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菌物农业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3-11-27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的“三物循环生产”理念,深刻揭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为新时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其丰厚内涵,遵循“三物循环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现代菌物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微生物世界由植物、动物和菌物(微生物)构成,其中菌物包括真菌、黏菌、卵菌,约有150万种,是植物的5倍。农业活动实质是植物生产、动物(包括人)消费、菌物转化还原的循环往复过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2021 年 9 月 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菌草援外二十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的贺信中强调“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的“三物循环生产”理念,深刻揭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为新时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其丰厚内涵,遵循“三物循环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现代菌物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现代菌物农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以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为基本内涵,以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健康“四生”有机融合为鲜明特征,以现代科技创新为支撑手段,构建关联、开放、循环、交换、互促、均衡的生态农业系统,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化、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绿色化,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现代菌物农业包括菌物种业、菌物栽培、菌物加工(包括菌物发酵、提取和产品加工)、菌物服务等,涉及“三品”(食品、保健品、药品)、“三料”(肥料、饲料、燃料)、“两剂”(添加剂、清洁剂)等生产领域,具有绿色、低碳、高质、高效的鲜明特征。

    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制高点和新的增长极。近年来,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一直呼吁要大力发展“三物农业”、菌物经济;知名“三农”专家刘奇认为“三物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于2021年4月在《中国发展观察》撰文,提出了“菌物农业”概念。现代菌物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形态,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最大短板之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物循环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把现代菌物农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心用情用力培育之、推进之、兴旺之。

    一、发展现代菌物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的国之大者

    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食用菌“不与粮争地”,林下、荒地、地下(防空洞)、废弃农房圈舍、沙漠、石漠化土地均可生产,有利于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它以农林废弃物为生长基料,不同于动物和水产品需要消耗一部分谷物与人争粮;菌物生产又是高效节水节能产业,相比小麦、水稻、玉米,生产相同比例的干物质,食用菌的用水量只是它们的几百分之一,生产一斤双孢菇用电还不到一千瓦时;菌渣加工后又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能够养地肥田。因此,菌物农业具有的“四节一养”(节地、节粮、节水、节能、养地)五大优势,对实施粮食安全战略至关重要。同时,随着我国人均GDP已连续多年超过1万美元,人们对吃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对低热量、高蛋白的健康食品需求与日俱增、趋向多元,而菌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营养健康食物的最佳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目前利用植物、动物等农业废弃物生产优质菌物食品技术成熟,相较于谷物、畜禽和鱼类,只要有菌种就能生产,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更是优质蛋白的替代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日益认识到菌物食品的健康功能,如蘑菇及其加工品在国内外消费持续攀升。因此,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展现代菌物农业,生产更多的优质菌物食品,无疑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是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的时代之需、民生之道、战略之举。

    (二)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 8 年的脱贫攻坚中,全国 70% 以上贫困县选择食用菌作为支柱产业,小菌菇成为脱贫攻坚的产业功臣,柞水木耳扶贫被总书记多次点赞。“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我们抓住 5 年过渡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继续使脱贫地区的“菌花”变“金花”,让脱贫户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让农村持续焕发生机和活力,是一场新的大考。食用菌作为我国第五大种植业,其工厂化、智能化程度和集聚效益均高于普通粮、油、果、蔬、茶等产业,更有利于数字化全产业链升级改造,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2020 年以来,安徽省金寨县围绕打造“中国药用菌之都”,持续推进灵芝、桑黄、天麻、茯苓等药用菌工厂化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农民持续增收、走向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据调查,2021 年金寨县建设成规模药用菌基地185个,综合产值31亿元,1.1万名从业人员人均收入2.3万元。2022年将建成210个成规模药用菌基地,综合产值33亿元,1.2万名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可达 2.5 万元。上海金山区廊下镇食用菌产业在经历了传统种植、标准化和工厂化种植后,以数字化实现了从“看天吃饭”到“周年化生产”的转变,促进了菌业转型升级,2021年菌菇亩产达到200万元,产值是传统种植的40倍,成为妥妥的“亩产英雄”。后减贫时代,食用菌产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菌物农业,以科技化、机械化、数字化推动食用菌产业变革,千方百计让菌物产业壮起来、菌农的腰包鼓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这是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不二选择。

