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正确的金针菇种植技术与方法


    【发布日期】:2025-04-05  【来源】:农业百科
    【核心提示】:正确的金针菇种植技术与方法

    金针菇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利于金针菇正常生产的各种现象,其原因是我们在生产管理中操作不当。下面我们谈谈金针菇种植常出现的几种情况,明确正确的金针菇种植技术与方法。

    一、金针菇菌袋料长出白色絮状气生菌丝的原因

    1、菌袋含水量偏低,保湿发菌阶段空气湿度不足。

    2、“搔菌”后,催蕾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通风不足,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间。防治方法:①调整培养基含水量。②增加保湿发菌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腊。做好催蕾阶段室内保湿与通风工作。

    二、菌袋料面呈黑色潮湿状

    发生原因:①直接将生水喷洒于料面。②薄膜长时间覆盖料面,引起膜上冷凝水回滴,导致菌丝萎缩,料面变黑。防治方法:用灭过菌的小刀挖去发黑部分培养料,重新保湿发菌。

    三、金针菇菇蕾变色枯死

    发生原因:在诱导出菇阶段所分泌的小水珠未能及时风干,使菇蕾原基被分泌的水珠淹没,窒息而死。防治方法:待料面出现细小水珠时,逐渐加大室内通风,使分泌的小水珠风干。水珠颜色呈淡黄色、清亮为正常,若呈茶褐色或混浊时,视为已被细菌感染。

    四、金针菇菇蕾粗细不一

    发生原因:幼蕾抑制失败。防治方法:在催蕾过程中要经常疏蕾,将特别粗壮的菇蕾手工拔弃。

    五、出现“水菇”

    发生原因: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防治方法:尽可能地降低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用往复式垂直风扇或180。转头电风扇吹,强制对流。调整好进排气量的比例,补进的新鲜空气应先预冷排湿。采收前2天要加大空气对流量。

    六、金针菇菇蕾发育过程易开伞

    发生原因:①菌袋质量。若菌丝稀拉,装料不紧,即使出菇,也易开伞。②栽培管理过程中温度、湿度、氧气、光照不协调。

    防治方法:菌袋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空气循环,防止发菌阶段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同时检查培养料含水量是否低于50%或高于70%,并检查菌袋灭菌是否彻底,三级种是否受到隐性污染。后两种可将三级种和未接种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回接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内,观察是否出现污染。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