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专家呼吁解决中国食用菌品种自主知识产权问题


    【发布日期】:2004-08-25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核心提示】:新华网云南频道9月14日电(王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2002年其食用菌产量达876吨,总产值408

    新华网云南频道9月14日电(王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2002年其食用菌产量达876吨,总产值408亿元,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食用菌新品质的保护和知识产权问题日趋凸显。
           据了解,在食用菌品质的保护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多采用专利保护,日本则实行了保护期为20年的品种注册保护制度,截止到2002年底,日本公布实施保护的食用菌有22个品种,通过注册保护的有145个品种。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食用菌纳入到作物品种的审定和认定体系中,也未建立食用菌品种登记制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金霞认为,目前中国食用菌品种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使用的品种绝大多数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多年来国家在食用菌方面科技投入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严重缺乏,现在使用的品种多为非正规途径民间引进或交换而来的。日本政府为防止食用菌新品种外流、境外盗用品种及产品返境销售,就规定对侵权者个人和法人单位进行高额罚款。而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入世后如何体现尊重知识产权这一世贸规则,如何引进国外食用菌新品种并合理使用,还需要认真对待。
        
           其次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面临流失。近年中国驯化栽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品种已增加到了30多种,但由于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对品种的遗传、生理、形态和栽培性状没有系统研究,且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通过试验来确定品种是否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DUS测试技术方法在中国仍是一片空白,令新品种缺乏科学公认的标记,使得知识产权无从保护,面临流失。比如中国科技人员通过20多年努力获得了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白灵菇,就因无力进行测试工作而无法保护,现在日本已开始了相关的开发研究,如果中国不加紧对这个品种的登记保护,就很有可能被国外抢先注册。且尚未申请保护的新品种一旦出口鲜品就等于种质资源外流,反过来将影响国内产业的发展,因此一些具有品种保护意识的企业一直不做鲜品出口。由此可见,如不解决食用菌品种的知识产权问题,产品出口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将陷入困境。
        
           此外中国现有可利用的野生种质资源也比较匮乏。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的菌种保藏中心食用菌野生菌株均占库存量的90%以上,这些野生资源无疑为他们的优良品质选育提供了广泛的遗传背景,令他们的食用菌育种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中国现有国家级菌库7个,有3个保藏有食用菌菌种,其中保藏最多的中国农业菌种中心野生菌株也严重不足,使得相关研究缺乏、遗传信息量小、可用性小,难以以此为基础选育优良品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并保护自然资源,是需要中国科技界、产业界和政府认真探讨的大事。
        
           张金霞还提出,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加强食用菌新品种保护技术研究和食用菌野生资源的采集驯化研究等方法,促进中国的食用菌品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