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规模产业信息化产业集群——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2016-11-15  【来源】:东南网
    【核心提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漳州立足本市气候、技术优势,坚持以绿色、生态、无公害生产为原则,积极稳妥发展双孢蘑菇、白背木耳、草菇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珍稀菇类和反季节菇类生产。
      我国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第一大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漳州立足本市气候、技术优势,坚持以绿色、生态、无公害生产为原则,积极稳妥发展双孢蘑菇、白背木耳、草菇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珍稀菇类和反季节菇类生产。经过多年发展,漳州食用菌已经形成一个上下游关系企业齐全,两岸乃至全国和国际合作势头良好,实现规模化、工厂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经营的产业集群。
      目前,漳州食用菌生产品种现有双孢蘑菇、白背木耳、草菇、秀珍菇、鲍鱼菇、杏鲍菇金针菇、大杯蕈等20余种,食用菌鲜品、干品、罐头制品、菌包不仅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而且还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产品常年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协会、漳州市罐头食品商会提供的数据综合统计,2015年漳州全市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包括菌种、种植、加工、机械、包装、原辅材料等。其中,食用菌鲜品总产量65万吨,产值63亿元,食用菌鲜品总产量占全国10%,食用菌加工品总产量占全国20%,食用菌袋栽机械产量占全国40%。
      双孢蘑菇作为漳州食用菌产业主导产品,2015年双孢蘑菇鲜品总产量30万吨,产值29亿元,双孢蘑菇罐头总产量20万吨,出口量占全国80%,出口货值2.76亿美元;白背木耳作为漳州特色产品,2015年白背木耳鲜品总产量12万吨,出口量占全国80%。
      成效一:专业化生产取得新突破。
      专业化生产有效地解决了菇农小规模生产经营,也是今后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方向。漳州市在专业化生产模式上开始尝试,已经出现“企业专业制包,农户家庭出菇”的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现全市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企业30多家,漳州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已带动漳州形成一个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的绿色产业集群,有效地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发展。
      成效二:工厂化生产持续发展。
      工厂化生产是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升级的主要举措,漳州市近几年来工厂化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拥有工厂化生产企业80多家,瓶栽自动化生产企业5家。产业集聚更加明显,已形成了我市栽培杏鲍菇的集聚区,产业效益进一步凸显;栽培种类更加丰富,工厂化栽培种类由原有的杏鲍菇、真姬菇、金针菇、秀珍菇和双孢蘑菇,又增加新的品种绣球菌、灰树花、滑菇的工厂化生产试验示范,这对丰富漳州市工厂化栽培种类结构,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成效三: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
      2015年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活动中,漳州市芗城区诚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基地被列为标准园建设项目,基地年栽培杏鲍菇800万袋。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农业厅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区农业局作为项目组织实施单位与合作社密切配合,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建设目标和示范内容开展工作,指导合作社建立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档案制度、产品安全质量定期检测、统一编码、包装和标识。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按照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项目的要求,标准园做到统一供应药剂、统一菌种处理、统一技术、统一防治;按照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完善了投入品、生产档案、农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五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按照层架式工厂化科学管理、栽培无农药残留的模式,食用菌标准园所有产品,统一分级、包装,统一用诚奇品牌袋包装销售。实现了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
      标准园通过实施太阳能杀虫灯、制包机、搅拌机等设备,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生产劳动力的提高,降低劳动力的浪费。同时辐射带动周边菇农年生产800吨。通过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环境的污染,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产品质量。通过标准化生产,促进了核心示范区产品履历溯源档案的建立,强化了生产企业内部管理。
      目前已在南靖、龙海、芗城、华安等县(市、区)建立省、市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取得较好成效,促进了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以点带面,促进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今年,我市已争取省级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指标46 个(2016—2018),其中2016年16 个。
      成效四:开展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示范推广。
      福建金明食品有限公司承担了省农业厅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5万元,建设2400平方米双孢蘑菇栽培示范菇房,利用猪粪渣做为原材料的前三潮产量能达到24公斤/平方米,利用猪粪做为原材料比传统牛粪栽培产量更高。在制作出同等营养的培养料条件下,由于猪粪的价格比牛粪的价格低,所用的成本猪粪比牛粪每平方米少11.5元。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可节省能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再生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双孢蘑菇产业的快速发展。
      成效五:废菌渣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双孢蘑菇、草菇历来是漳州市主栽大宗食用菌产品,常年面积分别稳定在1400万㎡和300万㎡左右,每年栽培所需稻草约15-40万吨。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漳州市稻草极其短缺,原料缺口较大。每年需从江西、江苏等产粮大省调运大量秸秆,成本压力突出。而杏鲍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发展至今,已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之势,现全市共有杏鲍菇场80多家,年栽培量2.2亿袋,年有废菌渣约10万吨,除企业自身烧锅炉外,还有大量剩余得不到很好利用。漳州市从2007年开始摸索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蘑菇、草菇,以求实现废菌渣资源化高效再利用,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菇农劳动强度,缓解季节性劳力短缺。
      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现在漳州废菌渣供不应求,菌渣供应商还从省外大量调入,菌渣承包价从0.08元/袋涨到0.18/袋,菌渣从200元/吨涨到500元/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生产自动化、管理规范化的标准食用菌示范基地,实现菌包不污染、不乱扔,变废为宝,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成效六:菌政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建立菌政管理示范县,在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和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如龙海市通过菌政管理示范县项目建设,加强了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进程;
      二是根据“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开展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的通知”意见,漳州市组织开展全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联合执法人员,加强检查监督,共出动人员28人次,出动车辆12车次;组织制种户培训2场次,邀请相关专家前来授课,发放相关材料400多份。龙海市向各乡镇农经中心印发“龙海市农业局关于开展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各乡镇上报无证生产经营菌种场情况,共有25个证生产经营菌种场,向25个无证生产经营菌种场下发“关于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办证通知”,同时将无证生产者名单转交给执法大队。
      三是开展菌种生产经营单位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市菌种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及许可证持证情况,保证食用菌菌种质量安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关键词: 漳州 食用菌 发展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