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德庆县森林资源丰富,层峦叠嶂的群山间,不仅藏着生态的馈赠,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自佛山市南海区驻德庆县官圩镇第二轮工作队入驻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适合山区发展,且周期短、收益好、群众接受度高的产业,最终选定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产业,旨在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灵芝作为传承千年的“仙草”,既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又可作为食材融入日常生活。但灵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却较为严苛。
官圩镇沙旁村,这个曾因地处偏远而被戏称为德庆县“西伯利亚”的村落,恰恰藏着灵芝生长的“理想家园”。适宜灵芝生长的气候、丰富的林地资源、清澈的山泉水,都为林下仿野生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驻镇工作队队长郭建华算了一笔账:灵芝菌棒的采收期通常为3-5年,按每个菌棒每年可产干灵芝1—2两,5000个菌棒能产出500多斤干灵芝,按生产市场价200元/斤计算,该基地总收入将突破30万元。
“好,就这么干!”工作队迅速将决心转化为行动,积极筹措项目启动资金,发动十个村委会成立了德庆县巢顶深山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三方协同模式,于今年4月完成了10亩林下仿野生灵芝的种植工作。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支撑。省农科院果树所农村科技特派员朱从一博士、德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共同为基地量身定制了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方案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在科学技术的护航下,灵芝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障。
下一步,德庆官圩镇沙旁片区将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以灵芝产业为契机,积极对接科研院所和当地农技部门,提高灵芝种植管理水平,提升灵芝产量和质量,同时,积极开展菌种培育和产品加工,延伸灵芝产业链,推动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项目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走出一条产业兴农的特色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