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2019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发布日期】:2021-01-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
    【核心提示】: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2019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933.87万吨(鲜品,下同),比2018年3789.03万吨增长了3%,2019年产值3126.67亿元,比2018年2938.78亿元增长6%。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2019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933.87万吨(鲜品,下同),比2018年3789.03万吨增长了3%,2019年产值3126.67亿元,比2018年2938.78亿元增长6%。
           一、产量分布

           食用菌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有5个省:河南省(540.94万吨)、福建省(440.8万吨)、山东省(346.38万吨)、黑龙江省(342.87万吨)、河北省(310.02万吨)。
           2019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显现出五大突出特点:一是一批产业扶持政策开始凸显威力。部分贫困县和优势产地出台一系列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支持政策,尤其是部分县市整合资金优先扶持食用菌产业,这些政策和资金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规模化生产基地快速出现,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在部分优势产区相继布局并投入生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优势产区功能得到较快体现,豫西伏牛山香菇优势产业集群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涵盖南阳、驻马店、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五个地市),香菇发展规模和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正在形成。豫北、豫东南平原农区草腐菌优势产区(涵盖安阳、濮阳、商丘、周口等地),农区的原料优势得到体现,生产规模稳步扩大。中部地区工厂化优势产区(涵盖郑州、许昌、漯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等地)得到市场认可,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快速提升。豫南传统食用菌产品生产优势区(涵盖信阳、驻马店等地)蓄势待发,依托优质山林资源发展高档食用菌产品被市场认可,发展潜力巨大。三是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大。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对河南省的特殊关注及河南岗站的协同发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食用菌产业发展首次进入省级战略,食用菌成为“四优四化”支持产业。四是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借助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时代东风,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型现代化生产企业在不同优势产区加速布局。五是综合经济效益稳定提高。作为食用菌产业大省,随着食用菌加工品种不断增加,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加上出口数量的稳步提高,据测算全省食用菌产业一二三综合经济效益在1200亿元以上。
           福建省2019年食用菌产量稳中有升,其主要原因:一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食用菌列入全省十大千亿产业之一,打造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现代食用菌产业,连续几年出台设施食用菌种植保险等鼓励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高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二是随着食用菌保健功能的宣传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升,灵芝、竹荪等珍稀菇类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三是工厂化生产日趋成熟。海鲜菇、杏鲍菇金针菇等工厂化生产日趋稳定。菌包专业化生产模式的推广,减轻了投资压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
           山东省食用菌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优势生产区域更为集中。济宁、聊城、德州、临沂、滨州、菏泽等主产大市,成为产业优势集中发展区域。二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菇、金针菇、毛木耳等主栽品种保持平稳发展,大球盖菇、长根菇、羊肚菌、桑黄、绣球菌等高端珍稀菇类正逐步发展形成新的优势区域,规模化种植品种近30个。三是高效栽培模式逐步成熟。高标准周年生产大棚、浅层地热能食用菌生产菇房、新型遮阴棚等新型栽培模式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四是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提升。定陶、鱼台、惠民、莘县等在高效特色农业平台项目扶持下,新建的一批高标准化园区引领提升了当地食用菌标准化、周年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五是菌包专业化水平提升。菌包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外销、成为山东省一大突出特色,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益。六是食用菌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初见端倪。邹城市大束镇蘑菇小镇,正由规划步入实施,逐步成为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板新模板。全省食用菌产业正逐步向着高质量强省的方向稳步迈进。
