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竹荪加码“林下经济”


    【发布日期】:2013-07-24  【来源】:六安新闻网  【作者】:储著坤 李东林
      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和桑枝资源,霍山县部分农民日前成功地在桑园实现套种“四珍”之首的竹荪,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霍山茧丝绸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竹荪,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历史上被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润肺止咳,宁神健体的功效。
      霍山县茧丝办工作人员何新明向记者介绍:“种植一亩竹荪需要5吨的桑枝和毛竹屑,如果单纯从外地引进种植原料的话,原料和运输成本太高。选择在霍山试种竹荪,首先是因为竹荪收益高,其次就是霍山在发展毛竹产业时,能产生大量的毛竹屑,为发展竹荪提供便利。还有,最重要一点是当地农民愿意尝试桑园套种竹荪这种循环经济。”
      7月13日清晨6时许,许多人都沉浸在梦乡里。记者驱车来到霍山县衡山镇牛角冲村,村民何云义已经挽着篮子在桑田里干活了。他要赶在早晨9点之前将新长出的竹荪全部采摘完,并烘成干品。何云义告诉记者前几年在工地上做建筑活,近两年开始养蚕、养猪、培育香菇,今年开始利用3亩桑田试种竹荪。
      “竹荪生长十分神奇,在两个小时之内,由圆圆的菌球,会逐渐长成圆柱形,然后再开伞。”何云义说:“最佳的采摘时间是早晨6时至9时,超过上午9时,竹荪开伞后,会污染菌盖。采摘下来的新鲜竹荪长约5厘米,放在竹篮中,会慢慢伸长,增至15厘米左右。”
      竹荪是一种食用菌,一般3月上旬栽种,6月下旬开始采摘,一直可以持续到10月份。利用桑园套种竹荪的栽培技术,人工费用和物资投入每亩只需投入4500元,预计平均每亩可产干品100公斤,最高可达140公斤,产值可达2万元,亩桑综合效益可达2.4万元,比传统栽培翻一番。
      “桑园套种竹荪的种法,节约了遮阳网等物资的投入,加之霍山当地毛竹资源丰富,减少了竹荪种植的原料成本,在霍山种植竹荪要比在外地种植每亩节约成本在1000元左右。”何新明向记者介绍道。同时,桑枝竹荪以桑枝屑和毛竹屑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产生的菌渣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产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霍山县茧丝办主任李家宝介绍,今年,霍山县在衡山镇、大化坪镇、诸佛庵镇3个乡镇兴建了桑枝竹荪基地。经过省农科院专家们的考察,一致认为霍山县桑枝竹荪产量、质量等各项指标军达到了目标要求,桑园桑枝竹荪试种取得了成功。
      下一步,霍山县将充分利用当地大量的废弃桑枝屑、毛竹屑等资源优势,通过建基地、拓市场、创品牌、发展合作社、延伸产业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再推广发展桑枝竹荪3000亩,逐步建成桑枝开发利用、桑园立体种养,桑枝竹荪产品从桑园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发展体系。计划到“十二五”末,栽培桑枝竹荪3000亩,栽培户年增收可达10万元以上。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