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致辞之前,首先感谢和龙市委、市政府给予我的这份惊喜和荣誉。从今天起,我将正式成为和龙市的一员。我希望能借此荣誉,理清肩上承担的沉重而重要的责任,继续支持和龙桑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大家早上好!长白山迎来了四季中最美好的时节。在这个金秋,我们不仅享受着长白山赐予的生态环境之美,更迎来了丰收的季节。2025长白山(和龙)桑黄产业大会的适时召开,为中国的桑黄产业,尤其是吉林省和长白山的桑黄产业,带来了新的、更为重要的发展契机。
在中国菌物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的桑黄产业从《千岛湖宣言》起步,在浙江、安徽、黄河故道,乃至山西晋城等地,逐步开辟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桑黄产业曾经举办过几次大会,但在长白山和龙,这还是第一次。为何选择在和龙召开?这在大的边疆建设、产业戍边、民族团结、长白山深度保护开发的大形势下,走出来的一条中国桑黄的和龙之路,中国和龙桑黄应该说是中国桑黄产业的一面旗帜,是一个窗口,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典型。
和龙的桑黄历经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桑黄产业发展之路,是一条真正代表了,桑黄从育种栽培到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条的桑黄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时,在大的兴边富民、产业戍边、民族团结和长白山综合利用中走出的桑黄之路,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度融合的成功的典范和经验。
说和龙桑黄是中国桑黄产业的一面旗帜,实际上应该追溯到20年前中国整个的林业产业的改革,当时八家子林业局从原有的生物产业转向营林,进入发展林下经济的新阶段。如何寻找开发林下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八家子林业局用自己的实践走出来了一条真正解困、解贫、走致富的道路,一开始是种木耳,种天麻,最后找到了真正利用我们长白山特有的桑黄,发展自己的产业,它从一开始的资源收集到品种的选育,到智能化的栽培,一直到代表中国桑黄深加工产业最先进技术的全产业链条,确确实实形成了中国桑黄产业的一面旗帜。
说它是中国桑黄产业的一个平台,实际上在这个平台上,不只是有了吉林农业大学团队,更有了延边大学、延边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的顶尖级的团队参与到平台的建设。这些年来,从简单的大棚生产,到具有现代化的全产业链条的深加工生产企业,它实际上展示了中国桑黄在平台建设上的成功经验。
说它是窗口,更加证实了,我们和龙桑黄在全世界,在全中国,它所具有的独特地位,这次大会除了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之外,实质上和龙的桑黄真正和国际上的百强企业和国外的知名企业,特别是和一些国内先进的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长白山桑黄特有的魅力,所以说它是一个中国桑黄产业的窗口。
说它是一所学校,是因为从一开始在中国科协、吉林省科协的支持下,就建立了全国的第一批最美科技小院,在这个小院里走出来了许多已经学有所成,并且走向了生产实践的有用之才,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在科技小院这个平台上实现了自己学有所成的梦想,真正把和龙的桑黄带到了中国各地,带到了世界各地。
说和龙桑黄是一个典型、典范,是因为和龙所走出来这条路是一个最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桑黄作为茶饮,或简单的一些食品来对待;实际上它的一些高端的产品,如口腔崩解片,是指引了桑黄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龙桑黄的成功经验恰恰是说明了中国的食药用菌产业必须走全产业链创新之路,才能形成我们真正的兴边富民,真正的乡村振兴,真正使原有的林业产业走向新的更高的平台。
中国食用菌产业在1978年的时候产量仅有5.78万吨,大概不足以现在一个县区的食用菌产量,经过40年的奋斗,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4000万吨。上一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对全世界公布,中国食用菌的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5%,达到了4300万吨,实际上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对外公布的比较保守的数字,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远远的大于这个数字,说明中国的食用菌产业经过40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已经真正形成了世界食用菌的第一生产大国。
特别是值得一提的,2020年4月20号,总书记在视察由我们参与建设的陕西柞水黑木耳生产基地的时候,点赞“小木耳,大产业”。后来在全国的农村工作会议上,相继再次说到了小木耳大产业,很多媒体朋友说这是总书记对中国食用菌产业的点赞。但是我说,这是总书记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发的宣言书,真正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食用菌虽小犹大,是真正的大产业,也是向全世界宣布了我们中国食用菌要继续大发展的进军号,更是中国食用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总书记视察柞水之后,全国的食用菌产业在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5.78万吨到4300万吨,这是730多倍的增长速度,这在世界的栽培史上、农业发展史上,特别是中国食用菌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任何的作物,任何的产业,它不可能在40年间有700多倍的增长速度。这里面凝聚着中国食用菌人的心血和汗水,其中包括了我们和龙桑黄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所以在这儿我特意向和龙的桑黄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食用菌产业应深入思考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家知道这是2月8号总书记在参加完冬奥会之后,在吉林省作短暂的停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观念。我也感受很深,之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工程院李晓红院长等都分别撰文强调了这个观点。当时会议之后,中央电视台和省台朋友们说,今天第一个要采访你,你想说点什么?实际上我就想,我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科技创新融合和产业创新高度融合,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希望我们不只是把论文写在实验室里头,更主要的是应当把论文写在我们广袤的大地上。中国和龙桑黄产业恰恰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度融合的重要性。中国食用菌产业能够走到今天,是我们这一代食用菌人不愧历史的贡献,我相信在中国食用菌发展史上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和龙桑黄人的贡献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希望中国和龙桑黄借这次大会的东风能够走得更高,飞得更远,也相信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明天会更好,长白山和龙的桑黄事业一定会真正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和龙桑黄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