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化 » 正文

    古田食用菌产业链初长成--古田食用菌专题(一)


    【发布日期】:2010-09-10  【来源】:福建日报

      古田食用菌产业升级解读之:财经观察——产业链初长成
      一个从草根中走出的区域特色产业,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破茧而出,实现升级,走上具有现代意义的产业化轨道,从而成为市场的领跑者。
      最近几个星期以来,胡捷几乎没有放松的时候。每天上午7点半,他就准时来到位于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大楼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忙碌。
      已经63岁的胡捷,现在仍身担古田县食用菌经销协调办公室主任之职。因为深谙食用菌产业,他退休后被请到协调办发挥余热。
      除了日常事务之外,胡捷得在近期内完成两件事。一是申报古田银耳国家强制性标准,二是12月8日首届中国(古田)食用菌节展销会的前期准备。不管是对他个人,还是对古田县来说,这两件都是大事。
      事实上,近期在古田,为食用菌如此奔忙的人还有很多。
      比如,兴华真菌研究所所长戴维浩,在实验时新发现一种具有杀螨功能的菌,正准备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研发,同时还参与银耳菌株选育课题的研究;
      比如,身兼凤埔乡科技副乡长和古田县食用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二职的谢德松,要赶在食用菌节之前完成基地的基础建设,同时还要小心管护正在示范栽培中的银耳新品种9901;
      比如,主营食用菌产品的大丰工贸有限公司,要在马来西亚和阿联酋开办窗口,董事长余新奇亲自指挥,今年他的主攻方向是打通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
      围绕着食用菌,首届中国食用菌节前夕发生在古田的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这个中国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基地,正酝酿着一个破茧故事。
      产业弄潮儿
      古田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食用菌发展的三次浪潮,造就了闻名全国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它现在的目标是,实现从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向全国食用菌强县的转变。
      10月28日,虽然离12月8日还有40多天,但古田县仍迫不及待地在福州召集驻榕海内外媒体记者,为2004年全国食用菌产业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古田)食用菌节开了一个分量颇重的新闻发布会。
      会上,古田县委书记林鸿介绍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的口吻不无带着几分自豪:“古田因为有了食用菌而闻名海内外,食用菌产业是古田人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作为这个中国食用菌之乡的主政者,林鸿明确表达出的勃勃雄心是,推动古田实现从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向全国食用菌强县的转变。
      古田政府如此用力,以及林鸿的自豪和雄心,是有充分的依据的。
      尽管古田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但真正使古田以食用菌出名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三次浪潮以及由此形成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
      上世纪60年代,古田开始人工椴木栽培银耳;70年代中期,先后试验成功了银耳瓶栽的袋栽技术,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80年代初,又成功开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技术,从而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发展的三次浪潮。在接下来的十数年间,食用菌生产技术得到不断创新和普及,配套服务体系渐渐完善,并形成了较高的产业化水平,最终造就了闻名全国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
      在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古田食用菌产量增加了近2.5万倍,产值增加了近1.6万倍。2003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27.5万吨(鲜品),实现产值近7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全国95%以上,占全球90%。今年1—9月,总产量又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快速增长的势头继续保持。
      在古田,食用菌从来都是最热门的话题,因为全县有80%的农户、50%左右的人口,从事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职业,食用菌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食用菌已成为当地分量最重的支柱产业。
      食用菌不仅给古田人带来了巨大的收入,而且,因为有了古田的食用菌产业,使那些曾经和燕窝一样珍贵的保健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比如,曾经数百元一公斤的银耳、竹荪,如今不过十几二十元,从前高贵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了平易近人的“村姑”。有人评论说,这是古田对世人的最大贡献之一。
      哪里有食用菌,哪里就有古田人;哪里需要食用菌,就有古田人把食用菌送到哪里。因为食用菌产业,古田人有了更多的自豪、信心和荣誉——1984年,《人民日报》刊文称古田为“中国银耳之乡”;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称号;2000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称号;2004年6月,古田银耳成为福建第二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此外,还有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全省首批名牌农产品等一批“金字招牌”。
