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九资河镇:中药材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10-09  【来源】:罗田全媒体
    【核心提示】:湖北黄冈罗田县九资河镇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依托4万亩天麻、茯苓等道地药材,建成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形成种质研发—GAP种植—加工销售全链体系,年发放贷款2亿元,带动药农年增收10%,把“药香”变“药财”。

    近年来,九资河镇立足区位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通过全链条布局、多业态融合,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将传统“药香”转化为振兴“药财”,走出了一条“种药兴产、以药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近日,在九资河镇九资河村的天麻种植基地,农户们忙着采挖新鲜的天麻,吸引了不少客商到田间地头现场收购。

    在九资河镇韩婆岭种植大户天麻基地里,镇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农户采挖天麻技术和病害预防措施。

    在九资河镇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湖北省楚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大厅,现场摆满了各种规格的天麻产品,公司负责人忙着核对销售订单。

    湖北省楚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是九资河镇罗家畈村的一个小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从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建成之后,该合作社联合另外两家合作社,组建了新的公司入驻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经过一年的发展,产品年销售额由原来的4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500万元。湖北省楚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宏 

    以前是我们到处找客户,现在基本天天都有客户过来跟我们谈业务,从原来的被动到现在的主动,销售的利润跟以前比起来,增加了10%左右。

    发展中药材产业,技术支撑是关键。按照“科技筑基、模式创新"的思路,九资河镇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药材种植服务体系。在技术培训层面,组建“理论+实操+云端”的三位一体培训网络,年均组织GAP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专题培训12场,累计培训市场主体负责人及农户1600多人次,编制发放《大别山中药材种植技术手册》等资料3200多册,在罗家畈、徐凤冲等村建立田间学校,实现了培训课堂就在药田边的精准服务。

    九资河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方军鹏:

    我们农技中心通过组织市场主体和农户参加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积极推广GAP种植模式,推行林下仿野生种植、设施栽培、粮药套种、粮药轮作等种植模式,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在4万亩以上。同时做好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全镇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依托中药材种植悠久历史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九资河镇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农增收产业来抓,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药材经济,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同时联合省农科院和高等院校成立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研究院,依托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构建起种质资源保护、种源研发、GAP标准化种植推广、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平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资河镇人大主席 周胜武 :

    我们按照抓二产、促一产、带三产的发展思路,补齐中药材产业链条中的短板弱项。在二产加工方面,建设产业园和菌种厂,提高茯苓、天麻的加工能力和菌种生产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一产种植方面,依靠科技支撑,不断探索桶装栽培、林下仿野生种植新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开展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亩。在政策服务方面,通过发放农业白名单贷款和两农信用贷款,解决企业和药农的资金不足问题,年办理贷款超过两亿元。通过中药材产业奖补,提高药农种植积极性和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多措并举,为中药材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