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前文)
4 产业发展建议
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包括羊肚菌属种质资源调查、生活史研究、菌种的老化与退化、遗传育种理论、病虫害防控,以及产品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均较薄弱。在发展羊肚菌栽培时要因地制宜,以投入产出比为主要衡量目标立项开展。
4.1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1)羊肚菌属的种质资源。羊肚菌属的分类鉴定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为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可以确定的羊肚菌品种有69个,其中包括大田栽培常用的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等[43]。其他的羊肚菌品种是否也能进行人工驯化或适应于不同的栽培模式有待加强研究,也有必要对当前可人工驯化的品种进行种质资源排查和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定,以便进行新品种的审定和保护。
(2)菌种的老化与退化。羊肚菌菌株具有明显的老化现象[46,47],表现为菌丝活力降低、气生菌丝减少、色素增加,最终停止生长,不能再用于生产。羊肚菌也有明显的退化现象,如2013年前后,因优良商品性状的丧失,梯棱羊肚菌3号菌株就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老化涉及凋亡、自噬、坏死等多种基础生物学现象。退化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优良性状的现象,不可避免。有关羊肚菌的菌株老化和退化现象有待从机理层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杂交或药物干预手段,实现菌种的良性繁育。
(3)遗传育种。羊肚菌生物学知识匮乏,生活史信息不明了,是遗传育种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多核细胞结构是同核体还是异核体问题,单孢萌发的菌丝和组织分离的菌丝是否有倍性差异,羊肚菌的交配型结构,为何单孢也可以有效出菇等,这些都涉及到羊肚菌的遗传基础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4)病虫害防控。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囊果营养丰富,容易招致外界昆虫、动物、细菌及真菌等侵害。近年来以细菌和真菌性病害为主,羊肚菌的病虫害问题已开始凸显,但仅对镰刀菌[48]和霉菌性枯萎病(待发表)略有研究,亟待加强。
(5)产品的保鲜与加工技术。人们对羊肚菌的极致追求在于其新鲜的风味和特殊的口感,保鲜是重要一环。目前关于羊肚菌的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的研究薄弱,市场流通主要以干货为主。可参考传统食用菌保鲜技术如冷藏法、速冻、气调冷藏法、化学法、辐照法、臭氧处理法等进行羊肚菌的保鲜研究实属必要。根据羊肚菌的自然品性,研究干制、罐藏加工、调味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项技术。
4.2 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由于羊肚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从业人员难以应对生产中出现的疑惑和问题,相关的科研机构也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而羊肚菌产业明显不同于常规食用菌产业的特点是从业人员的年轻化,80后、90后是当前羊肚菌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来自非食用菌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欠缺。羊肚菌作为一种子囊菌,与常规食用菌如平菇、香菇、黑木耳等(担子菌)的生理特性明显不同,即使熟悉常规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从业者也难以应对羊肚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显得特别重要。
4.3 不同区域差异化栽培
当前的栽培技术主要源于川渝地区,其菌种的适应性、栽培模式、生产安排、田间管理指标等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地区,其他区域在引进发展羊肚菌栽培技术时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加以改进,如北方地区的空气湿度明显偏低,可以借助于温室大棚、小拱棚、覆膜技术等增强种植的稳定性。
4.4 项目实施前考量投入产出比
羊肚菌的不稳定性使栽培风险较高,如何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稳定盈利或确保大概率盈利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须以提高羊肚菌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为目的制定有效的生产方案。当前行业的平均投入成本每亩为6000~8000元,也有高达上万元。而目前大面积平均每亩产鲜菇约100~150千克,市场均价每千克约100元。近年来,川渝地区推行以投入产出比为主要目标的“543栽培模式”,第一年整体投入为每亩5000元,第二年借用第一年的部分设施如遮阳网、支架、杂物等,将生产成本降至每亩4000元,第三年进一步降低至每亩约3000元,最终实现项目整体具有大概率的盈利可能性。采用该模式,某50亩的羊肚菌生产基地曾实现1:21的最高投入产出比,效益显著,可以借鉴应用。
(全文完)
刘伟授权易菇网独家刊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