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武川县圪顶盖村食用菌惠民工程让农民走出贫困


    【发布日期】:2013-03-04  【来源】:正北方网

     
      “我们这里的地不好,辛苦一年刚够解决个温饱。这下好了,有了这个工程,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有了收入。我想着今年多买两头小猪娃,到了年底就能多收入一些。”在圪顶盖村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生产车间,工人张老汉兴奋地说。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牦赖山乡圪顶盖村一直是我区的重点贫困村,也是2012年我区“十项民生工程”扶贫项目中的受益村之一。2月27日,记者来到圪顶盖村,感受到了“民生工程”给农民带来的希望。
     
      政府投资1800多万建100个大棚
      2月27日,记者在牦赖山乡圪顶盖村村支书助理田庆文的带领下,从武川县驱车赶往牦赖山乡圪顶盖村。记者看到,村子里大部分房屋还都是土坯房,偶尔才能看到几间砖瓦房。田庆文介绍说:“我是大学生村官,刚来村里任职一年。我们村位于武川县城的东北部,是由16个自然村组成的。由于土地大部分都是胶泥,在这样的土壤上耕种农作物不宜透气,所以我们这里别的农作物不能种,只能种土豆。如果一年雨水充沛,到了年底农民们能有一个好收成。如果天公不作美,那么农民辛苦耕种一年只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这里大部分村民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如果有村民家盖了砖瓦房,那就说明这家人生活比较好。这个惠民工程能够选择在我们村,我们村的村民都高兴坏了,都说有了这个工程他们以后的生活就能奔小康了。”说到这里,田庆文一脸灿烂的笑容。
      “那个就是政府投资的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这个项目政府投资了1800多万元,一共建了100个大棚,每个大棚320平方米。”田庆文指着道路北边的一片大棚告诉记者。田庆文说,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是呼和浩特市2012年30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项目之一。2012年7月9日开工建设,土建工程在10月底完成,生产车间和棚内设施在11月底安装完毕,于同年12月初开始生产。
      来到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的生产厂房外,记者见到了项目的总经理高瑞才和圪顶盖村的领导班子成员。“我们厂刚刚投入生产,就已经有35名村民趁着农闲来厂里打工了。”高经理说。
     
      农民当工人挣工资
      进入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厂房,记者看到,原料传输机、搅拌机、菌棒装袋机、高温灭菌柜、液体制种机、种菌植入机、烘干箱、种菌培养室、保鲜库房、冷冻库房应有尽有,十几名村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得不亦乐乎。
      田庆文一边走一边给记者介绍说:“菌类培养主要是使用木屑作为营养主体。为了满足不同种类菌类的养分,我们的专业人员会给不同菌类提供不同种类的木屑。现在我们正在培养的菌类是滑子菇,它最喜欢的养分是混合木屑中的养分。”田庆文告诉记者,这些混合木屑先要在搅拌机内搅拌均匀,然后直接从自动化流水线传送到菌棒装袋机内,装好袋子后村民们将装好木屑的袋子封口,然后再将这些封过口的木屑棒放入高温灭菌柜内高温灭菌。“高温灭菌这个步骤十分重要,我们要确保在菌类植入前木屑内没有任何细菌。”经过灭菌后的木屑棒经传送带送到种菌植入机,将已经培养好的种菌植入到木屑棒中,这样,木屑棒就变成了菌棒。然后将菌棒放在种菌培养室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黑褐色的木屑棒里会被白色的菌丝缠满,这样,一个成功的菌棒就生产完成了。高经理告诉记者:“这一项目在技术设备设施方面已经走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前列。”
      负责木屑装袋的农民李香桃告诉记者:“我当了一辈子农民,日子常常紧紧巴巴的。孩子们刚刚上完学步入社会,我马上要面临着给孩子买房子、娶媳妇,我又得拼命挣钱。这下好了,农闲时我能来厂里打工,这日子越过越有希望!”在这里工作的农民杜栓柱说:“我今年51岁,我这个年龄就是去工地上打工人家都嫌我岁数大。这辈子想都没想到,我居然还能打工挣钱。这个机会可是太难得了,我一定好好工作。”
      记者跟随田庆文一行来到养殖大棚,一进大棚便看到成排的培养棒摞得整整齐齐,20多个村民正在忙碌着。高经理告诉记者:“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对菌类的生长十分重要,我们这里安装了温湿度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通过电脑,将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发送到我的手机上,不管我在哪里,都可以知道这些菌类的生长环境是否合格。”目前每栋大棚可以放置7500个菌棒,每个菌棒产量在1公斤左右,每棚生产鲜菌7500公斤,每公斤按8元计算,每栋棚产鲜菌7500公斤(7.5吨),产值6万元。除去菌棒、人工成本,每栋棚纯收入约4万元,100栋大棚年纯收入可以达到400万元。
     
      集约化养殖将投入运营
      圪顶盖村的“十项民生工程”除了食用菌大棚种植项目,还有集约化青年鸡养殖项目。当日中午,记者来到集约化青年鸡养殖基地,看到这里的养殖场场地都已经建设完工,但是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5个崭新的养殖大棚矗立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分外显眼。
      田庆文告诉记者:“这个集约化养殖项目是在去年7月10日破土动工的,这个项目政府共投资1000万元,这还不包括流动资金。主要是以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为标准和要求,饲养70天至105天的青年鸡。这个项目占地共50亩,正式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以收入180万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