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五”发展规划建议(讨论稿)


    【发布日期】:2004-09-27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一、“九五”期间食用菌发展现状我国食用菌生产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

    一、“九五”期间食用菌发展现状
         我国食用菌生产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的调整,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生产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品种增多。1996年,食用菌总产量350万吨,1997年食用菌产量为近400万吨,1998年总产量437万吨,1999年总产量超过450万吨,2000年预计达到500万吨左右。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增长,使我国年产量成为世界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98年我国的蘑菇产量为45万吨,占世界产量20%。香菇1998年133.8万吨,占世界产量70%,其他品种如木耳、银耳、金针菇的产量均以我国最多。
         (二)科研成果成效显著
         多年来我国‘食用菌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从事生产的人员不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创造出了一系列栽培新技术。主要有:食用菌资源考察,收集了标本和图谱,仅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菌达300多种’,其中50多种可人工栽培或菌丝培养;食用菌育种及野生种驯化也取得进展,形成了主要菌种的育种基地;例如福建的蘑菇、云南的金耳、江西的茶树菇、黑龙江的黑木耳、辽宁的滑菇、广东的草菇、河北的灰树花、新疆的阿魏菇等;随着食用菌栽培原料和栽培方法及条件的改变,由段木原料为主到代料栽培,利用木屑、棉籽壳、秸杆等;在栽培方法上也有所创新,有室内、庭院、地栽、套种等多种方法,利用南北自然条件,形成周年产菇;生产、保鲜、贮藏、加工、包装、营销技术有较大改进,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基本形成了一条龙配套技术,深加工技术得到发展,食、药用菌提取多糖、针剂、胶囊,以及膨化、压缩食品、加工饮料等产品面市,这一系列有较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产品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
         目前我国主要品种按产量排序为:香菇、平菇、黄背木耳、蘑菇、金针菇、银耳、黑木耳、草菇、滑菇、姬菇、灰树花等。近几年新发展的品种有:姬松茸、茶树菇、阿魏菇、杏鲍菇等。总体来看产品质量都有提高。
         (四)市场范围逐渐扩大
         目前主产区开办的专业批发市场有:福建古田、浙江庆元、磐安,河南西峡、泌阳;北方地区计划开办的批发交易市场有:江苏徐州、河北平泉、辽宁清原、吉林汪清等。
         五)基地建设得到发展
         全国食用菌商品基地县的建设发展迅速,根据26个县的统计1999年食用菌总产值达到8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其中超过5亿元的3个县,3―5亿元的10个县,1―3亿元的13个县,各县有主导产品。“九五”期间,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分散个体发展、无序经营,食用菌产品的出口各自为战;二是科技、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组织体系;三是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尚未形成主力、尚未占领大市场;四是品牌中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因此我国虽然生产量成为食用菌产业大国,但还不是属于食用菌产业的强国。
        