           黑龙江省食用菌主要包括黑木耳、平菇、滑子菇、香菇、猴头菇、灵芝等在内十几个主要种类,产量最高的依然是黑木耳,3195312.1吨,占全省食用菌产量的93.19%。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一方面,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支持菌包厂的建立,拜泉、海伦、桦楠等地相继建立了大型黑木耳菌包厂。规模化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增加并实现集约化管理。另一方面,各地政府针对食用菌扶贫项目增大。各地针对新种植户组织开展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大面积推广了黑木耳小孔栽培、春耳秋管、棚室吊袋、替代料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提高了广大菌农科技素质和栽培水平。单产有所增加,最高可达单产一两八。相比于2018年,由于受几次台风气候影响,品质普遍下降,价格较上一年基本相差不大,总体产值没有提高。产量第二和第三位的依次是平菇和滑子菇,分别为152474.5吨和36630.63吨。小品种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大球盖菇、榆黄蘑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易栽培品种数量增加幅度较大。滑子菇和猴头产量有所提高,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猴头菇养胃功效认可,部分菌农增加了鲜品销售,猴头菇深加工产品也有增加。
           产量在300万吨以下、100万吨以上的有7个省:吉林省(256.49万吨)、四川省(240.28万吨)、江苏省(210.12万吨)、湖北省(133.63万吨)、江西省(132.8万吨)、陕西省(132.62万吨)、辽宁省(120.43万吨)。
           吉林省受各市县扶贫力度加大,黑木耳比上年继续增加。平菇市场近几年较为稳定,种植量较上年有所上升。灵芝、玉木耳、银耳、大球盖菇尤其是桑黄等珍稀品种在吉林省继续呈快速发展趋势,产量增加明显。
           四川省2019年食用菌生产产量较2018年上涨幅度较大的几个种类为:羊肚菌(228.65%)、松茸(981.72%)、茶薪菇(393.53%)、猴头菇(316.28%)、银耳(170.75%)、香菇(139.58%)等。主栽食用菌种类形成了以平菇(含姬菇、秀珍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毛木耳、黑木耳、银耳以及竹荪、羊肚菌为主的“七菇三耳一荪一菌”,兼顾松露、松茸、牛肝菌、冬虫夏草等高档野生珍稀食用菌。其中,金堂姬菇、通江银耳、青川黑木耳和竹荪、什邡毛木耳、长宁竹荪、雅江松茸、会东松露和康定羊肚菌等在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全省食用菌产业布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一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优势大宗菌类生产区,核心区包括金堂、什邡、中江、郫县、崇州、大邑、旌阳等区县;二是以境内秦巴山区为中心的传统名特优菌类生产区,核心区域为通江、宣汉、青川、朝天、利州、万源等区县;三是以红原为中心的高原反季节菇类生产区,核心区域红原、松潘等区县;四是以甘孜、攀西地区为中心的野生珍稀名贵生产区,核心区域为雅江、小金、泸定、会东、会理、仁和等区县。
           江苏省食用菌生产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鹿茸菇、平菇、秀珍菇、真姬菇(海鲜菇、白玉菇、蟹味菇)、草菇、香菇、黑木耳、毛木耳等。食用菌产业以“十亿百县、千企万村”为抓手,形成“一县一业”15个县(市、区),其中10万吨以上的丰县、东海县、灌南县、泗阳县;1-10万吨的县(市、区)有:沛县、溧水区、睢宁、昆山、赣榆区、灌云县、清江浦区、淮阴区、洪泽区、涟水县、大丰区、丹阳市等。沛县鹿山村等61个村形成“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全省集聚了以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3家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
           产量100万吨以下、50万吨以上的有8个省:贵州省(97.67万吨)、广东省(86.60万吨)、浙江省(85.63万吨)、湖南省(85.17万吨)、广西自治区(76.75万吨)、云南省(65.87万吨)、内蒙古自治区(52.90万吨)、安徽省(50.06万吨)。  
           广东省受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提高等影响,食用菌价格有明显提高,产业有增长趋势。草菇作为本土特色食用菌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带动产量提高。科学院(韶关)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改善了茶树菇的生产环境,其产量也大幅提升。
           浙江省以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海鲜菇、秀珍菇、杏鲍菇等品种为主。其中5-10万吨以上的县(市、区)4个:龙泉市、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1-5万吨的县(市、区)11个:嘉善县、平湖市、金东区、武义县、磐安县、常山县、开化县、江山市、莲都区、缙云县、松阳县。全省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企业39家,生产加工的品种有:杏鲍菇、真姬菇、桑黄、蘑菇、海鲜菇、金针菇、香菇、黑木耳、灵芝、竹荪、茶树菇、猪肚菇、珍稀菌、秀珍菇、灰树花等。
           湖南省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茯苓、双孢蘑菇、姬菇、平菇、羊肚菌、海鲜菇、秀珍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等都有种植。产量5-10万吨的县(市、区)8个:靖州县、江华县、长沙县、常德市、湘潭县、宁乡县、浏阳县、鼎城区;1-5万吨的县(市、区)6个:绥宁县、安仁县、湘阴县、通道县、新邵县、衡南县。
           广西自治区以香菇、黑木耳、毛木耳、双孢蘑菇、秀珍菇、平菇、凤尾菇、茶薪菇、双孢蘑菇、双孢蘑菇为主要品种。其中5-10万吨以上的县(市、区)2个:横县、灵川县;1-5万吨的县(市、区)13个:兴安县、兴业县、北流市、融水县、陆川县、玉州区、宜州县、福绵区、八步区、博白县、全州县、临桂区、龙胜县。
