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春种食用菌 秋等挣大钱


    【发布日期】:2013-03-15  【来源】:东北网
      惊蛰时节,密山市农民忙起木耳“副业”生产。
      3月5日,在知一镇加禾村农民杜晓波的木耳菌室里,温度已达到20多度,杜晓波和儿子正忙着拌菌种、蒸菌种、装菌袋。杜晓波满脸笑容,手捧着菌袋子像捧着钱袋子那样的喜悦:“2012年,去新华村参观,看见1袋地栽木耳挣1元多钱,这是大利,种地和它没法比。”他坐不住了,他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干部带头致富的第一责任人。在密山市要求每名村、组干部种植地栽木耳1万袋的号召下,他要带头尝试。10月,他买来锯末子、豆饼料、稻糠和菌种,开始做菌袋,到现在,已做菌袋20万袋。
      他向记者谈规划,菌袋继续做下去,为村、组干部及农民提供菌源,三年时间,要把加禾村变成木耳产业村;他还准备把蜂蜜山脚下的20亩苞米地倒出来,摆地栽木耳,并聘请绥棱的师傅作指导。“20亩苞米收入3万多元,转变成20亩地栽木耳,收入20多万元,亩效益1万多元。”此时,他胸有成竹,对增收充满期待。
      在加禾村道边,农委的领导告诉记者,2011年,密山市地栽木耳是个“零状态”,2012年,在政府的引导下,地栽木耳发展到269万袋,收入近300万元。今年,密山市地栽木耳要陡增到2000万袋,为了实现这个增收目标,密山市用地栽木耳的致富典型引路,举办培训班,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同农民一起与市场对接,鼓励农民种植木耳。一开春儿,不用号召,农民就掀起了做木耳菌袋的热潮。
      3月7日,在连珠山村孟兆斌的菌室里,记者看见木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菌袋,孟兆斌告诉记者,已做好木耳菌70万袋,正在发酵,今年开春儿,卖给附近的6个村,解决农民不会做菌种、外购菌种价格高的难题。
      当天,在密山镇新华村,村长李殿胜说,每天有10多位农民帮助做菌种,再有几天菌袋就可做完。去年种植地栽木耳120万袋,今年,将增加80万袋。
      眼下,兴凯镇东发村流传着:“木耳富了东发村”的说法。2012年,东发村是密山市第一个种植地栽木耳的“带头村”,因此,农民种植地栽木耳的积极性非常高,村委会趁热打铁。3月6日晚,天都黑了,村部里聚满了农民,村主任徐士友组织农民研究着土地流转的问题,他们决定将方虎公路南侧的大片土地流转下来,用于木耳生产,打算种植地栽木耳50万亩。
      近几天,兴凯湖乡新民村部菌厂正在生产,村民马发菌厂正在生产,爱民村王俊江菌厂正在生产,兴凯湖乡三个菌厂都在加紧生产。乡党委书记杨臣告诉记者,今年,兴凯湖乡地栽木耳达到100万袋,在马家岗村建设30万袋地栽木耳园区一个,村、组干部人均地栽木耳超过1万袋。
      据了解,密山市15个乡镇都有木耳菌厂,都在生产木耳菌,为今年木耳增收做充分的准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