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山东东营利津县盐窝的小蘑菇走上产业路


    【发布日期】:2014-09-03  【来源】:东营网
    【核心提示】:利津县盐窝镇的山东绿野生物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生长车间里,一位工人正忙着为杏鲍菇疏蕾。车间温度常温在15度左右,高架上摆满了生长着杏鲍菇的生长瓶。“摘下来小的出口泰国,大的在国内出售。”据介绍食用菌市场行情好,这里的培育车间里每天都有大批出菇量。
      8月30日,利津县盐窝镇的山东绿野生物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生长车间里,一位工人正忙着为杏鲍菇疏蕾。车间温度常温在15度左右,高架上摆满了生长着杏鲍菇的生长瓶。“摘下来小的出口泰国,大的在国内出售。”公司董事长王忠春的爱人、公司副总经理崔奎向记者介绍说,食用菌市场行情好,这里的培育车间里每天都有大批出菇量。
      可是,在30多年前,王忠春为了在棉籽皮上种出蘑菇可是煞费了苦心。
      “高中复课时,家里人不想让忠春再念书了,让他去推土方赚钱。一个偶然,他看到省农科院举办食用菌培训班的消息,只身一人跑到济南学习,别人学一个月回去了,他学两个月。”崔奎回忆说,那时食用菌技术处在起步阶段并不成熟,王忠春也曾遭遇三年种不出食用菌的失败。“村里人笑话他说,人工能种蘑菇吗,蘑菇是打雷打出来的。当大家伙儿看到他在自家炕上种出来食用菌的时候,都不敢相信。”“他一心都扑在种蘑菇上。我们推着小车去集上卖蘑菇的时候,一边筐子里是蘑菇,另一边是睡着的孩子。”提起那段日子,崔奎的眼睛有些湿润。
      要让产品站稳市场,必须在技术创新上狠下功夫。2004年,王忠春成立了利津食用菌研究所,先后培育新品种12个,革新工艺流程20多项,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子。“以前种杏鲍菇培育过程有污染的情形,就是不出菇,我们请来韩国专家,专家重新设计了生产流程,的确起了作用。但后来忠春发现,韩国的品种在咱这里不实用,他就通过菌种组织分离研发出了杏鲍菇2号。”经过大量试验,王忠春用玉米芯、棉花秸秆做原料研制食用菌,比用棉籽皮做原料降低成本75%。他开发的蔬菜与双孢菇间作技术,把种完双孢菇的弃料直接用到地里作肥料,变废为宝。这些年来,王忠春还相继种植出6种珍稀菌类,推广栽培了杏鲍菇、双孢菇、猴头菇、金针菇、毛木耳、人工虫草等受市场青睐的产品。
      王忠春的养菇之路越走越宽,他对小小蘑菇进行深加工的做法走在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前列。“大部分种食用菌的人出售的是鲜菇,为了克服保质期的限制、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我们上了几条深加工生产线。”崔奎十分看好企业研发的什锦脆片、香辣金针菇、虫草茶、灵芝孢子胶囊等一系列风味小吃和营养品的市场前景。食用菌栽培与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推广、菌种繁育、产品回收、精深加工……“一条路子走到底”的王忠春不怕失败、不断创新并持之以恒,成为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领航者。
     
    关键词: 蘑菇 杏鲍菇 生长瓶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