           2019年内蒙古食用菌总产量增加,大宗品种产量比2018年稳中有升:有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种类黑木耳、能够干制也能够盐渍的滑子菇、市场销售价格坚挺的平菇和秀珍菇、干制易贮存的香菇等。2019年《大兴安岭黑木耳标准》颁布并确定内蒙古9类农畜产品第一批“蒙”字标认证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扎兰屯黑木耳”被列入“中欧100+100”全面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遴选名单并在欧盟网站公示,提升了内蒙古黑木耳的品牌价值。内蒙古的草腐菌和珍稀食用菌种类异军突起,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才创新团队选育的草原蘑菇新品种3个,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栽培规模增长较快的还有大球盖和羊肚菌。自治区有关部门持续加强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林业职工和农牧民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积极提高、出菇管理技术提升,食用菌生产的生物学转化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十几个贫困旗县加大了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整合扶持力度,实现了产业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预期精准脱贫效果。
           安徽省5-10万吨以上的县(市、区)2个:金寨、阜南县;1-5万吨的县(市、区)7个:南陵县、定远县、太和县、利辛县、东至县、淮南市潘集区、淮南市大通区。全省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企业2家,生产加工的主要品种有食药用菌精粉、蝉花虫草系列产品。
    产量50万吨以下的有8个省(区、市):山西省(38.14万吨)、重庆市(30.94万吨)、甘肃省(20.48万吨)、天津市(10.26万吨)、北京市(8.71万吨)、上海市(8.26万吨)、新疆自治区(8.21万吨)、西藏自治区(0.8448万吨)。
           山西省食用菌总产量较2018年稳中有升,其中增幅较大的品种主要为香菇,增产26630吨,成为山西省第一大栽培品种。主要原因:一是山西省冷资源气候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反季节香菇栽培,目前出菇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销售价格高;二是山西吕梁山、太行山是革命老区,贫困县较多,香菇栽培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各县(市、区)的扶持力度持续稳定,进一步促进了香菇产业的发展,山西省也逐步成为我国夏季香菇主产区之一。
           重庆食用菌产业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以提质增效为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一是平菇、香菇生产保持稳定。平菇形成了主城区及周边区县以及武隆、石柱等高山避暑区等主要产地,种植户较多,种植区域分散,规模从2万袋-50万袋,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集中在主城周边的壁山区、江津区、九龙坡区等地。香菇栽培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基本具备了周年生产的管理技术能力。本地产品全部鲜货销售,与东北香菇等外地菇比较,香菇生产企业稳中有升。二是工厂化品种快速发展。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等工厂化对总产量贡献率达到了25%(7.8万吨),对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17%(4.8亿元)。三是大力推进秀珍菇产业。秀珍菇是重庆的传统产业,通过多年的探索基本实现了产业升级发展,制定了绿色食品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现有规模化生产企业30余个。永川何埂镇是重庆的秀珍菇之乡,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秀珍菇成为了永川香珍品牌的主导品种。四是珍稀高档食用菌保持增长。羊肚菌是重庆重点发展的珍稀类品种,近年来栽培面积5000亩左右,产品融入到国内大市场,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常年产值1亿元左右。近三年来,猴头菇、茶树菇、竹荪、灵芝、乌天麻、球盖菇、黑皮鸡枞等珍稀高档食用菌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到2019年对于总产值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4%。
           2019年甘肃省食用菌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食用菌产业在种植规模、产量和产值方面总体快速发展,年产量20.46万吨,年产值15.93亿元,产量、产值分别较2018年增加18.21%和22.61%。由于精准扶贫政策扶持,各地出台相应惠民政策和激励办法,香菇、黑木耳产业发展较快。近年来羊肚菌由于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种植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迅速,亩效益达到近万元。临洮县引进上海雪榕公司,杏鲍菇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天祝县引进滑菇新品种,年产滑菇3500吨。甘肃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临泽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实现双孢菇周年生产。
           天津市食用菌生产依然以工厂化企业、合作社和个体菇农等多种经营主体为主要力量。大宗菇类有杏鲍菇、香菇、平菇、茶薪菇、真姬菇、白灵菇,灵芝、羊肚菌等珍稀品种有小规模种植。一些企业和合作社受国内市场竞争影响和环保政策限制,已停止生产。金针菇企业均关停,两家转产真姬菇。杏鲍菇企业减少为两家。真姬菇和茶树菇市场需求和价格基本稳定,产量变化幅度较小。随着天津市城镇化速度加快,除少部分乡镇,从事食用菌种植的人员不断减少,且老龄化明显。外省市食用菌产品在天津大量销售,加上原材料、用工成本上涨和土地流转等原因,对本地生产单位和个人也产生较大竞争压力,致使生产利润降低。
