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历经数十年,从四五百个野生品种中筛选出的‘精品’,现在我无偿捐赠,希望你们能把它们推出去,造福更多人。”近日,在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62岁老菇农姚平生小心翼翼地向工作人员转交了22份封装完好的野生香菇种质资源,为浙江食用菌种业研究再添“活样本”。
姚平生的捐赠证书 照片由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提供
作为民营科研机构庆元县秋平真菌研究所负责人,姚平生与香菇打了一辈子交道。从1986年投身段木香菇栽培,到2008年专注野生香菇人工驯化,姚平生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倾注于食用菌种植与食用菌种质选育工作。
姚平生向工作人员转交了22份封装完好的野生香菇种质资源 照片由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提供
为寻找珍贵优质的研究菌株,姚平生曾常年雇佣助手一同深入山林,足迹遍及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优质的野生香菇极为难得,有时七八个人上山一整天,也只能找到两三个。”他回忆道,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筛选,终于成功选育出几十个香味浓郁、产量稳定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也都表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已在湖北恩施等高海拔低温地区成功推广。
姚平生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捐赠的野生香菇种质资源 照片由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提供
如今,因年岁增长且子女未接续事业,姚平生毅然决定将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无偿捐赠。“今天我带来的,都是我认为最香、产量最高、菇形最好的种质资源,每一个都是我最心爱的‘孩子’。”他动情地说道。在他眼中,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作为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单位,不仅保存条件专业,更具广泛的推广能力,唯有托付于此,才能让这些优质的种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姚平生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捐赠的野生香菇种质资源 照片由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提供
姚平生无偿捐献的22份野生香菇种质资源 照片由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提供
姚平生无偿捐献的22份野生香菇种质资源 照片由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提供
“我们中心初步判断,这批种质资源涵盖浙闽赣多地的特色野生菌株,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技术研究科主要负责人介绍,这份捐赠也是中心成立以来首次接收的民间优质种质资源。眼下,科研人员正加紧对菌株进行系统纯化、鉴定和评价,并开展出菇试验,确保其有效保存和长久利用,同时也在与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比较试验研究,进一步深入挖掘其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