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松茸:致富的“金元宝”


    【发布日期】:2012-09-06  【来源】: 乐云网
    【核心提示】:香格里拉,松茸全球最大的盛产基地,而吉迪村就是香格里拉盛产松茸的中心,这个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被外界所知晓的村寨,达娃和村民们所采的松茸,通过筛选、收购、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被销往全国各地成为餐桌上补肾强身、理气化痰、味道鲜美的盘中餐,也有一半被跨洋销往日韩等地。


    今年的松茸市场相对于往年景气很多,当地村民会把松茸小心翼翼地包着拿到市场上去单个卖掉。


           松林里的“金元宝”
           要是夜里下了雨,再去早点的话,3人一天可采6公斤左右的松茸,在行情较好的时候,这可是一个打工者一月的收入。
           一次,达娃完整地挖出了一个长20厘米左右,既没有开花,也没有被虫咬的白花花的松茸,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用树叶包好。那一次,就那一个松茸,他卖出了160元的价格。
            带有“香格里拉”标签的松茸,在日本被作为礼物送给老人,意为送健康,称为秋天的美味,一斤松茸价格竟高达2000至3000元人民币。
           风和日丽,水草鲜美,这本该是草原牧民的渴求,而达娃和他所在的吉迪村,身处峡谷草原,却盼的是雷雨阵阵、秋雨绵绵,因为“雷声有多大,金元宝就有多大”的古训,在村寨里由老到少的劳力中已根深蒂固,那就是在雷雨交加的背后,意味着山间松林里的金元宝精灵——松茸,破土而出。
          香格里拉,松茸全球最大的盛产基地,而吉迪村就是香格里拉盛产松茸的中心,这个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被外界所知晓的村寨,达娃和村民们所采的松茸,通过筛选、收购、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被销往全国各地成为餐桌上补肾强身、理气化痰、味道鲜美的盘中餐,也有一半被跨洋销往日韩等地。

          采松茸
           即使采松茸艰辛,还伴着风险,但在金钱的驱使下,他们依然勇往直前,然而,在他们的餐桌上,却从未出现过松茸,因为“太贵了,舍不得吃”。
           吉迪村晨曦的朝露还没有退去,山下的坝子上扎堆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已“吱咯吱咯”地啃起了鲜美的水草,而山后,在那一片葱葱郁郁的原始森林里,人已经川流不息,他们除了村里的人,还有来自40公里之外县城的人们,他们的目标——松茸。
           早在凌晨三点钟,吉迪村已开始鸡鸣狗吠,村民们陆续走出家门。达娃和父母亲,一家三口,每天也几乎在凌晨四点出发,他们背着青稞干粮,要么徒步,要么骑着摩托,向他们自己熟知的那片菌窝里进发。“去迟了,前面的人就挖了,没了。”
           清晨的六七点,东方翻出了鱼肚白,达娃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那是山坡上一片望不到头的原始森林,里面长满了松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即使有蛇等危险动物,但挖出来就是钱,他们也会勇往直前。达娃清楚,要是夜里下了雨,再去早点的话,那他们3人一天可采6公斤左右的松茸,在行情较好的时候,这可是一个打工者一月的收入。
           采松茸也有规矩和技巧。达娃把产松茸的地方叫菌子窝,几乎每个采松茸的人,都有自己知晓的一个菌子窝,那个窝属于个人,谁发现谁的,这倒不是圈起来或者论所有权,而是一般人找不到那个点。像第一次采过松茸的地方,在雨水的浇灌后,第二次依然能长出新的松茸,“不过采了要用泥土盖好挖过的地方,菌子太小了也不能采,卖不了钱。”
           寻松茸的过程是艰辛的。手拿着木棒棍子,扫打着灌木丛和草地,山间的树桩、针刺刮破鞋子、裤子和手脚是常有的事,这些相比埋在下面的“金元宝”,那就根本不值一提了。一般松茸都长在松叶覆盖的泥土里,“发现后要用竹片或棍子挖出来,根要带泥巴,不然卖不了钱。”
          其中一次,他完整地挖出了一个长20厘米左右,既没有开花,也没有被虫咬的白花花的松茸,达娃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用树叶包好,再装进早已准备好的塑料包里,接着再装进背包里,跟其他的松茸区分开来,“那是一个精品,一旦破了就卖不了好价钱,保护好不损坏,大概能卖一百左右”,那一次,就那一个松茸,他卖出了160元的价格。
          整整一个上午的劳作,要么包里鼓鼓的有五六斤,还不时捡到“一个百八十元”的精品,要么只捡到一二斤,“平均一天捡个两三斤吧”。虽然已过了午饭时间,但他们的午饭只有自带的青稞饼、糌粑等伙食,他们的餐桌上却从没有出现过松茸,“太贵了,家里要用钱,舍不得吃。”
          下午的两三点,正是村民们满载而归的时刻,一个个弓着腰身、背着篓筐,向村里坝子上收购松茸的集结点走去。下午四点开市,那就像一个农贸市场,商贩开来的大大小小车辆在村旁摆了一溜,面对或提或背着松茸的村民,他们手拿崭新的钞票吆喝着“来来来,给你好价钱”。