           北京市以平菇、杏鲍菇、金针菇、真姬菇、杏鲍菇、茶薪菇等品种为主。1-5万吨的区为房山、通州。
           上海市以金针菇、真姬菇、双孢蘑菇等品种为主。其中5-10万吨以上的有:奉贤区;1-5万吨的县(市、区)有:金山区。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企业8家,生产加工的品种有:金针菇、真姬菇、双孢蘑菇、香菇、鹿茸菇、杏鲍菇等。
    新疆自治区近年来研发出一些新品种,如熊掌菇、虎奶菌和一些海鲜菇等,种植约一万吨上下;和田地区林下种植蘑菇有所发展。环保力度加大,大棚禁止生火,对食用菌生产产生影响不小。         从增长幅度看,与2018年相比,实现增长的有22个省(区、市):新疆自治区(33.50%)、安徽省(23.27%)、贵州省(18.61%)、甘肃省(18.32%)、云南省     (17.48%)、四川省(12.58%)、浙江省(9.98%)、吉林省(7.50%)、辽宁省(6.91%)、陕西省(5.40%)、西藏自治区(5.36%)、福建省(5.29%)、山西省(5.25%)、重庆市(2.75%)、江西省(2.69%)、河北省(2.65%)、黑龙江省(2.54%)、湖南省(2.42%)、河南省(1.98%)、湖北省(1.57%)、内蒙古自治区(1.50%)、山东省(0.49%)。
           6个省(区、市)呈现负增长:天津市(-0.38%)、广东省(-1.12%)、江苏省(-4.11%)、北京市(-7.87%)、广西自治区(-11.01%)、上海市(-31.34%)。
          二、产值分析
          2019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河南省(397.70亿元)、云南省(242.82亿元)、河北省(232.39亿元)、福建省(229.41亿元)、山东省(215.17亿元)、黑龙江省(202.63亿元)、吉林省(201.50亿元)、四川省(200.27亿元)、江苏省(182.98亿元)、江西省(129.41亿元)、湖北省(128.28亿元)、广东省(118.79亿元)、陕西省(102.37亿元)等13个省,比上年增加2个省份。
          超过50亿元的依次是:辽宁省(93.83亿元)、安徽省(77.99万元)、广西自治区(73.18亿元)、湖南省(68.33亿元)、浙江省(61.02亿元)等5个省(区)。
          2020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牵头开展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全省食用菌2017-2019年产量、产值进行全面核查,进一步完善了统计数据。云南省是我国野生食用菌主要产地,有松露(块菌)、鸡枞、干巴菌、青头菌、鸡油菌、奶浆菌、北风菌、扫把菌、虎掌菌、铜绿菌、黄癞头、大红菇等12个云南特色野生食用菌品种。2019年全省食用菌产量为65.9万吨,实现产值242.82亿元,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19.9万吨,占总产量的30%,产值166.7亿元,占总产值的69%。野生食用菌出口有着明显优势。将天麻(主要是昭通天麻)纳入2019年栽培食用菌统计,新增天麻产量3.4万吨,产值32.6亿元。
          三、品种分析
          2019年产量过100万吨的品种依次是:香菇(1115.94万吨)、黑木耳(701.81万吨)、平菇(686.47万吨)、金针菇(258.96万吨)、双孢蘑菇(231.35万吨)、杏鲍菇(203.45万吨)和毛木耳(168.34万吨)。排在前7位的品种总产量占全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5%(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是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常规主品种。产量在99-30万吨的品种依次是其他菇、茶薪菇、滑菇、银耳、秀珍菇、真姬菇等6个品种。

          香菇依然是2019年产量最大的品种,比上年增加72.73万吨,增长6.97%。河南省产量312.36万吨,占全国香菇年产量的28%。
          黑木耳为第二大品种,产量较上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4.12%。其中,黑龙江省产量319.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52%;吉林省产量17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36%。
    平菇为第三大品种,产量比上年增加42.95万吨,增长6.67%。其中,山东省产量115.78万吨、河南省产量115.2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6.89%、16.79%。
          2019年产量增长的有23个品种:羊肚菌191.59%、大球盖菇149.99%、茯苓/猪苓121.25%、松茸32.11%、灰树花26.50%、牛肝菌21.79%、秀珍菇20.27%、天麻20.23%、姬松茸19.97%、草菇15.81%、竹荪15.32%、真姬菇10.99%、灵芝10.61%、香菇6.97%、平菇6.67%、滑菇4.57%、黑木耳4.12%、杏鲍菇3.99%、猴头菇3.99%、白灵菇3.67%、茶薪菇3.66%、银耳3.03%、金针菇0.54%。
          2019年产量减少的有8个品种:榆黄菇-4.70%、鸡腿菇-6.64%、北虫草-8.58%、毛木耳-11.33%、红椎菌-11.34%、双孢蘑菇-6.84%、其他菇-20.32%、金福菇-21.30%。
          四、“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情况
          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有:河北省承德市滦平镇大屯镇(食用菌)、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阳镇白家峪村(香菇)、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养马甸子乡(香菇)、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食用菌)、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县闹枝镇闹枝村(黑木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孟家岗镇群英村(黑木耳)、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食用菌)、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平菇)、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化雨镇(金针菇)、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香菇)、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洛沙村(食用菌)、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联坪村(花菇)、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香菇)、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板溪镇凯塘村(食用菌)、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柘梨园村(食用菌)共计15个村镇。