    (三)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是传承优秀中华农耕文明的当务之急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观的精粹,也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最高境界。1901 年,美国农业部土壤所专家富兰克林·H·金所著《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极力推崇原生态的东方农耕,认为东亚地区农民将人类或动物的粪便以及各种有机垃圾混合在一起,粉碎、烘干、发酵作为肥料,还之于土的做法,是东亚民族依靠土地养活了密集的人口并且持续发展至今的奥秘。这本书至今仍被美国农民和西方农业经济学家当作“农业圣经”来读。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却把祖先创造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生态农业经验扔在一边,大学、特学连美国农民都认为过时了的以石化产品投入为特征的所谓“现代农业”,割裂了“三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循环。我国耕地面积不足全世界一成,过去几十年却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5 倍,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信心不足等严重问题。

    据 2014 年原农业部《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数据,我国中低等级(4-10级)土地达13.28亿亩,占 72.7%;高等级土地(1-3 级)仅 27.3%。一段时期以来,人们一直追问“为什么现在吃的东西没有了儿时的味道?”“怎么才能买到放心的农产品?”消费者买菜专拣带虫眼的,牛奶水果要买进口的,等等。一个有毒农产品的谣言甚至立马打垮一个企业、连累一个产业。这一现象折射的是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的焦虑,反映的是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强烈期盼。“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变“二物”结构为“三物”结构,打通农业的“任督二脉”,大力发展承载中华农耕文明的绿色生态农业。

    (四)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是第二次农业“绿色革命”的必由之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全球第一次“绿色革命”,依靠化肥农药和农机投入,极大提高了全球作物产量,但过度依赖化学投入品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这种忽视“三物循环”的生产方式,注定不可持续。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发起实行“既解决食物安全又改善生态环境”的第二次“绿色革命”,被称为“双重绿色革命”。这就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让“三物循环”的生态学唱主角,运用生态学规律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循环式流程,全过程、多环节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构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在提高粮食产量、确保食物安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生活质量。

    现在有一种观点提出把转基因技术作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发动机,失之偏颇。如果重转基因技术而忽视了发展“三物循环”的生态农业,绝不是真正意义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的要求进行,不可冒进。

    (五)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之举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人民都在思考一个“时代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归根结底,这个“时代之问”的答案就是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打造新的世界蓝图。

    对这一美好世界的图景,习近平总书记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勾勒出基本原则、理念和目标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各国应树立保护地球共同家园的责任意识,更加注重降污减碳和生态保护,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此,我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宣示力争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发展菌物农业,对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不可小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农业用地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但农业生态系统也可抵消80%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农业总排放量的 12%,农业农村节能减碳空间巨大;与此同时,通过农业废弃物利用、有机肥施用、保护性耕作等菌物农业途径,提高农林业固碳增汇的潜力也十分巨大。因此,发展现代菌物农业,对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菌物农业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菌物农业的代表性产业

    我国是菌物资源大国,也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菌物的国家,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菌物农业萌发于上古时期先民采芝(食用菌)果腹,后逐渐扩展至堆肥肥田、绿肥生产和传统农产品的酿糟醪腌等(诸如酵母、酿酒、制醋以及红茶、毛豆腐、臭鳜鱼等美食制作),渐次成为农业的一个分支系统,现已发展成我国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菌物肥料和食用菌两大产业最具代表性。

    我国菌物肥料产业起步于 20 世纪 30年代,经历了产业初创、菌剂制品生产、菌物肥料应用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目前,菌肥产品登记数量为4 890个,生产企业超1 000家,是10年前的2倍和20年前的8倍。菌物肥料年产量超过 3 000 万吨,年产值 400 亿元左右,使用面积超过5亿亩,在改良土壤、提升农产品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食用菌产业经历了“远古人工采摘—宋元时期少量栽培—20世纪中后期大面积多品种种植—现阶段工厂化生产”等阶段。

