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菌物综述 » 正文

    猴头菇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发布日期】:2019-10-21  【来源】:百家号
    【核心提示】:一:猴头菇的三个形态特征 1.菌丝体 菌丝体是由许多条菌丝积集在一起构成的,是猴头菇的营养器官,其重要功能是吸收营养。 菌丝
          一:猴头菇的三个形态特征
          1.菌丝体
          菌丝体是由许多条菌丝积集在一起构成的,是猴头菇的营养器官,其重要功能是吸收营养。
          菌丝由猴头菇孢子萌发而来,孢子萌发时,先在一端伸出芽管,芽管不断发生分枝和延长,即形成菌丝。
          菌丝由一个挨一个的管状细胞组成,直径10~20微米,壁薄,有横隔和分枝,也有锁状联合。
          菌丝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匍匐,线粒状、白色,培养基内菌丝发达。但其在不同培养基上会出现不同形态,例如,在含氮量较高的培养基上培养时,菌丝就变得细密而白,并稍有气生菌丝。
          2.子实体
          子实体是猴头菇的繁殖器官,人工栽培的目的就是获得子实体。
          猴头菇子实体的形态与其他食用菌大不相同,近球形、白色块状、肉质、柔软,有清香味,基部狭窄、上部膨大,密生着的菌刺覆盖整个子实体,子实体直径一般5~20厘米,野生条件下也有更大的。
          菌刺长短与环境条件有关,一般长1~3厘米,粗1~2毫米,呈长圆柱形,端部尖或略带弯曲。子实体内都由许多粗短分枝组成,但分枝极度肥厚而短缩、互相融合,呈花椰菜状,中间有小孔隙,全体成一大肉块。
          子实体新鲜时白色,干后变浅黄色至浅褐色,形状像猴子的头,颜色像猴子的毛色,故名猴头菇。
          3.孢子
          孢子是猴头菇的有性繁殖体,好比农作物的种子,猴头菇的孢子着生在菌刺表面子实层的担子上,称为担孢子。
          子实体成熟后,会从针状菌刺的子实层上散出几亿到几十亿个担玸子。
          如将一个成熟的猴头菇菌刺朝下,放在黑纸上,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合,只要几个小时,黑纸上便会出现一个由孢子组成、与猴头菇      投影相似的图形,这个图形称为孢子印。孢子印白色,孢子在显微镜下透明无色,球形,直径4~6微米。
          二:猴头菇的生活史
          猴头菇的生活史与其他担子菌相似,需要经过担孢子、一次菌丝、二次菌丝、三次菌丝、担孢子等几个连续的发育阶段。
    猴头菇的担孢子为单核,单倍体,有性的区别。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出单核单倍体菌丝,称为一次菌丝。
          一次菌丝在培养基斜面上生长得细而稀,在整个生活史中,存在的时间很短。不同性的两条一次菌丝接触,两个细胞就会相互融合成双核菌丝,即二次菌丝。
          二次菌丝粗壮,生命力强,具有分裂和生长的能力。二次菌丝在猴头菇生活史中存在的时间最长。它在基质中生长一定时间后,就达到生理成熟,遇到适宜条件即在基质表面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然后长大成子实体。子实体中组织化了的菌丝,称为三次菌丝。
          三次菌丝呈假组织状,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生理上与二次菌丝有所不同。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在其上长出菌刺,在菌刻上形成子实层,并长出担子。
          担子是由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发育而成的。先是原担子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融合成为一个二倍体的核(称为合子),即进行核配。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形成2个单倍体的核,然后这两个核再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即形成4个单倍体的细胞核进入担子小梗的尖端,形成担孢子。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