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一棒菇,撑开群众致富伞


    【发布日期】:2025-09-05  【来源】:林西县委宣传部  【作者】:刘婕
    【核心提示】:初秋,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食用菌三角联动”园区全面提速:大川村100万棒香菇预计年利150万元;大发村投资2520万元新建93栋双层冷棚、改造100栋暖棚,出菇期可延长1月,坏棒率降至5%以下。三大基地总面积1500亩,全部投产后将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400多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并引入深加工与农文旅项目,打造富民强镇全产业链。

    初秋时节,走进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大川村食用菌产业园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清晨六点,园区已经热闹起来。工人们戴着手套,手持剪刀,灵巧地将一朵朵香菇的根部修剪整齐。“这批鲜菇明天就要发往河北,今天必须全部加工完毕。”园区负责人宋春芝一边检查菇品质量一边介绍。

    大川村作为大井镇最早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村庄,如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今年我们种植了100万棒菌棒,预计利润可达150万元。”宋春芝介绍道。

    与此同时,几公里外的大发村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93栋双层冷棚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覆膜作业,100栋老旧暖棚的改造工程也已接近尾声。

    园区负责人林孝杰指着正在建设的棚区说:“园区采用了最新型的双层冷棚设计,保温性能更好,能够延长出菇期一个月以上。”据了解,大发村食用菌产业园区总投资2520万元,是全镇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项目完全建成后,将与大川村、温都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形成“三角联动”格局,三大基地以省道504线为纽带串联,总面积达1500亩。

    大井镇政府副镇长莫晓峰表示,以往各个村都是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现在通过“三角联动”布局,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大发村食用菌园区建成后,我们将实现暖棚发菌、冷棚出菇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莫晓峰说,“同时采用层架式发菌,不仅节约空间,还能精准控制温湿度,坏棒率从以前的15%降到了5%以下。”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当地群众。在大川村园区,长期务工的农民有20多人,临时工最多时达到60多人。

    “我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已经成了技术工。”大川村村民李宝祥一边整理菌棒一边说,“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块钱,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据统计,三大园区全部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400多户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预计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对于未来发展,大井镇有着清晰的规划。镇里正在与春启、春盛等食用菌深加工企业洽谈合作,“我们不仅要种好蘑菇,还要做好加工,打通全产业链。”莫晓峰说,“下一步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让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一棒菌虽小,却是群众致富的金钥匙。”莫晓峰望着正在建设中的园区,充满期待地说,“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里也会像其他两个园区一样,迎来丰收的季节。”

    如今的大井镇,正沿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道路稳步前行。这把由“一棒菌”撑开的致富伞,正在为越来越多群众遮风挡雨,托起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