    在改革开放后 40 多年中,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5.8万吨猛增至2021年的4 000多万吨,增长了700倍,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一种农产品都没有的速度。食用菌已成为我国继粮、油、菜、果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生产、消费、出口均居全球首位。

    近年来,我国现代菌物农业科技创新举世瞩目。食用菌、益生菌、螺旋藻等智能化菌物工厂异军突起,菌物食品、菌物医药、菌物建材等已非“天方夜谭”。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将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淀粉,1立方米反应器相当5亩地,这一颠覆性成果的核心之一就是从动物、植物、菌物等31个不同物种来源中挖掘合适的生物酶催化剂,将自然界淀粉合成需要的 60 多个步骤减为 11 步,突破了自然界淀粉合成的复杂调控障碍。我国科学家运用分离于兔子肠道的发酵菌种——乙醇梭菌,将工业废气转化为蛋白质饲料,实现了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形成万吨级别的工业产能,为改变我国大豆需要大量进口现状提供了解决思路。现代菌物农业发展前景令人振奋,必将开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纪元。

    (二)我国菌物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菌物农业的发展,无论从认知层面到工作实践,还是从学术研究到管理体制,都与菌物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知层面低。很多人对“三物循环”的内涵不了解,对其重要性认识更不够,把菌物视为小不点,“小菌物”尚未登上多数地方决策的大雅之堂,部署发展农业仍沿袭“只见粮畜,不见菌物”的老套路。

    (2)菌物农业大而不强。我国食用菌产量尽管占全球的75%,但还不是食用菌强国,产品出口仍以卖原料为主,菌物原料外销后,经提取加工变成药品返销国内。

    (3)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尤其菌种受制于人,更是切肤之痛。我国大宗食用菌如香菇金针菇、双孢菇、杏鲍菇等品种被日本和欧美控制。2020年日本特产林产品振兴协会利用正在开发的 DNA 分析技术,对在我国随机挑选的21种干香菇进行了调查,其中由日本开发的品种占了 17 个。我国近 30 家日产 200 吨以上的食用菌工厂,菌种基本都从国外购买,一旦断供损失惨重。此外,生物菌肥菌株基本也从国外购买,国家批准用于儿童食品的9种益生菌菌株全部来自国外。

    (4)菌物农业远未成体系。现代菌物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产业链条不完整、政策法规不健全、加工技术落后、技术人才缺乏、菌物文化挖掘不够等。在“三物农业”种业中独缺国家级菌物种质资源库,已建立的众多国家级、省级种子产业园独缺菌物种业,国字号菌物种业龙头企业仅仅三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发现,全国各菌物保藏单位普遍存在经费不足、设备简陋、共享信息不畅等现象,种业资源面临污染、退化甚至灭失的风险,急需在硬件设施、专业队伍、信息整合等方面加大投入。

    三、新形势下发展我国现代菌物农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菌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已成为全球生物资源竞争的战略重点。2019年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把微生物相关研究列为未来 30 年农业领域亟待突破的五大研究方向之一。微生物(菌物)或成为下一次农业革命的突破口。所以必须以大国地位、全球视野、国际竞争的战略思维来认识和规划我国的微生物(菌物)产业发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物循环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推进现代菌物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菌物强国。当前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

    (一)全社会要树立“三物循环”理念

    “三物循环”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也融入了国际“5R”循环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发展现代菌物农业的根本遵循。《山海情》中的闽宁合作菌草扶贫、陕西柞水木耳扶贫、安徽金寨“中国药用菌之都”建设等实践证明,发展菌物农业能够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化,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安全,是践行“三物循环生产”理念和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要深刻领悟、大力宣传、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物循环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全社会树立四大观念。

    一是树立科学的现代农业观念。农业不只是“种植物、养动物”,还有菌物。缺少菌物的“二物农业”不是完整的农业,割裂了“三物”内在联系的“二物农业”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只有“三物”鼎立支撑的农业才是现代农业。

