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专题资讯 » 易菇网会客厅 » 正文

    蔡为明:人工栽培的杨树桑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桑黄


    【发布日期】:2014-09-26  【来源】:易菇网  【作者】:余姣
    【核心提示】:蔡为明研究员指出,桑黄产品开发存在尚未列入《中国药典》、没有列入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没有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的问题。
     IMG_4042

    IMG_4083
      易菇网讯:2014年9月14日至17日,由由中国菌物学会、华中农业大学、易菇网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在16日上午“专题报告”环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蔡为明研究员作《“桑黄”研究进展与人工栽培》精彩报告。
      桑黄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是一味古老的中药,蔡为明研究员分别从桑黄的认知历史、分类鉴定、活性成份、药理作用与产品开发以及人工栽培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20世纪后桑黄先后采用Phellinus linteus(裂蹄木层孔菌)、P. igniarius(火木层孔菌)、P. baumii(暴马子,鲍姆木层孔菌)等学名,桑黄为 Inonotus baumii-I. linteus 复合种。2010年以前,中国的学术论著中,始终没有记载或标本记录显示,在中国境内有长在桑树上的桑黄。吴声华、戴玉成等( 2012)经6年研究,真正的桑黄—桑树桑黄是仅生长在桑树上的一个世界新种: Inonotus sanghuang。
      蔡为明研究员介绍:桑黄生长于树龄超过10年的老桑树上的反复修剪部位,通过反复“生长 – 停顿” 形成的“成轮”状结构。桑黄所含有的活性成份有多糖类物质、三萜类物质、黄酮类物质。不同来源野生桑树桑黄I. sanghuang 、暴马子树桑黄I. Baumii与人工栽培杨树桑黄I. vaninii的黄酮、多糖、三萜3种活性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的野生桑黄的活性成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幼年桑黄子实体的三种活性成份均显著低于多年生桑黄。人工栽培的杨树桑黄I. vaninii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桑黄,而总三萜和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野生桑黄。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