      “王者”风范
      以研发确立前端优势,以营销保证后端优势,以标准控制生产和质量,一个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食用菌产业链已在古田现出雏形,巩固和提升了其产业“王者”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古田食用菌产业经历了第一个高峰之后,大批技术人员走出当地,到省外发展食用菌生产。但是,没多久他们大部分又回来了。
      有关人士分析说,外地食用菌栽培的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产业配套问题。以银耳为例。一株银耳的产出,需要研发、制种、原辅材料供应、栽培、加工、销售、运输、机械设备、技术推广等10多个环节,靠一个栽培户或企业独打天下,就算能应付下来,成本也太高了,难成气候。
      现在,反过来看,古田食用菌产业的最大优势,除了规模之外,正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每个环节都有相对成熟的专业队伍,而且分工越来越精细。古田县食用菌办公室主任阮淑珊说:“在古田,栽培食用菌变得越来越简单,只要拨几个电话就可搞掂,不管是菌种、原辅材料、技术服务,还是烘干、收购,都是上门服务,就连建设标准厂房、装袋、接种、采收,都有专业的队伍。”
      完善的专业分工体系,使古田的食用菌产业效率和总体水平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一截。特别是在研发和营销方面,古田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在古田,仅民营的食用菌科研机构就有20多家,先后成功研发了9901纯白银耳新品种,筛选银耳优良菌株TR01、TR02、TR21,引进了20多个珍稀菌种,完成银耳病害防治、南方黑木耳栽培技术、银耳增白保质工艺、银耳洗花加工工艺等一系列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些研发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营销方面,古田有2万多食用菌营销户,其中,年营业额在千万以上的营销企业有20多家。在县内,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营销网络,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了600多个经销点,并开拓了日本、东南亚、欧美、澳洲等国际市场。
      靠这种类似“人海战术”,古田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食用菌市场渠道。但是,更关键的是,古田已经或正试图成为食用菌一些主要产品的(收购)价格和标准的制订者。
      去年6月开市的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是农业部指定的全国唯一的食用菌批发定点市场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品种30多种,日均交易量30吨(干品),不仅全县75%的食用菌通过这个市场完成交易,吸引了浙江、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及古田周边地区的产品进场交易。其中,这个市场生成的银耳等品种的交易价,已成为全国的基准价。
      银耳等品种的价格能在古田形成,交易规模是一个原因,标准控制是另一个原因。
      在过去的5年间,古田先后制订了包括产品标准、生产技术标准、管理控制标准在内的一批食用菌综合标准体系,如《古田银耳标准综合体》、《鸡腿菇》、《杏鲍菇》三个地方标准已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古田银耳》国家标准已通过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的专家组的审查,目前正向国家质监总局报批强制性国家标准。
      在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中,标准制订已成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取得优势的最强手段之一,谁掌握了这个权力,谁就可以主导这个市场,在竞争中胜出。
      不仅如此。标准制订权还可以导出品牌效应,从而直接推动营销。为推动品牌建设,古田组织专业人员,拨出专款,专门成立了名牌办。古田银耳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省首批名牌农产品称号,证明商标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也先后获得批准注册。
      为激励企业加大创牌力度,古田出台了奖励政策,对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的企业奖5万元,获国家级的奖10万元;同时,向符合要求的大丰、金松等企业无偿提供证明商标使用权。这对财政并不是很宽裕的政府来说,也算是个不小的手笔。
      目前,古田食用菌企业创立的商标有50多种,另有50多种产品标志。其中,“八荒”、“武豪”等四个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吉乐牌古田银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品牌带来的效益如何?以最典型的银耳为例,古田银耳产量最高,但仍然供不应求,今年初以来价格每公斤上扬4—6元,种菇收益率可高达100%。
      有关人士就此分析说,近年来,在“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的三大发展战略下,以研发确立前端优势,以营销保证后端优势,以标准控制生产和质量,一个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食用菌产业链已在古田现出雏形,从而巩固和提升了古田在全国食用菌市场版图上的“王者”地位。
      林鸿用“六最”来概括这种地位。一是规模最大,建成银耳、香菇、茶薪菇、竹荪四大新特珍稀菇生产基地;二是产量最高;三是品种最多,已开发36个菌种,其中20多种实现规模生产;四是科技实力最强;五是营销网络最广;六是影响最深,被科技部定为国际食用菌培训基地,吸引了日本、欧美等国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交流。
      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吴孝武 林世勋 转贴自:福建日报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