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菌物综述 » 正文

    《蘑菇圈》:药用菌研究潜力巨大


    【发布日期】:2011-07-27  【来源】:《蘑菇圈》杂志  【作者】:张婷婷
    【核心提示】:  灵芝不是抗肿瘤药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当做仙草、瑞草、还阳草,其外形就像云朵,看起来颇具灵气,灵芝被看做富贵和长寿的象征,灵芝
      灵芝不是抗肿瘤药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当做仙草、瑞草、还阳草,其外形就像云朵,看起来颇具灵气,灵芝被看做富贵和长寿的象征,灵芝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涉及到建筑、绘画、美学、营养学等方面,西方人称灵芝为“神奇的东方蘑菇”。古有秦始皇派徐福寻找神药灵芝,今有现代药理与临床实践的证实,灵芝已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藏。
      如今灵芝的作用也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灵芝被作为保健品在国内大量使用。对于做为疾病使用的辅助药品,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灵芝具有抗肿瘤作用,灵芝能够杀死肿瘤细胞,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在接受易菇网采访时说:“国内外对于灵芝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的报告很多,这些报告告诉我们灵芝与放化疗一起使用可以减少放化疗的毒性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在放化疗过程中使用灵芝,可以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灵芝可以定位在一个放化疗辅助治疗的位置上,虽然它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它的作用不能跟放化疗相匹敌。因此不能说灵芝是抗肿瘤药,只能说是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药。”
      目前灵芝的研究在子实体多糖、菌株孢子粉、活性物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为进一步研究灵芝栽培以及灵芝保健品的开发做了准备,以此为基础,灵芝的研究还待更广泛的开拓和学习,也会有更多新的成果不断涌现。
     
      地衣研究前景广阔
      地衣(lichen)是真菌和光合生物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联合体,真菌是主要成员。另一种定义把地衣看作是一类专化性的特殊真菌,在菌丝的包围下,与以水为还原剂的低等光合生物共生,并不同程度地形成多种特殊的原始生物体。传统定义把地衣看作是真菌与藻类共生的特殊低等植物。1867年,德国植物学家施文德纳作出了地衣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共生的结论。在这以前,地衣一直被误认为是一类特殊而单一的绿色植物。全世界已描述的地衣有500多属,26000多种。从两极至赤道,由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到处都有地衣生长。
      “药用真菌的潜力较大,而地衣是专化性和藻类等共生的真菌,它的药用潜力也相当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魏江春院士在接受易菇网采访时说。在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上,魏江春院士作了药用地衣的潜力、前景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的报告,让与会者耳目一新。在全国可能研究香菇、灵芝、虫草的人很多,而对于地衣这样的真菌却很少人去涉及,对于它的药用价值也就更少人去了解,其价值的开发也就不言而喻了。
      “由于地衣培养困难的瓶颈,生长速度慢,所以它的潜力发挥出来的前景也非常巨大。如果借助冬虫夏草培养方法使地衣的生物量达到一定积累,那么地衣像冬虫夏草一样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魏院士对易菇网谈到,“如果突破地衣的培养瓶颈,那么对人类的健康是贡献相当大的,以癌症为例,现在癌症是人类健康的第一号杀手,而且是谈癌色变。癌症是不治之症,西医是开刀,越早越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把人的健康分为三个层次:未病、欲病、已病,药王孙思邈把医生也分为上、中、下 三等,上医治未病,保证人的健康;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孙思邈的理念是保证人的健康,至少是亚健康。地衣包括非地衣性真菌和地衣性真菌,药用地衣在保证人类健康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食用菌药用菌两手都要抓
      对于食用菌的研究和种植,国内很多地方都在进行。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也进行的如火如荼,食用菌的发展态势大有盖过药用菌研究的趋势,而药用菌的研究开发就稍逊一筹了。
      纵观国内外,在食药用菌的开发研究上国外很多地方都很重视药用菌在人类健康等医学上的应用,国际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曾数次倡导重视药用菌的研发,中国的蕈菌业要学习国外,不能单条腿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不能只发展食用菌而忽视药用菌的科研价值。如果把药用菌研发的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到保证人类健康,促进人类和谐发展上来,那么我国的蕈菌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我国具有丰富的药用资源,众多的科研机构,如果推陈出新,不断实践,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深入药用菌的发展一定会前景光明。(本文刊登于《蘑菇圈》杂志2011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