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刘伟专栏 » 正文

    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二)——促进我国羊肚菌产业起飞的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18-02-03  【来源】:易菇网  【作者】:刘伟
    【核心提示】:菌种的驯化选育、补料技术和人为刺激诱发出菇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区别于仿生栽培的重要标志。
      (紧接前文)
      长时间的仿生栽培和生态研究,使得羊肚菌的发生规律和生理需求逐渐为人们所掌握。一些羊肚菌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开始意识到菌种在羊肚菌驯化栽培中的重要性。这是从仿生栽培向人工栽培的重要转变。
      菌种的驯化选育、补料技术和人为刺激诱发出菇是羊肚菌人工栽培区别于仿生栽培的重要标志。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Ower就模拟自然环境在实验室内成功实现了羊肚菌出菇[33~36],随后由其合作者Mills进行了相对成功的工厂化栽培应用[4]。
      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资料都显示,我国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都明显晚于Ower的技术专利。
      蔡知桂等在2010年公布了一种羊肚菌栽培技术专利[37],技术流程依次为栽培种的制作、培养料的制备、播种、发菌管理及出菇管理等。值得注意的是,该专利要求在菌丝成熟之前至少进行一次营养液补充,这可以认为是羊肚菌仿生栽培向纯人工栽培的过渡。赵琪等公布了一种梯棱羊肚菌栽培方案和菌种制作方案的专利技术,首次提及所用的菌种是经过分子鉴定的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38,39]。
      2.1  菌种的选择
      羊肚菌子囊果具有明显的形态可塑性,因此其物种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早期对羊肚菌菌种的选择和确定大多根据形态特征,保留下来的模式标本和数据资料有限,因此,很难推定早期资料中的所用品种和现代分类系统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应用分子系统发育学鉴定羊肚菌物种得到广泛的认可[40~43]。王波和鲜灵对四川大邑县、崇州市、郫县和涪城区的人工栽培品种进行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所有羊肚菌品种的ITS-DNA序列与数据库中梯棱羊肚菌相似度达100%,而与羊肚菌属的其他物种相差甚远[44]。赵琪等在公开的羊肚菌栽培专利中指出,所用的品种为梯棱羊肚菌[38,39]。
      自2012年起,我们在全国各地进行羊肚菌的驯化栽培和标本采集整理工作,随后对来源清晰的4个商业推广菌株羊肚菌1号、3号、6号和7号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记录和DNA序列分子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1号和3号是梯棱羊肚菌,6号为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7号为七妹羊肚菌(M.septimelata),均属于黑色羊肚菌支系[43]。其他品种是否可用于驯化栽培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生产者在开展羊肚菌人工栽培时,应定向采集当前已经应用的品种,经初筛、小试和中试后,再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性栽培和推广。
      2.2  补料技术
      在有目的有意识驯化菌种的基础上,“外源营养袋”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进了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外源营养袋技术是羊肚菌生产环节中的最重要技术处理,是羊肚菌丰产的最重要“能量”支撑。
      Ower曾详细论述外源营养袋的技术原理和制作工艺,但在随后的推广应用中,并未被重视和使用(注:Ower于1986年逝世,后期的推广由合作者Mills进行)。Ower对其原理和适用方法的解释是羊肚菌需要在营养相对贫乏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有性生殖,而其菌丝自身储备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其有性生殖过程,因此需要从外界吸收新的营养物质,同时需要在生产后期对新的营养物质予以移除,以使菌丝重新回到营养贫乏状态转而进行有性生殖。Ower利用培养菌核的培养料作为“外源性营养物”进行补料操作[34~36]。
      我国谭方河先生最早使用外源营养袋技术[4]。约2000年前后,出于“不同菌丝的配合”(不同“极性”的菌丝杂合)可能有助于出菇的认识,在菌丝萌发后,他采取在菌床上扣上接种有另一类型羊肚菌菌种的菌袋,以实现两种菌丝的融合,诱发出菇,此方法比不“杂交”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该技术在早期曾被称为“菌丝融合技术”。随后,谭方河先生又发现,只扣料袋(不接种)同样可以促进增产,因此就推翻了“菌丝融合的说法”,进而发展成为现今的外源营养袋技术。
      2.3  保育催菇
      催菇是羊肚菌栽培的重要环节,技术性较强,其目的是创造不利于羊肚菌继续营养生长的条件,使其转向生殖生长,其中包括营养、水分、湿度、温度、光线等刺激。
      ①营养刺激是指通过移除营养实现营养刺激,该技术也是Ower专利中强调的环节,可行的操作是,外源营养袋施放后20~25天移除外源营养袋[34~36]。
      ②水分刺激是自然界大型真菌出菇的重要条件。水分可冲刷真菌分泌的各种酶类物质,改变菌丝渗透压,也是菌丝转向生殖生长所需要湿润环境的重要保证。具体做法是:撤袋之后,大水浇灌,至地面完全湿透[1]。
      ③湿度控制包括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水分刺激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随后控制土壤水分在20%~30%,原基发生前空气湿度在85%~95% [1]。
      ④目前没有数据直接支持温差刺激实现羊肚菌的生殖生长,但大量数据表明,10 ℃左右的昼夜温差,有助于羊肚菌出菇。主要通过白天闭棚增温,晚间掀开棚通风降温以加大温差[1]。
      ⑤栽培经验表明,光线也是影响出菇的一个重要指标,过强会抑制出菇,可行的操作是使用4~6针的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

      本文发表自《食药用菌》2017年第2期77~83

    刘伟授权易菇网独家刊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关键词: 羊肚菌 菌种 催菇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