           收松茸
           一般松茸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约100-120元,二级70-80元,三级50-60元。价格随着天气、市场、产量也会有所波动。
           用木板或彩钢搭成的一排小房子,数十个收购松茸的商家。他们会根据村民采来松茸的成色、完整、大小、形状等,把松茸瞬间分为一二三级,随即价格也被划分出来。
           像一级的松茸,不仅成色看上去白白胖胖,而且还未开花,也没有被虫咬过,大小适中、个头一致,更重要的是在采挖和背运的过程中没有被损坏,这样的松茸一斤能值一百多,而个头稍大,拿起来稍重的,更是被奉为精品,一个松茸就要一百多。
           相对二三级的松茸,看上去不仅显得个头小,而且会有些零碎渣渣混在内,他们把这种叫做“童茸”,意为还未长成,这样的松茸从50元到80元不等。虽然城里有专门的松茸市场,价格也可能会好点,“太远了,运输不方便。”
           达娃所说的市场,就是位于香格里拉县城环东路松茸产业园区的市场,也是香格里拉县最大最集中的松茸市场,稍近的村民会直接到这里进行交易。每天的八九点,正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刻,村民和商贩、商贩和商贩、商贩和公司、村民和公司,形形色色的松茸交易,在这里炸开锅。
           陈宁是市场中的收购老板之一,来自楚雄南华县,有着20年的松茸生意经验。8月22日,10点多了,他还手拿崭新的5元钞票坐在位子上甩着,旁边围拢的七八名妇女,一一从包里掏出用树叶、塑料袋或报纸包好的松茸,一个个递上去。“5元,你这个三级”,“不,不行,15元。”一轮讨价还价,从5元到百元不等,各种松茸一个个区别开来,分别装在了不同的筐子,那只是陈宁一经手的过程,在20秒内他已分出了好坏和等级。
          陈宁称,松茸等级的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最好的松茸是精品,很少,贵重不言而喻,而一二三级的划分则根据每个老板的习惯也有所不同,但差别不会太大。“除了要看大小、成色、形状和是否被虫咬、是否被损坏,还要看水分,水分多就重点。”跟其他商贩的论斤量不同,陈宁的收购都是一个一个收来,“要是看走眼、估错了,那就贴了”。
           松茸的价格,也会随着天气变化、市场需求、产量多少出现波动,要是干旱松茸会减产甚至没了。商贩们把收来的松茸,按照等级,分别运往香格里拉圣宝食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分别做成鲜品或制品,发往全国各地或跨洋出口到日韩等地。

           卖松茸
          香格里拉,全球最大的松茸生产基地,从不知名到《舌尖上的中国》,再到畅销海内外,三个月预计出口200多吨,已形成产业和品牌。
           带有“香格里拉”标签的松茸,在日本市场已赢得绝佳的口碑,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其价格也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产地的松茸。在9月30日前后的日本敬老节,松茸被作为礼物送给老人,意为送健康,称为秋天的美味,一斤松茸价格竟高达2000至3000元人民币。
           这要从赵久恩说起,也就是他的业务。赵久恩,来自云南东川的生意人,从1990年至目前,在松茸市场久经考验,已成为香格里拉县松茸协会常务副会长,同时也是香格里拉县圣宝食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专注于松茸的加工和出口。
           赵久恩记得,从1986年香格里拉就开始出口松茸,和日本出现松茸贸易关系,但从1990年至1998年,四川的松茸市场远远红火于香格里拉,“那时候商贩、客户都往四川跑,四川的多、价格也好”。
          然而,从2001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他说,一开始他到香格里拉做松茸生意,发现这里的产量要远远大于四川,然而市场不规范,采松茸的村民也没有保护意识,客户较少、价格也低,随即他打出了“高品质经营”的口号。第二年的一次进村上山,更是加深了他的这种看法,因为村民刚采挖出来的松茸干净、完整,很漂亮,远远不像拿到市场上既脏又损坏了的松茸。
          “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把松茸分级,即使自己亏本,也要给他们高价格,好的给得更高,以金钱利益引导树立他们的意识,看他们保护不保护?”就这样,“赵三级”的绰号也在村民中间传开,村民们也意识到保护好了会卖更高的价格,“要有卖相”就这样形成。
          现在,赵久恩的公司每天有120多人在外收购松茸,每三人一组,分别负责记账、付款、收购辨别,每天收到公司的约有10到11吨,其中有2吨左右要做鲜品出口,主要市场在日韩,另外8到9吨做深加工制品。“今年跟去年相比,今年是丰收年,产量大,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也高,出口价格跟去年也一样,但因为《舌尖上的中国》,今年国内市场也被拉起来了,今年有一半是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预计有200多吨”。
           就在禁食鱼翅的呼声争议下,松茸作为山珍和鱼翅的替代品,在国内开始畅销。像达娃这样的牧民,已不盼望着风和日丽放牛羊的日子,从每年的7月中旬开始,短短三个月的雨季,有的村民靠采挖松茸挣个两三万已不成问题,筛选、收购、加工等一系列环节下来,在成为消费者餐桌上补肾强身、理气化痰、味道鲜美的盘中餐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奶奶们说,雷声有多大,金元宝就有多大,虽然辛苦,但来钱快。”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