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黄金”到大产业,短短几年,和龙桑黄如何从山林野生菌蜕变为受人追捧的“金疙瘩”?
为解锁“金疙瘩”孕育密码,9月25日,2025长白山(和龙)桑黄产业大会在和龙市开幕。本次大会以“和龙桑黄,世界的桑黄”为主题,包括桑黄产业发展研讨会、长白山桑黄产业发展圆桌论坛、实地调研考察等内容,来自国内外30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围绕菌种培育、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洽谈。
开幕式上,中国菌物学会向吉林桑黄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授予“中国菌物学会科普工作基地”牌匾,吉林省菌物学会向和龙市授予“吉林省桑黄之乡”牌匾。
会场外特设产品展区。桑黄茶、蜂蜜、切片、冻干、复合精粹饮……令参会者耳目一新。“有童年的味道”,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高级研究员维亚切斯拉夫·弗拉森科现场品尝了桑黄桦树汁和桑黄冻干。他表示,中国的企业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产出对人民有益的健康产品,令他非常惊讶,回国后他将分享在本次大会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吉林黄之皇生物科技公司经理程宗军正积极向客户展示公司开发的多款深加工产品:“我们的纳米冻干技术在国内遥遥领先,产品得到客户的大力认可。”吉林省清之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伟东告诉记者:“凌晨三点,我们就从通化出发,知道延边州对桑黄产业扶持力度很大,希望借此大会,多多宣传自己的桑黄产品,有个好销路。”
桑黄作为“森林黄金”,在药用和保健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近年来,和龙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坚持把桑黄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先后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龙桑黄科技小院获评全国最美科技小院。目前,和龙市共有桑黄大棚2000栋,种植面积超130公顷,年产桑黄150吨,栽培规模、产量、精深加工水平位居全国首位,桑黄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省“吉字号”特产专班负责人介绍,桑黄作为珍贵的药用菌种,是长白山区的传统瑰宝,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独特的药用保健价值,将成为新时代大健康产业中极具爆发力的新增长点。未来,我省将持续推动桑黄药用作用机理的系统性研究、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行业标准与品牌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白山桑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