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敢于人先种蘑菇 广开销路网上卖


    【发布日期】:2011-12-01  【来源】:易菇网  【作者】:李汝斌

    刘泽华在大棚中察看蘑菇长势

    刘泽华的家十分简陋

    临时工在给蘑菇“倒棚”

      寒冬已至,本是农闲时节,但蓟县出头岭镇的村民却忙得热火朝天。
      这个距河北遵化只有20公里的村庄已经成为珍贵食用菌白灵菇的栽种基地,年底正是收获的季节,不仅南方客户长期住在村里收货,连加拿大的商人也慕名而来。
      这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村民是从《天津日报》发现的致富项目,而把这些辛辛苦苦栽种的蘑菇卖出国门,则多亏了互联网。

      蘑菇状元 大棚为家
      天刚放亮,刘泽华老人就起床了,庄稼人的多年习惯,从不睡懒觉。
      68岁的刘泽华是出头岭镇第一个种白灵菇的农民,他和老伴在村外面的山边田地里种了三个大棚的蘑菇。
      刘泽华在大棚边上盖起了两间砖房,带着老伴搬了进来,最早只是为了种蘑菇方便,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一住就是8年,这里已经成了他和老伴的家。
      “刘大爷,我们来倒棚啦。”院里传来帮工的村民的说话声。
      田间的气温低,刘泽华家的窗户结了一层水汽,他用手抹了抹窗子向外望去,6名村民已经来到门口。
      “这些都是出头岭的村民,我请来的工人。”刘泽华说,他和老伴年纪大了,家里没劳力,就花钱雇村民来帮忙,他负责技术指导。
      但走进大棚却看不到地上长着蘑菇,而是几排堆成一米多高的白色塑料袋,每个袋子里都被塞得鼓鼓的。
      “蘑菇就从袋子里长出来,现在还不是时候,12月中旬以后才可以收第一茬。”拿起自己培育的蘑菇种,不善言辞的刘大爷来了精神,他说,这袋子里装的是棉花皮和棒子面,这些就是菌种生长的“土壤”,他从北京农科院购买菌苗“母种”,经过自己的培育后,播种在这些“土壤”里,就可以长出价格昂贵的白灵菇了。

      百字新闻 改变命运
      上午10点多,工人们已把3个大棚的蘑菇袋子全都翻检了一遍,把被感染发霉的袋子挑出来。翻动成堆的蘑菇袋子,下面的搬到上面,阴面的转到阳面。刘泽华说,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每袋蘑菇生长得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产量。
      白灵菇是菌类精品,原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戈壁滩上,近十来年才被人工慢慢培育成可以种植的珍稀食用菌。
      说起为啥放弃种田改种蘑菇,刘泽华说,当年还是《天津日报》上一篇不足百字的新闻改变了他和全村人的生活。
      出头岭镇位置偏远,过去除了种小麦玉米,村民还种些苹果、桃等,但产量和价格都不稳定。2000年,刘泽华在《天津日报》上看到了报道白灵菇在本市东丽区人工种植获得成功的新闻,他突然萌生了试一试种蘑菇的想法。
      根据报道上说的地方,刘泽华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从大山里赶到东丽区,终于找到了那个种植蘑菇的人。“当时在天津种植白灵菇的人很少,人家一听我想种,非常支持。”刘泽华笑着说,自己命好,对方不但无偿提供栽培技术,还回收所有成品,这可让他高兴坏了。
      然而回到村里,刘泽华却犯了愁,盖大棚、买菌苗、雇工人……这一切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很多村民对这个新鲜事物并不感兴趣。
      “别人不干,我先带头干。”看好这个项目的刘泽华准备孤注一掷。他找来自己的儿女,以及几个“胆大”的村民开会,动员大家集资和他一起种蘑菇。2001年8月,6个大棚在村边建了起来。

