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蘑菇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伞”


    【发布日期】:2011-08-19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作者】:高小凯 张同刚
    杏鲍菇生产车间
    杏鲍菇生产车间

      一根小小的蘑菇,如今在张家窝镇正成为农业增效的“黄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伞”。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农业产业园区,当起了产业工人。日前,笔者走进张家窝镇农业产业园区闽中食用菌种植基地,目睹了这里致富增收的忙碌场景。

      增效,发展设施高效农业
      张家窝镇多年前一直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在“三区”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着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力争走出一条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新路。
      走进闽中杏鲍菇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厂房,让人把农业与工业联想到一起。经理贾小弟向我们介绍说:“杏鲍菇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B2、维生素C、PP、纯蛋白及各种氨基酸,且有抗癌、防癌的作用。它是一种高效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据介绍,他们生产杏鲍菇,采用工厂化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将甘蔗渣、玉米芯、木屑等农作物下脚料进行前处理发酵后制成菌袋,经高温低压灭菌,自然降温后按无菌操作插入菌棒,随后送入育菇房进行培育。采用墙式立体排放的菌袋,从制作到成菇需要55天左右时间。在菌丝培养和出菇阶段可根据其生长情况适度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其生长环境、体型和外观。出菇后的菌袋回收后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不产生任何废弃物。
      由于他们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原料和制作工艺进行培育,生产的杏鲍菇不但外形好,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此外,杏鲍菇具有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受人们喜爱。采摘后的杏鲍菇根据重量不同可分为四个等级,按客户需求进行供应,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占领了整个北京市场份额。

      增收,农民进厂成为“产业工人”
      发展高效农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民致富,张家窝镇党委政府千方百计让更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让更多的土地成为“生产车间”。为此该镇成功引进了全区首家农业外资企业新加坡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笔者在闽中食用菌生产基地看到,一名工人开着铲车把原料送进机器,十几个工人围在机器前在紧张地进行菌包的制作,一名女工正在记录育菇房的数据。西琉城村的方艳告诉我们,她已经42岁了,这个年龄的妇女找到适合的工作已经很难了,她却在闽中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她说:“育菇的过程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像种大田,按部就班就可以种出来。工作过程中不但要细心、耐心,还要与菌包和菇进行‘对话’,它们会告诉你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只有和它们进行‘沟通’,才能培育出外形好,口感好的杏鲍菇。”在这里,像方艳一样的工人有160多名,提高了收入也实现了一个农民不同的价值。

      增产,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杏鲍菇种植基地
      产业要做大,必须上规模。张家窝镇在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中,着力引进专业的公司,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闽中食用菌种植项目是由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生态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该公司为新加坡独资上市公司,始建于1971年,有近40年的专业生产加工蔬菜和食品制造的发展史,公司采用国际标准化管理模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在张家窝镇农业产业园区已经投入了1.3亿元,完成一期工程的180间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目前日产杏鲍菇20吨。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168间标准厂房,将于10月份正式投产。贾经理向我们介绍说:“占地200亩的闽中食用菌种植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杏鲍菇种植基地,达产后可实现日产40吨,亩产值超过200万元,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