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赣州:种蘑菇带动一村人致富


    【发布日期】:2010-09-13  【来源】:赣州市农业和粮食局

    从赣州城区出发,沿着蜿蜒的水泥公路,驱车半小时,便来到了位于峰山脚下的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一个个大棚宛如一条条横卧的巨龙,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蘑菇村”。
      “我们村有耕地1346亩,现在大部分都种上了蘑菇,比起原来种水稻,划算多了!”得知我们的来意,43岁的村党支书李志荣春风满面地介绍,“村里有13个村民小组,1632人,一半以上的人都懂得种蘑菇了。”
      李志荣告诉记者,前几年,这里是穷乡僻壤,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没什么生气。如今,不少大学生也慕名前来村里就业创业,村里人气财气都很旺了。原来,从2007年开始,沙石镇在村里建立了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当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优势,通过能人带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在李志荣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离村委会两百米左右的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边远的峰山脚下,能有一个设备这么先进的公司:温控菇房、常温菇棚、智能化控制车间、全自动包装车间……颇具现代气息的各种设备让人应接不暇。公司经理黄振山介绍说:“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投资500万元,现在一天只能生产金针菇2500公斤左右,主要销往赣州中心城区的宾馆、酒家和超市,供不应求,很多周边县市和地区要货我们都供应不了,只有忍痛割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火燃村食用菌基地采取“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全村目前流转土地400多亩,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可以按每年每亩地600元的标准拿到租金,还可以到食用菌企业去上班,每月从企业领取1000余元的工资。在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的农民李梅英说:“如果算上劳动力成本,我们自己种地不但赚不到钱,搞不好还要赔本。自从把土地流转出去,我们有了固定租金,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比出去务工还好呢。”
      为扶持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章贡区今年出台了一系列奖励补助办法。如对新建食用菌竹木大棚10亩以上的种植户,每亩给予一次性设施补助500元;对新增且规模达到年产100万袋至200万袋的食用菌生产大户,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对新增且规模达到年产20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生产大户,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村民郭学贵原来是火燃村郭屋组的一名普通农民,2006年到广东务工学到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下,2008年9月,郭氏三兄弟投资180万元联合创办华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房占地面积20多亩,采取工厂化生产管理模式,年产鲜菇300余吨,产品畅销赣南各县(市),远销广州、深圳、上海等地。龙头企业带动周边更多农户走食用菌生产发展道路,形成食用菌加工企业连着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
      说起种菇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青壮年在家门口就业,可以照顾老小,免去昔日奔波之苦;每逢节日,76岁的五保户、残疾人刘启煌都能得到村里的慰问金,特困户解决了后顾之忧;考取江西理工大学的刘占波同学领取了公司给予的助学金2000元,农村学生不再因贫困而失学,学习更有动力……
      真是一朵“菇”富了一村人。20出头的大学生黄敬平向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每个普工每月1200元计算,村里一家一个剩余劳动力实现蘑菇基地就业,一年家庭可增加收入1.4万多元,2009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