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山参交易和香菇种植让清河村变成富裕村


    【发布日期】:2012-05-02  【来源】:城市晚报  【作者】:张宵
     
    陈民序在菇棚察看香菇生长状况 本人供图
     
      位于苇沙河畔的清河村,近几年悄然崛起,成为吉林省集安市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的老支书陈民序今年已经71岁了,但他还是身体硬朗,经常穿梭在村里的山参交易市场和香菇种植生产线之间,随时关注着村子的发展。从当上村支书到现在,他总用带着山东味儿的东北话说:“清河镇就是我的家,带领群众致富是我的责任!”
      清河村原名小荒沟,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瘠薄、山野荒凉而得名。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前,全村1000多口人只能靠人均不到1.5亩的薄地艰难度日,村社两级欠债超过6位数。在村支书陈民序的带领下,近年来,清河村靠创办企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仅2010年,村办企业就为国家创利税近600万元。

      山参市场交易量达2000吨
      1976年,陈民序作为集安市清河镇清河村党委书记开始了带领全村致富的创业生涯。“我发动全村党员、干部东挪西凑借足了1万元,办起了村里第一户村办企业清河制砖厂。”但两年下来,亏损了1.6万元。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他很快从信用社贷款两万元,带领村干部种植200帘人参,办起了村参场。他还调整发展规划,提出了向人参深加工和开发工业项目转移的新思路。结合本村实际,相继办起了人参加工厂和化学原料厂。1990年以来,清河村年均加工人参6万斤以上,每年村集体增加10余万元。
      村集体富了,但陈民序没有停滞不前。一次,村“两委”班子在外出考察项目时,看到抚松万良人参市场非常繁荣,而集安新开河参驰名中外,却无一处正规的人参交易市场。“在清河镇内建人参交易市场,既方便了参农,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又繁荣了清河镇商贸经济。”陈民序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清河镇党委的大力支持。2006年,由清河村和个体开发商共同投资160万元,建立2600平方米的封闭式人参交易大厅,内设摊位可供280名业户进行交易。目前,人参交易市场鲜参交易量达2000吨,野山参、林下山参交易额达1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山参交易市场。

      带领村民发展个体经济
      人参交易市场的创办成功,给了陈民序更大的决心与勇气,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决定带领村民二次创业。2004年,陈民序带领班子成员到外地考察香菇市场,经多方论证,决定上马香菇种植生产线。2005年,清河村成立了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摸索培育,香菇种植在清河村初具规模,食用菌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
      公司现已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并在5个乡镇建立了1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种菇户数达500余户,年可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年创汇35万美金。食用菌生产真正成了继人参产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
      从“小荒沟”到如今的富裕村,从欠债十几万元到每年盈利数十万,清河村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路程,而今,村里的人参市场愈加繁荣,食用菌的长势愈加喜人。陈民序在“村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30余年来,他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清河村的人参、食用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清河村人民全部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