      东丽取经 感动专家
      忙了一上午,工人们都各自回家吃饭了。
      老伴已经把午饭做好:炒白菜、馒头、山芋、玉米粥。已经靠种蘑菇致富的刘泽华的生活依然非常简朴。老人一边吃饭,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第一年非常难干,我们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去一趟东丽区,有时就住在那里,搞明白了再回来。”刘泽华说,当年通讯不方便,怕自家蘑菇种不好,他们就不停地到东丽去学习,学完了就回来照着做,遇到问题再坐车去学。后来为了沟通方便,几个人又集资1200元给东丽的栽培技术员买了一部手机,在当时的2001年手机可是奢侈品呢。“不但免费给手机,我们还包了所有话费,不管是不是教授我们技术,只要不是国际长途我们都买单。”刘泽华很有魄力,而他们几个“穷”山里人的豪爽,也让技术员很感动,把所有技术都教给了他们。
      当年年底,第一个大棚出菇了,首茬蘑菇出了2000斤。按照回收价每斤15元计算,这一茬收获的蘑菇卖了3万元。“一棚蘑菇能收三茬,第一年这个大棚的收益98000元。”刘泽华说,一个大棚的收益是他们全村人种小麦总收入的2/3,而6个大棚的收益在当时就是天文数字。
      几个合伙人顿时成了村里的“暴发户”。
      刘泽华发财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种菇致富更给村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当时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找我想学种蘑菇。”说起当年的情景,刘泽华记忆犹新,最多时一天来了几百人找他,不只是本村的,还有周边村子,甚至河北兴隆、遵化一带的农民,也坐着车来找他取经。刘泽华应接不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被打乱了。
      见此情景,镇政府马上决定把出头岭镇发展成白灵菇种植基地,由刘泽华等几个有经验的人牵头,帮助全村人都富起来。
      经过镇里批准,村民们自筹资金把原来的麦田变成了栽培蘑菇的大棚,刘泽华负责给大家育种,指导种植。此时的刘泽华已成了技术专家,不再依靠别人支持,出头岭镇的蘑菇栽培自成一家。

      农民上网 广开销路
      下午1点多钟,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来到蘑菇大棚,向刘泽华问完今年蘑菇的栽培情况,就急匆匆地开车走了。
      “这是一个做蘑菇生意的‘经纪人’。”刘泽华说,他们镇的蘑菇名声在外,现在很多上海、广州的商贩早已下了订单。为了“抢”到第一批最好的蘑菇,有的广东人就在村里租房住下来,一直到明年4月以后,蘑菇全部收获完才回南方。
      “有些人春节都在我们村过,不回家,可见我们这里的蘑菇对他们吸引力有多大。”刘泽华显得很自豪。
      出头岭镇的蘑菇在天津知道的人都不多,他们又是如何打开全国市场,而且供不应求的?刘泽华说,他们是通过互联网做生意的。
      “那还是2002年,我们当时还不懂啥叫互联网。”刘泽华说,过去有东丽的种植户回购,现在没有了,村里人都开始种蘑菇,产量剧增,销路顿时成了问题。
      一群生活于大山深处的农民,没有销售渠道,更没钱去报纸电视台做广告。一次,一个年轻人告诉刘泽华,现在有了互联网,不用花太多钱,全国全世界人都能看到。
      果然这么神奇?对新鲜事物来者不拒的刘泽华决定再做回“吃螃蟹”的人。
      于是,他们花钱在市里请人做了一个蘑菇销售网页,挂在网上推广。没想到,南方的客户很快就打来电话,得知他们这里出白灵菇后,直接飞过来考察订货。令这些山里人更想不到的是,加拿大的商人也慕名而来,并且需求量很大。
      不过在培育过程中,很多村民也有赔钱的时候,最严重的就是蘑菇培育袋被其他霉菌污染。“如果发现和采取措施不及时,损失可就大发了。”刘泽华说,他自己也曾遇到过这类情况,一个大棚颗粒无收,损失10来万元。
      在刘泽华的带动下,如今除了出头岭镇,周边的河北省玉田、兴隆等地也都建起白灵菇种植基地,形成了产业化种植生产。
      但挣了钱的刘大爷却并没有扩大种植,他有自己的道理。原来,他无偿帮助村民们学会栽种蘑菇,而自己则开始拓展种菇的周边业务,如育菌苗、收购储存、代售等。
      “我把挣的钱都投到了蘑菇产业链的营销中,通过建冷库把村民栽种的蘑菇都收来储存,留到天暖以后再卖个好价钱。”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