城蘑菇产业通过“菌瓶出海”模式成功打开国际市场,首批14.868吨蘑菇菌丝抵达美国。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国内发菌、国外出菇”模式,解决鲜菇海运损耗高的问题,实现互利共赢。该模式背后是全产业链协同,包括菌丝配方优化、低温运输和远程技术指导。公司计划扩大出口规模并开拓日本市场,展现了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可控的跨越。

    14.868吨瓶装蘑菇菌丝跨越重洋,顺利抵达美国——这不仅是邹城蘑菇首次以“菌瓶出海”模式叩开国际市场大门,更标志着这个区域品牌价值突破50.38亿元的特色产业,彻底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困境,在全球食用菌赛道上跑出了自主创新的加速度。

    在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正高效运转,装瓶、灭菌、接种等工序一气呵成。机器轰鸣中,淡淡的菌香弥漫在空气中,160吨、32万瓶金针菇菌瓶每天从这里启程,既能满足国内市场的新鲜供给,更通过创新模式远渡重洋。

    “过去集装箱里装的是保鲜盒,现在满箱都是会‘生长’的菌瓶。”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丽辉拿起一瓶封装好的菌丝,回忆起“菌瓶出海”模式的缘起:此前企业与美国客户的成品合作中,长达40天的海运让鲜菇频频检出李斯特菌,损耗率特别高。在与美方的紧急磋商中,企业技术团队大胆提出“不如把‘出菇车间’搬到美国?”这个看似冒险的想法,却催生出“国内发菌、国外出菇”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一个完整的菌瓶从配料到出厂需经历50天培育周期,每天出口美国的14.868吨菌瓶,在国内完成培育后,以0℃低温休眠状态启程,抵达美国后经当地温室培育28天即可长出鲜菇。”宋丽辉介绍,“相较于以往成品运输,如今鲜菇从采摘到上架不超过4小时,货架期延长10倍,单价提高10%。”新模式下,双方合作更加紧密,实现了互利共赢。

    这个看似简单的模式转变,背后是全产业链的精密协同。

    “菌丝就像熟睡的种子,必须在低温环境下运输,才能保证顺利出菇。”该公司生产厂长袁宝告诉记者,面对如何让菌丝能经受住30至40天远洋海运考验的难题,友泓生物经过数月技术调整,反复优化菌丝配方和培养工艺,在原材料配比中调整,才达到理想状态。

    菌丝培养完成后,以0℃低温休眠状态启程,抵达美国后,企业的技术团队通过手机视频远程为当地技术人员提供全过程生长指导,确保每一株蘑菇都能在异国他乡健康生长。

    目前,第一批出口美国的菌瓶长势良好,与在工厂培育的基本一致。宋丽辉表示,友泓生物下一步计划每天出口一个集装箱(14.868吨)的菌瓶到美国,由企业负责生产运营把关,美方对接贸易端。同时,第二个市场已初步锁定日本。

    从应对李斯特菌危机的应急之举,到构建跨国农业合作的创新范式,友泓生物用小小的菌瓶证明: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往往藏在产业链的细节里。当32万瓶菌丝每天从邹城出发,它们装载的不只是鲜嫩的希望,更见证着企业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可控的关键跨越。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