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蘑菇专家下乡记


    【发布日期】:2014-12-10  【来源】:史俊庭  【作者】:《中国科学报》 (2014-12-10 第7版 产经)

    白堽乡王密城村村民王伟强,已经第二年开始种双孢菇。他去年种植的双孢菇收成不错,除了本钱还挣了不少钱。正是他的示范效应,加上各村村支书的带头,白堽乡不少的村民纷纷贷款,搭棚种植双孢菇。

    王伟强告诉记者,他自己琢磨了起来,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做起了对比试验,“效果很明显,我自己琢磨的长势比按照他们说的要好不少。”正因为如此,程雁笑称其为“半斤师傅”。

    程雁在白堽乡的第一站是王密城村的双孢菇基地,刚到地方,一听说专家来了,周围的菇农一下子围住程雁问东问西。听完菇农的说法,程雁逐个对菇棚查看。一身水、一身泥,连口水都没喝上。

    从中午一直到日落西山,再到华灯初上,近8个小时程雁一刻不停地边查找双孢菇长势不好及死亡的原因,边听取菇农讲述种菇的细节。很快,程雁就发现这里的双孢菇普遍被菇蝇幼虫蛀食,导致不少菇床上大量幼菇死亡。同时,她还发现对于菇蝇的防治,不少菇农在福建技术员的指导下使用的防治药物不当,极易影响当地双孢菇的品质。

    于是,程雁临时决定,对白堽乡的所有菇农进行技术培训。第二天的培训会如期在乡政府会议室举行,闻讯而来的菇农将会议室挤得满满的。因为没有位置,吉庆龙搬来一个椅子,坐在会议室的门口,一边听、一边记。程雁详细讲解了双孢菇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点、发病原因和解决办法,一直到下午一点多,菇农们仍问个不停,不舍得离去。一位菇农激动地说:“程老师,听了您的课,让我一棚少损失2万元啊!”

    培训会结束后,程雁又来到她还没去的另外几个连片菇棚基地。在杨楼村,村支书杨双荣的6个恒温菇棚也出现了问题。程雁进棚查看,发现这里种植的双孢菇出现了锈状颜色,同时菇床也出现了杂菌。随后,她来到还没上菇床的一片正在发酵的菇料堆前,让人扒开看看,同时询问着料堆发酵的来龙去脉,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你用的水有问题,料堆发酵前,一定要把石灰足量放进去,同时要用温度计仔细测量温度,每次都要有记录。”程雁有些“不客气”地对杨双荣说,“料堆的发酵非常重要,能不能让玉米芯和牛粪变成双孢菇,全靠它了。”

    程雁告诉记者,就在濮阳县的另一个乡,一个村的村支书带着十多户投资两百万元发展双孢菇,结果由于技术不行,等她赶到的时候,菇棚里已经空了。“几个种植户见到我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

    让程雁没想到的是,尽管菇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没一个菇农有泄气的情况。他们用满腔的热情拉着程雁去菇棚里查看,详细地询问着每一个细节,唯恐有任何遗漏。“终于盼来了大救星。”菇农们说。

    然而,王向清却开始担心起来,如果这次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极有可能会影响后来的那些准备从事双孢菇种植的农户。因此,程雁向他建议,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户户懂技术,村村有依靠”。

    “如果程老师有意,我们愿意让您在这里设立一个示范点,给这里的食用菌种植当顾问。”朱丽萍的这句试探,马上得到了程雁的答应。程雁建议,可以从这些农户里培养自己的技术员,像王伟强这样的“半斤师傅”能带“二两徒弟”,加上经常性的培训,一定能够实现菇农对技术的完全掌握。

    在查看菇棚的过程中,程雁也发现了菇农们使用的菌种存在菌丝老化的情况,她将其形容为“六十岁的女人生不出好孩子”,以此来回答菇农询问的不出菇原因。

    “质量不好的菌丝必定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对你们来说,建立自己的菌种厂非常必要,并且能够减少买菌种的投入。”程雁建议。

    把程雁和记者一行从濮阳送回郑州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开车的正是王守杰。常来郑州的他此次有另外一件事要做:在听完程雁的建议后,他打算在当地建立食用菌的加工厂,要来郑州和程雁一同找食品加工专家咨询建厂细节。

     
    关键词: 蘑菇 菇棚 菌种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