        
         二;“十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十五:期间我国食用菌产业面临的形势
         21世纪初,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呈现出新的面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较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将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国家将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以及中国加入WTO,将为食用菌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二是食用菌产业自身拥有许多发展优势。食用菌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广阔,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将十分重视和支持;同时我国食用菌产业开创新资源,综合发展,具有逐步改善的林业,充分利用农产品秸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各主产区建设一批科研教学机构,培养了科技人才;在多年的发展中食用菌行业涌现了一批成功的典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加入世贸以后,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消费将逐步扩大,因此,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二)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结合食用菌行业的实际,确定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创名牌产品;依靠科技进步,搞好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商品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促进食用菌产业化;全方位、多层次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利用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由食用菌生产大国,向.公用菌生产强国发展。 分阶段目标:2005年的食用菌总产量(鲜品)达到600万吨,出口创汇7亿美元;
         2010年食用菌总产量达到700万吨,出口创汇8亿美元;
         2015年食用菌总产量达到800万吨,出口创汇9亿美元。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生产发展
         食用菌产业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同时要不断扩大出口,因地制宜,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培育、引进、推广优质品种,满足新市场需求。虽然食用苗市场不断有新需求,但却面临着产品质量的激烈的竞争,尤其在当前我国合用菌市场不够健全,经常发生卖难问题情况下,大力开拓市场尤为重要。只有以质取胜,才能发展大市场。为此,要加强信息工作,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分析、预测,并及时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制定企业营销策略,要加强市场培育,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建设规模化、辐射面广的食用菌批发市场,各地还可探索发展连锁经营,以促进食用菌产品走向国内国外大市场。各地在食用茵发展中要形成特色品种、优势品牌、创立精品,开拓市场,本着以质量名牌占市场,以特色服务争市场的原则,激活营销,以市场促生产。今后规划:要完善南方地区市场,巩固中原地区市场,开拓北方地区市场,培育西部地区市场,逐步形成全国市场网络,并同国际市场接轨联网。
         (二)依靠科技进步,振兴食用菌产业
         科技进步是振兴企业的根本,也是食用亩产业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要加强对食用菌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大力推广食用茵栽培生产技术的同时,重点抓好产品加工技术和储藏、保鲜技术研究,并争取在品种选育,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推进科技进步中要坚持基础应用研究同开发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同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同引进技术相结合,科学研究
         同成果推广相结合,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行业研究开发中心,以提高科技水平,各要注重先进实用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广网络;要根据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采用现代技术,创新开发出若干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为振兴食用菌产业做出献。科技的贡献率要逐步提高。2005年达到60%,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60%。科研攻关项目要争取引入国家项目计划,推广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三)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名牌产品
         食用菌产品的调整和优化,要逐步解决产品趋同与低水平重复生产问题,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开发水平使食用菌产品升级换代,真正形成一批带动整个食用菌增长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优质名牌产品,以适应市场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应着眼于世界食用菌产业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依靠科技近步,发挥区域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重点围绕产品加工发展优质产品,努力创造名牌产品,在确保食用菌总产量稳定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合理调整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商品优势和规模优势。主要产品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给,周年销售。食用菌生产企业要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着重发展加工与储藏、保鲜、运输业,要结合食用菌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开发新品种,创造名牌,生产和经营名牌,为国争光,食用菌产业发展较早并有一定基础的地区(东部地区)要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合量,发展精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外向型经济。食用菌生产发展较晚并末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区(如西部地区)在提高产品产量的同时,也要尽量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创制出具有特色的优质产品。今后要驯化中国独特的品种,形成批量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让中国食用菌走向世界。
         (四)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化
         办好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业化、机械十亿的关键,只有办好龙头企业,才能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各地要重点抓好一批龙头加工企业的建设,可选择优势企业为核心,以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一批具有市
         场开拓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生产加工能力并有一定规模和科技水平的龙头企业集团,以发挥其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创立名牌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各地在办好已有企业的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条件,着力建设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实行科学管理的骨干项目,例如以当地食用菌为主的批发交易市场;根据当地资源,选择某种或几种骨干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食用菌加工企业;食用菌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科技含量高、示范意义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要注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种养业的发展,把生产、加工、销售联合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经营;要引导龙头企业同菇农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让菇农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发展。目前的龙头企业多数限于县的范围,今后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培育跨地区的食用菌集团公司,或者按食用菌的主要出口品种,组织联合公司,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五)强化菌种的选育与管理
         菌种是发展食用菌的关键,伪劣菌种坑害菇农后果严重。过去常说:蘑菇的育种中心在欧美,香菇的育种中心在日本。今后要建立我国主要品种的育种研究中心,选育我国有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驯化我国特有的名贵品种。按照我国种子法的要求,建立菌种定点生产
         厂,颁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实行菌种承包责任制,加强菌种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制度。
         今后要在菌种研究方面加强科技投入,努力缩小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达到国际水平。
         (六)加强协会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食用菌协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社团组织。因此,食用菌协会应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指导、服务,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组织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对生产、销售、出口等业务工作进行协调、指
         导和沟通。今后应大力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协会的组织建设,在稳定现有会员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组织,发展会员,重点是吸收和发展单位会员特别是企业会员,企业单位会员应是会员的主体,个人会员要以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为主。加强对会员特别是单位8’
         目前的龙头企业多数限于县的范围,今后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培育跨地区的食用菌集团公司,或者按食用菌的主要出口品种,组织联合公司,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五)强化菌种的选育与管理
         菌种是发展食用菌的关键,伪劣菌种坑害菇农后果严重。过去常说:蘑菇的育种中心在欧美,香菇的育种中心在日本。今后要建立我国主要品种的育种研究中心,选育我国有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驯化我国特有的名贵品种。按照我国种子法的要求,建立菌种定点生产
         厂,颁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实行菌种承包责任制,加强菌种销售管理及售后服务制度。
         今后要在菌种研究方面加强科技投入,努力缩小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达到国际水平。
         (六)加强协会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食用菌协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社团组织。因此,食用菌协会应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指导、服务,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组织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对生产、销售、出口等业务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沟通。今后应大力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协会的组织建设,在稳定现有会员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组织,发展会员,重点是吸收和发展单位会员特别是企业会员,企业单位会员应是会员的主体,个人会员要以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为主。加强对会员特别是单位。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