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襄樊市委常委、南漳县委书记:出路在山 希望在林


    【发布日期】:2010-02-20  【来源】:《求是》  【作者】:潘启胜
    【核心提示】:食用菌工业园,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车间和物流园,年销售收入4.5亿元。

      南漳县是湖北省林特资源大县,也是林业工作先进县和绿化模范县。2007年,湖北省把我县确定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在推进集体林权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县情,率先探索,大胆改革,全县林业呈现出产权明晰、资源增长、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态势。

      南漳县地理构成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场占整个版图面积的80%,70%的农业人口依山而居。全县矿产品位低、开发难,工业无优势;可用水面小、耕地贫瘠,水产、种植扩张空间有限;境内没有高速公路、铁路,没有机场、码头,三产难活跃。2005年在全省76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考核中,我县排64位。南漳县贫困的根源在山,发展的出路在山,致富的希望在林。立足于县情,实现强县富民,必须选择山场作为主战场,做好“林”字文章。我县人均占有山场是耕地的6.5倍,林地比耕地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关键要素被激活,过去那种“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象将被“大资源、大生态、大效益”取而代之,林业将成为整个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最现实路径,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为此,我们把林权制度改革摆在与土地二轮延包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林业产业摆在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强力推进。

      突出林权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新制度。山林权属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林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我们一是坚持统分结合,明晰所有权。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分类明权。自留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责任山,长久稳定承包关系;集体宜林荒山荒地,实行统分结合,农民自主选择,宜承包到户的以分为主、均山到户,确权发证,承包期70年,期满可以续包,不宜分户经营的,均股、均利到户。目前,全县281个村、76081户、365.55万亩林地全部确权发证到户,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二是坚持自主管理,放活经营权。林权到户后,只要不改变林地用途、损毁林地,山上如何植树、林木如何处置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林农真正成了林地的主人。三是坚持维护民利,保障受益权。所有确权到户的林地林农享有100%的受益权。均股林地收益原则上70%分配到户,10%集体留用,20%用作再生产。建立和完善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

      推进配套改革,探索成果巩固新机制。林权主体改革到位后,我们坚持纵深推进,配套完善,在全省率先创建了四大机制。一是突出利益联结,创新组织形式。组建了3家林业合作社,实行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直达合作社,林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由合作社提供保证,强化农民、合作社、企业三者利益联结,形成林业生产经营共同体。二是突出破解“瓶颈”,创新投入机制。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变死资产为活资金。全县累计开展林木资产评估8200万元,落实抵押贷款2400万元。实行林企结合,推广订单林业。广东威华速生丰产林建设有限公司计划在6年内新建30万亩速生丰产林板块,总投资4000万元,近两年已合作造林10万亩,林农获得1340万元种苗扶持款。三是突出规模经营,创新流转机制。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为林权流转提供信息、市场交易、法律维权、政策咨询服务,鼓励林农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多种形式流转林地130多万亩。四是突出风险防范,创新保障机制。为使林农造林栽得下、保得住、能受益,推行林木火灾保险,已有47户林农投保3.6万亩,保额2736万元。

      加快产业建设,打造山区经济新优势。围绕发展林业、振兴林区、富裕林农,大力实施“421”工程,实现产业中有生态、生态中有产业。一是建设四大园区,发展现代林业。家俱工业园,以上市公司威华公司为龙头,在已建成年产22万立方米高密度板项目的基础上,再投资5000万元,新上细节板项目,开发家俱等下游产品,年产值达到30亿元。纸品工业园,实行林纸一体化,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华海纸业公司生产能力。茶叶工业园,以邓村茶叶公司为龙头,投资7000万元,建设鄂西北最大的现代标准化茶叶产业园,年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食用菌工业园,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车间和物流园,年销售收入4.5亿元。二是建设两大基地,培植产业基础。建设100万亩速生丰产林、100万亩高效经济林,目前,已分别建成49万亩、30万亩。三是建设一条长廊,打造生态旅游。抓住湖北省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一条环绕全县6个镇域、总长150公里,集生态之廊、景观之廊、文化之廊、民俗之廊、物产之廊、致富之廊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2008年引进苏州新盘门房地产公司投资1500多万元,开发七里山森林公园。2009年引进武汉当代集团兴建樱桃谷休闲旅游基地;引进武汉北港建工集团投资7758万元,建设银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引进上市公司武汉三特投资1.16亿元开发春秋寨、卧牛寨。力争通过3年开发,使全县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坚持“三效”统一,显现改革发展新成果。始终致力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效益的统一,全县林业改革发展呈现出四个明显变化:一是林农生产热情明显高涨。农民竞相把山当田种、树当粮管、林地当成企业办,出现了“城里下岗,山上创业”、“外出打工失业,回乡植树就业”的可喜变化,昔日的荒山荒滩变成了金山银山。三年来,全县累计植树造林40多万亩,每年都以10万亩的规模递增。二是产业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我县前进至45位。全县林业产值达到8.1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9.2%;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35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7%。“一户承包,全家脱贫”、“靠山养山,林兴民富”,林业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活立木蓄积量4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5%,建立了五个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的林地整体纳入了公益林管护范围,名贵古树全部挂牌保护。四是干群关系明显融洽。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化解了160个村、3000多万元的债务,解决了5247件林地界址、林木权属等涉林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中共湖北省襄樊市委常委、南漳县委书记)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