    二是树立新型的粮食安全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粮,要求树立大粮食观、大食物观,明确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粮食不仅仅是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而是指所有入口的食物。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粮食英雄”时,特别注明“粮食”是指广义的食物概念。我们务必要把发展现代菌物农业摆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推动。

    三是树立“小菌物,大产业”观念。食用菌产业现在是我国农业领域第五大种植业,不能再当作无关紧要的“小不点”。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食用菌产业。必须改变食用菌是“一盘菜”的观念,充分认识菌菇是优质菜粮,大力推进菌物入主食,加强菌物科普宣传,优化国民膳食结构。

    四是树立大健康观念。健康也是生产力,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菌物产品具有的食药同源特性、时空和人群广适性,决定了菌物农业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性。要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视角去考量现代菌物农业的分量,把它作为绿色食品和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合力、多部门联动,加快发展。

    (二)开展菌物治土净土行动

    耕地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也是人民食物安全的基础。我们95%的食物来自土壤,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够生产安全、营养的农产品。党中央提出藏粮于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耕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体现了对耕地、对健康土壤的高度重视。藏粮于地须有健康土壤,健康土壤离不开菌物。美国2013年出版的《微生物养活世界》一书认为,通过调控土壤菌物区系能够增产 20%,可减少 20% 化肥与农药用量。所以有科学家说,想要植物长得好,先得“种”好微生物。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指出,到2030 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 14.5 亿左右,因此粮食需求仍是刚性增长。而受到耕地、水资源等条件约束,从长远来看粮食增产对肥料的需求仍然较大。如何使 13.28 亿亩中低等级土地转化为生态土壤、健康土壤,为国人提供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必须充分发挥藏粮于地的作用,开展菌物治土净土、健康土壤的行动。当前应在大力开展农作物健康“四控”(控化肥、控农药、控用水、控农膜)行动、实施养殖业“减抗(抗生素)、禁抗、产品无抗”行动的同时,突出抓好以下两大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目前正在全国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东北三省形成的十几种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的中医生态农业模式,都着眼于增加土壤菌物,发挥菌物在改良土壤、修复土壤中的重要作用。以秸秆覆盖、少耕免耕为特点的吉林黑土地治理“梨树模式”实施5年后,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 20% 左右,每年每公顷可减少土壤风蚀量 800 多吨,比过去节本增效2 000多元。

    二是加快菌物肥料替代化肥步伐。目前微生物肥料已成为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等作物上的主打肥料,几乎在所有作物上都有应用,在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和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净化和维护土壤健康,提升作物品质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菌安天下”生物菌剂两年内就推广到 16 个省区,应用于粮、油、菜、果、中药材、食用菌等70余种农作物。据 8 省区 100 多个乡镇 10 种作物施用“菌安天下”生物菌剂效果统计,小麦、水稻菌肥实现每亩节省成本30~40元,亩增产200斤以上,增收200~600元;8种果蔬效果更为显著。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2013年选择武功县520亩猕猴桃基地,开展菌物肥施用、园地生草及免耕作技术综合试验,7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2013 年的 0.7% 提高到2021年的4.7%,超过了东北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其果园通过有机认证后,猕猴桃批发价平均每公斤 40 元(是当地普通农户种植价格的 10 倍),仍供不应求。但是,目前我国有机肥菌物施用占比不到10%,而美国占比已高达50%以上,菌物肥料的应用空间还很大。要加强菌物肥料创新,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地增肥、田增产、乡村增绿、人民增寿。

    (三)用足农业废弃物资源

    “天下没有无用的资源,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菌物能够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据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约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产生秸秆近 9 亿吨,未利用的约 2 亿吨,这是一个需要深度发掘利用的绿色矿藏。近年来,各地借助现代菌物科技的魔法棒,实现了对农业废弃物的“七十二变”,比如秸秆变肥料、变饲料、变蘑菇、变肉奶、变能源等。

