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菌物王国 点燃科学梦想——领创少年大讲堂走进北林大 专家科普食用菌知识
10月18日上午,“领创少年大讲堂”活动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副教授盖云鹏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带来一场题为“菌物的神奇世界”的科普讲座,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食用菌的奥秘。
讲座开始前,孩子们参观了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该馆集标本资源收藏与展示为一体,涵盖昆虫、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不同种类动植物标本的展馆。“最具战斗力的鸟类”褐马鸡、“长江湿地的活化石”扬子鳄、“海洋中的古老生命”中华鲎……各种各样的动物吸引孩子们驻足,纷纷沉浸在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中,同时对探索自然燃起了强烈的兴趣。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么?”讲座伊始,盖云鹏抛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他揭晓答案:不是大象,也不是蓝鲸,而是一株位于美国、重达605吨的蘑菇。这一答案让在场的青少年惊叹不已。
随后,大家跟随盖云鹏的讲解,共同开启了一场蘑菇王国的探索之旅。盖云鹏从蘑菇的“身世”讲起,揭示了它并非植物,而是属于独立且庞大的真菌王国。它的物种数量多,生长潜力大,其中美国那株605吨的蘑菇更是超越蓝鲸,成为荣获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的称号。
接下来,盖云鹏结合图例展示了蘑菇的结构,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等,并着重介绍了蘑菇的“魔法粉末”——孢子。孢子极其微小、数量巨大、耐久度高、多种多样,是蘑菇繁殖的关键因素。由于肉眼不可见,需要通过实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才能观察。
蘑菇家族庞大而多样,按生长方式可以分为腐生性蘑菇、共生性蘑菇、寄生性蘑菇三大类。这些蘑菇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如分解枯枝落叶、环境检测、食用药用等等。谈及食用价值,盖云鹏询问孩子们最喜欢吃什么蘑菇?大家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高涨。盖云鹏总结了孩子们提到的十余种常见的食用菌菌菇及其营养排行,并对大家感兴趣的一些菌菇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大家认识菌类营养、平衡膳食饮食、补充营养。此外,以香菇的种植为例,盖云鹏展示并介绍了食用菌的现代化生产过程,无菌的生长环境让工厂化企业种植的菌菇更加干净安全。“在家也可以种植菌菇吗?”面对大家的疑问,盖云鹏提供了家庭种植平菇的教程,方便孩子们回家实践尝试。
说到毒蘑菇,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色彩鲜艳的蘑菇,比如儿歌“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中的“红伞伞”,指的就是有剧毒的毒蝇鹅膏菌。但盖云鹏特别强调,许多看似普通的白色、灰色蘑菇同样含有剧毒。他提醒小朋友们,野外的蘑菇切勿采食,务必谨记“不随意采摘、不轻易触摸、不随意食用”的安全三不原则,并介绍了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解决方法。
活动最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争相回答背诵熟知的蘑菇种类。通过本次活动,领创少年们不仅收获了精美的文创礼品,更丰富了对菌类的认识,培养并激发了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据了解,“领创少年大讲堂”是京报集团专门为6-15岁青少年打造的科技教育品牌活动讲堂,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十余期线下活动,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未能参加的家长和孩子,可关注视频号“北京深读空间”, 观看讲堂精彩内容片段。接下来,大讲堂将持续推出更多优质科普活动,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