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留守妇发展食用菌种植产值达近百万元


    【发布日期】:2013-01-28  【来源】:绵阳晚报-蜀龙网  【作者】:夏克斌
    【核心提示】:借助妇女小额贷款,大印镇农家妇女沈效琴和巩金花发展香菇种植,产值达近百万元,并带动当地4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这对“姐妹花”,也从普通的打工者,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大户。

     
           大棚里香菇清香,一群农民边摘鲜菇学技术,27日,平武县大印镇黄坪村的两家香菇种植园,在冬日暖阳中迎来又一季丰收,上千公斤鲜菇被运往大城市。
      借助妇女小额贷款,大印镇农家妇女沈效琴和巩金花发展香菇种植,产值达近百万元,并带动当地4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这对“姐妹花”,也从普通的打工者,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大户。

      留守妇女家门口挣钱
      大印镇宽敞的河滩上,全是覆盖了黑色网膜的大棚,这是沈效琴和巩金花两家紧紧相连的香菇园。里面传出欢声笑语,那是些请来采摘香菇的当地妇女。
      “每天要挣100多元,农闲时在家门口干这个活划得着”,每个大棚都有七八个村民,村民李大姐一边摘菇,一边和记者摆起龙门阵。李大姐家就在附近,香菇园建成投产以来,她和邻居姐妹长期来这里打工。
      “收入还不错,去年在这挣了几千元工资。”李大姐摘香菇时,还虚心向技术人员学技术。她有一个想法:今后依托香菇基地,自家也要发展香菇种植,“自家有土地、有人力,如果能搞食用菌种植,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香菇园种植的香菇,每年可以采摘夏菇、秋菇和冬菇,一年能采三季,因此产量比较高。”沈效琴介绍说,现在采摘的是冬菇,前不久已采摘过一批,今天摘的有上千公斤,“今年香菇价格不错,销往大城市,每斤可卖到7-8元,效益不错。”
     
      打工女变身老板
      10多年前,沈效琴也曾外出务工,之后回到老家发展香菇种植。由于资金有限,起初只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2011年10月,积累了资本和经验后,沈效琴投资60余万元,在大印镇黄坪村建起占地13亩的香菇园,聘请的20多名员工都是当地留守妇女。60万投资,在农村不是个小数目,许多男人都深感佩服。
       去年5月,沈效琴香菇园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县妇联通过实地考察,决定给沈效琴解决妇女创业小额贷款3万元。2012年,沈效琴的香菇园共产出10万公斤香菇,产值达70万元。2亩灵芝产出2500公斤,产值10万元。27日下午,沈效琴计算了去年的开支发现,在香菇园务工的3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一年增加了5000-12000元收入。新的一年,沈效琴还准备用赚来的钱扩种10亩香菇和4亩灵芝。
      仅有小学文化的巩金花,种植香菇起步稍晚,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巩金花怀揣创业致富的梦想,一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为此,她一直辛勤工作,努力攒钱。
      去年5月,巩金花终于将梦想变成现实:获得3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后,她拿出多年打工积攒的20万元,在黄坪村建起5亩香菇种植园,和沈效琴的香菇园紧紧相邻。短短10个月,香菇园产量达到近2万公斤,实现产值近10万元,同时带动1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
      看着一筐筐鲜香菇被抬上大卡车,沈效琴和巩金花脸上笑开了花。两家香菇园挨在一起,两位女老板并没有成为对手,反而紧密联手,在技术、人才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共享资源,抱团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两家争取在技术、资源等方面共享,力争扩大种植面积,并在产量上取得突破,把香菇卖到更远的大城市,带动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共同致富。”两人告诉记者。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