    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吉林省于 2021 年启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饲养工程”。全省100个肉牛养殖大镇、1000个专业村、10000个养殖大户,围绕酶解和菌酶协同发酵等技术以及秸秆黄贮、裹包贮存模式,资源就地转化就近利用,让秸秆变软变香,成为帮助肉牛长膘的优质口粮。目前省域肉牛饲养量达到 6 000 万头,“秸秆变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谱写了“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不仅如此,转化秸秆中的物质和能量对于环境来说是零排放,氮磷等营养通过有机肥再还到土壤。通过牲畜将秸秆变成优质的有机肥,至少可以取代一半化肥。国民消费肉、奶增加后,对谷物需求自然会减少,也可减少肉类进口。吉林省这一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因为营养不良问题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食物中肉类含有的营养明显高于谷物,利用菌物技术使秸秆变肉、变奶、变肥,既解决了人类对营养的需求,又解决了土地对有机肥的需求。

    利用菌物转化农业废弃物资源还应加快拓展到林业领域,将严格护林与科学用林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广林菌共生、菌草利用、有序发展菌材林的同时,科学利用病害林木发展菌物经济,以菌治害、化害为利。目前松树染上松线虫病后,大多集中砍伐或集中起来一烧了之。赣南脐橙产区染上黄龙病的果树也如此处理。这样每年焚烧的病害林木数量惊人,人力、资金成本高昂,也增加了碳排放。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菌物技术将染疫林木粉碎处理后成为特色食药用菌基料,变害为利并已取得成功。然而,这一成果的推广利用尚未引起重视。建议国家林业部门深入调研总结,完善现行染疫林木政策,支持开展染疫林木的菌物基料无害化利用。

    (四)打造菌物种业“芯片”

    我国菌物中已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物种分别占世界菌物已知物种数的 8%、10.5% 和11.6%,庞大的物种资源给菌种的研发和筛选提供了保证。但是,我国菌物种质资源保护和菌种研发远远落后于植物、动物种业科研,菌物种业尚未摆上与动植物种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处于菌物“资源大国、菌种小国;生产大国、研发弱国”的尴尬境地。因此,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要求,打一场菌物种业翻身仗。正在实施的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应增列菌物种业振兴专项,拿出与种植业领域第五大产业相匹配的专项资金,支持食用菌种业创新。

    菌物种业创新的当务之急,是从菌物种质资源保育做起,补齐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短板。一是统筹菌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总体布局。要统一部署和推进系统的资源调查,避免多头发令、重复投资、低水平开发。二是加强菌物种质资源保育体系建设。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建设“一区一馆五库”体系,并在菌物资源丰沛的秦巴山、长白山、祁连山、武夷山、大别山等地建立菌物种质资源保育区,强化野生菌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国际菌物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国家应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联合建设菌物资源保育区,推进菌物种质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三是加强菌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系统评价工作。集中发布,资源共享,改变大量具有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菌物种质资源“深藏库中无人识”的状况,推进菌物种业创新。四是要着力培育菌物种业创新联合体,包括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和菌物产业园。

    近年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合肥市人民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由李玉院士团队技术领衔的“中国菌物谷”正在长丰县建设,将打造国际国内首个集菌物种质资源保育、菌种研发繁育推广和菌物产品研发、加工于一体的产业战略高地,弥补安徽省以及我国“三物农业”种业的短板。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加强指导、倾斜支持,助力合肥抢占国际菌物种业创新制高点。

    (五)拉长菌物加工产业链

    我国菌物产业链条短,突出表现在食用菌长期以鲜食为主,加工率仅6%,且加工产品“非干(简单的干制品)即咸(盐渍制品)”,精深加工率不到总加工产品的10%,远低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75%以上的加工率。同时,占世界黏菌种类三分之二、毒蘑菇(又称毒菌)一半的菌物资源,多数还处于沉睡状态。其原因是菌物加工技术落后,造成了产品更新慢、产业链条短、高值化利用度低、技术研发落后等问题。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程度不同,效益也大不同。按照农产品三级加工的效益分析,第一层级产地初加工,产品增值20%以上;第二层级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增值 60% 以上;第三层级共产物梯次利用,增值高达 3倍以上。而菌物相较于普通农产品,因其天然性、低热量、高蛋白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而更具发展潜力,既能加工各类健康食品,又能通过提取加工从而生产保健品、药品、洗化品等,其效益更高。

