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院士在2025国际香菇供应链大会上的致辞

初冬的淄博,菌香萦绕、暖意盈怀。在全国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时期,我们因菇结缘、齐聚一堂,共赴2025国际香菇供应链大会之约,共商全球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这既是响应国家战略、链接世界机遇的务实之举,更是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此,我要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各级领导、各界同仁给予食用菌产业的大力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
本次大会以“以菇为媒,连接世界”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与供应链协同两大关键命题,意义深远。选择淄博作为举办地,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这里既是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全国标杆,更是中国香菇走向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当地领军企业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的“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模式,已然成为食用菌产业全球化的成功典范——其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以全球化布局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更为全球食用菌产业发展贡献了鲜活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为食用菌产业指明了“绿色、生态、高质量”的发展方向。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三物循环”的忠实践行者与坚定推动者:从南宋“龙庆景”地区延续800余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到“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成为全球首个食用菌领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占据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四分之一以上的规模优势,到2024年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出口量超5.1万吨、创汇4.78亿美元的外贸韧性,中国香菇早已从不起眼的“小菌菇”,成长为支撑乡村振兴、服务全球消费、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大产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虽为香菇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但距离“产业强国”的目标仍有差距:菌种自主可控能力亟待提升,产能结构优化与品牌价值增值任务艰巨,供应链韧性与消费市场活力仍需持续增强。面对消费升级与全球格局重塑的双重机遇与挑战,不仅需要我们全行业锚定“三物循环”核心理念,强化种业创新、资源保护与标准化建设,更需要领军企业以实干破解痛点、以创新引领升级。在此,我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转变发展思维,锚定消费导向。彻底打破“先有产能再找市场”的传统惯性,精准洞察消费需求变化,将消费反馈实时传导至生产端、研发端和渠道端,真正实现从“为产品找客户”到“为客户造产品”的根本性转变。
二是要拓展产业边界,融入食品生态。主动对接大食品工业发展浪潮,拓展产业价值边界。大力开发香菇即烹食品、菌菇蛋白等创新产品,积极进军休闲食品、新茶饮、大健康等领域,以“消费思维”指导科技创新,进而驱动产业全面升级,让香菇成为引领健康生活的时尚食品。
三是要深化全球布局,推动全链出海。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践行“不出海就出局”的发展共识。积极借鉴七河生物等企业的成功经验,有效降低贸易壁垒影响;推动产业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菌种、装备、技术、标准等全产业链输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香菇标准与国际接轨,持续提升全球产业话语权。
四是要强化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全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从“种蘑菇”向“种科技”跨越。积极运用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改造产业链各环节,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产业新价值、开辟发展新空间。
五是要厚植文化底蕴,提升品牌价值。深化品牌与文化双轮赋能,持续提升产业核心价值。深挖香菇背后的文化内涵,培育文旅、研学等新业态,让“中国香菇”成为承载东方农耕文明、赢得全球市场广泛认可的品质符号。
同志们,香菇产业是“点木成金”的生态产业,是连接乡村振兴与全球消费的富民产业,更是践行“三物循环”理念、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希望大家以本次2025国际香菇供应链大会为契机,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消费端多方联动,共同助力中国香菇产业驶向更高质量、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新航程,让中国香菇的芬芳飘满四海、惠及世界!
最后,衷心祝愿2025国际香菇供应链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在淄博收获智慧、凝聚共识、共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