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古田:秸秆“变身”食用菌“营养餐”


    【发布日期】:2025-08-02  【来源】:古田发布
    【核心提示】:古田县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在传统栽培原料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创新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将其转化为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动能”。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改良和企业试点,古田县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2024年食用菌产量超94万吨。面对传统栽培原料成本上涨等问题,近年来,古田县创新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食用菌产业“绿色动能”,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新路。

    近日,福建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海鲜菇菌包原料仓库里,工人忙着从货车上卸下大豆秸秆碎料。这些秸秆碎料经科学配比后,将替代部分传统木屑辅料,用于制作海鲜菇菌包。

    2024年,古田县被列为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同年,出台项目实施方案,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20万元,对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进行补贴,鼓励食用菌相关企业与菇农参与示范项目。同时,由古田县农业农村局联合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专班,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按照省里总的实施方案,结合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具体情况制订了鼓励政策,对采用秸秆种植食用菌的企业和菇农,袋装模式按照500元/吨给予补贴,床栽和地栽模式按照种植面积每亩补助1000元。”古田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相关负责人张琪辉说道。

    福建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试点企业,将豆杆、玉米芯等秸秆粉碎发酵,经科学配比后,部分替代传统木屑辅料,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示范效果来看,使用改良过的配方,单袋成本节约0.1元左右。以我们现有的产能和产量,每年可节约总成本150万元左右。”福建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宪思说道。

    古田县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为技术支撑,通过改良秸秆预处理工艺,攻克了秸秆发酵周期长、杂菌污染等技术难题。实验数据显示,利用秸秆栽培的海鲜菇、鹿茸菇、银耳等多个品种,在口感和产量上与传统基质相当,部分指标甚至有所提升。

    “通过将大豆秸秆部分替代传统银耳配方的原材料,我们检测发现,银耳总糖含量明显高于传统配方培育的银耳。”福建省食用菌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马涛说道。

    截至目前,古田县已有6家企业、6个合作社参与秸秆基料化种植,累计生产海鲜菇1000多万袋、鹿茸菇300多万袋、银耳10万袋,种植竹荪、大球盖菇各180多亩。古田县秸秆基料化种植食用菌技术的突破与推广,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更从源头上减少了秸秆焚烧和丢弃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