    当前,应坚持“四个面向”,特别是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展菌物精深加工业,推动食用菌从“一盘菜”转化为一包零食、一个茶包(或汤料)、一罐饮料、一瓶化妆品、一盒保健品、一剂药品,在延链、补链、强链的过程中向大健康领域跨界升级,特别是要推动食用菌预制菜的开发,让食用菌在万亿级预制菜市场中扮演好“健康天使”角色。还要进一步把食用菌有效产能、有效成分延伸到日化环保、动物营养品等加工终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目前在“三物农业”领域,菌物生产的工厂化水平领先于粮、油、果、菜、茶等。应主动抓住我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机遇,率先推进食用菌产业互联网建设,借助“大智移云”实施机械强菌、数字强菌行动,突出菌物数字大脑构建、采摘机器人研发、区块链技术应用,加快菌物智能化工厂建设,特别要在食用菌主产区因地制宜推广菌物智能方舱和数字化营销,助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通过以上措施,实现 GDP 与GEP协同较快增长,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还要重视黏菌、毒蘑菇在食品、药品、生物防治等领域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服务民生和军事国防。美国科学家已在致幻蘑菇用于治疗抑郁症药物研究上取得突破,上海农业科学院从食用菌菌渣中提取出抗癌药物成分,为我们呈现了菌物加工的美好场景。

    (六)做好菌物农业顶层设计

    现代菌物农业是一个关乎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必须及早做好产业体系的顶层设计。当前应突出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针对菌物农业关注度低且相关职能多头分散弊端,应设立专职机构。多年前,“三农”专家刘奇同志就提出国家应设置独立的微生物开发管理部门。建议农业农村部设立菌物农业司,统筹现代菌物农业发展。同时,建议设立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国家林草、水利、卫生健康、中医药、科技、教育等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负责人参加的菌物农业专门委员会,协调菌物农业发展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二是加强现代菌物农业研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现代菌物农业在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研究、重大试验、咨询服务等方面迫切需要科学指导和强力支撑。为此建议国家组织制定现代菌物农业发展规划,设立国家现代菌物农业试验区,建立中国现代菌物农业研究院。鼓励各级智库开展现代菌物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设立菌物农业研究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农业农村和科技等部门设立重大专项研究课题。鼓励菌物高校科研院所与食药用菌龙头企业联合研发,促进菌物科学家、企业家有机结合,共同推进菌物研发。

    三是加强菌物人才队伍建设。知名高校和农业院校要设立单独的菌物学科,与世界生物学科同步,在国内形成完整的菌物学科与菌物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源源不断地为菌物农业和菌物产业提供各类人才。同时,切实加强菌物职业技术教育和食用菌技术人才培训,把菌物技术人才纳入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培训范畴。浙江省庆元县坚持开办“菇乡师傅”培训班、湖北省随州市成立香菇学院,强化菌物实用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的做法值得借鉴。要加强菌物教育和人才的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菌物科学家和各类管理人才。

    四是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现代菌物农业迅速崛起而又长期不受待见的境遇,导致其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不少痛点。长期以来,一些食药同源的菌物产品只能作为普通农产品出售。20世纪国际生物界就根据菌物与动物、植物截然不同的特征,将真菌从植物界分离出来并另建真菌界系统。但是,目前我国药典尚未把菌物药归属于植物药内的“真菌类中药”。因此,亟待从政策法规层面破解这些问题,依法护航现代菌物农业发展。

    五是加强菌物农业宣传。针对社会公众对菌物科学认知度偏低的状况,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加强菌物科普和宣传。可通过设立国家菌物日、开展菌物教育“三进”(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举办各类菌业展会、开展菌物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推荐菌物农业品牌、打造菌物科普宣传基地等多种形式,助力菌物农业向社会层面渗透。要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中国菌物文化(菌物饮食文化、菌物药文化、菌物非遗文化),面向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讲好中国菌物农业故事,积极参与国际菌物产业分工合作,让中国现代菌物农业大放异彩。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