          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中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有:四川省通江县通江银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浙江省庆元县、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香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陕西省商洛市商洛香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黑木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长白山桑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奥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粤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13家食药用菌企业上榜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五、出口情况
          海关统计出口数据显示:2019年度全国各类食用菌产品年出口量为67.97万吨、创汇36.35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45%、16.67%。
          ——5大类出口量及占总数量的比重:罐头类食用菌出口量为261628.981吨,占出口总量38%;干货类食用菌为139634.293吨,占总量的20%;鲜或冷藏类食用菌为125758.264吨,占总量的18%;蘑菇菌丝为124916.987吨,占总量的18%;盐水腌制暂时保藏类食用菌为42693.241吨,占总量的6%。
          ——5大类创汇额及占总金额的比重:干货类食用菌创汇额23.08亿美元,占总额的64%;罐头类食用菌创汇额9.6亿美元,占总额的26%;鲜或冷藏类食用菌创汇2.33亿美元,占总额的6%;蘑菇菌丝创汇0.73亿美元,占总额的2%,盐水腌制暂时保藏类食用菌创汇额0.63亿美元,占总额的2%。
          ——10种出口数量超万吨的品种依次为: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15.38万吨,蘑菇菌丝12.49万吨、干香菇9.44万吨、其他鲜或冷藏的蘑菇6.25万吨、其他蘑菇罐头5.8万吨、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4.27万吨、干木耳3.86万吨、鲜或冷藏的金针菇3.1万吨、鲜或冷藏的香菇1.82万吨、鲜活冷藏的伞菌属蘑菇1.21万吨共计10种;上述10种产品占总数量分别为23%、18%、14%、9%、9%、6%、6%、5%、3%、2%。
          ——出口创汇金额前10种产品依次为:干香菇15.95亿美元,其后为干木耳5.9亿美元,其他蘑菇罐头5.69亿美元,小白蘑菇(洋蘑菇)罐头1.86以美元,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1.35亿美元,其他鲜或冷藏的蘑菇0.84亿美元,蘑菇菌丝0.73亿美元,干银耳(白蘑菇)0.61亿美元,其他制作或保藏的蘑菇罐头0.60亿美元,鲜或冷藏的香菇0.47亿美元。以上产品创汇占总金额比重分别为44%、16%、16%、5%、4%、2%、2%、2%、2%、1%。
          2019年食用菌产业稳步增长,各地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区域经济调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从扶持政策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产量、产值双增长。其中,有22个省(市、区)保持增长态势,部分省(区)大幅增长。涌现出一大批食用菌特色产业地区,食用菌企业发展势头不减。一些产区的生产呈现正常波动,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跨地域生产调整需要经历多年度的适应与过渡。传统产区品种结构调整趋向优化,三产融合开始起步。产业科研投入逐年加大,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较快,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电商交易增多,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深度加工产品渐多,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国内市场与消费稳中有升,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消费仍是主力,新型消费成为市场增长点,野生食用菌及人工驯化产品市场看好。市场价格与消费偏好、质量信用关联度增强,地域及企业品牌价值逐渐体现。
           根据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的2019年全国几大农作物产量统计数据显示:粮食66384万吨、蔬菜72102万吨、水果27400万吨、糖料12204万吨、油料3495万吨。结合我会及各地调查统计表明,我国食用菌已成为继之后粮食、蔬菜、水果、糖料之后的第5大农作物。目前食用菌的产量占蔬菜产量5.26%,表明食用菌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调整余地。要坚持优势特色产业定位,积极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引导品种多样化发展,延长产业价值链条,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继续提升食用菌消费水平。
     
    关键词: 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