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当前黄菇病正发及早预防挽损失


    【发布日期】:2016-01-11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核心提示】:  当前,很多地区种植的平菇正值出菇期,受天气、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黄菇病发生极其普遍,给菇农造成了不少的损失。黄菇病
      当前,很多地区种植的平菇正值出菇期,受天气、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黄菇病发生极其普遍,给菇农造成了不少的损失。黄菇病包括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黄腐病和枝霉菌软腐病三种,提醒菇农做好病害的预防。
      细菌性斑点病 这种病害一般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但在近几年的平菇生产中,冬季也时有发生。发病时在平菇子实体的菌盖上形成褐黄色的小斑点,初期为小斑点,后期斑点相连形成大的病斑,使菇体的商品价值大大降低。发生的原因是喷水过大,菇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有限,停留在菇盖上的水分短时间内难以吸收,菇盖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导致细菌入侵,形成侵染斑点。
      细菌性黄腐病子实体感病初期为黄色,生长停止,最后腐烂,病菇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这种病害,致病原因主要是菇棚内的菌袋摆放密度过大、菇棚通气不良。
      枝霉菌软腐病子实体感染病菌后,在菌柄及菌褶都长满白色的菌丝,菌柄基部呈现水渍状软腐。该病与细菌性病害的区别是,在发病子实体上有白色的菌丝,一般不散发出臭味,病菇稍稍触动即可倒下,呈污黄色。
      要想避免黄菇病的发生,生产中菇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控制棚内湿度。将棚内湿度控制在95%以内,每次喷水都应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在冬季,子实体生长较慢,对水分的吸收慢,更应该注意喷水方法,杜绝喷关门水,防止夜间湿度过大。二是合理堆放菌棒。菌棒在菇棚内摆放应该以宽松为主,菌棒与菌棒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隙,以便将出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物热散发出去。三是及时摘除病菇。无论由哪种病菌引起,病菇一旦在菇棚中出现,都要及时摘除,并喷洒霉斑净、保清、万消灵等药剂防治。
      在此提醒,出菇期间,不管有没有黄菇病发生,最好每隔6~7天在菇棚内均匀喷洒一次霉斑净或保清等溶液,杜绝黄菇病的发生。在杀菌剂防治的过程中,配合喷施一定浓度的壮菇抗病类促长剂如菇盛、菇宝乐等,效果较好。
     
    关键词: 黄菇病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