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蘑菇种出亿元产业


    【发布日期】:2012-02-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杨超 黄中伟

      虽是春寒料峭,但川西丘区梓潼县东石乡油坪村的食用菌恒温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一株株乳白细腻的菌菇破土而出,形如脂玉。谁也不曾想到,小小的蘑菇竟会成为小山村里走出的亿元产业。
           “今年遇上倒春寒,盛产期要延后几天。去年的这个时候,大棚每天要出产十来吨蘑菇呢!”在大棚间逐一巡查的贾积华一边查看菌菇长势,一边叮嘱着工作人员。“注意哟,大棚湿度要保持在65%,温度要控制在15摄氏度。”在她眼中,这一株株“宝贝疙瘩”如同自己的儿女般惹人怜爱。
      说话竹筒倒豆、办事雷厉风行,为人干练爽快,是周围人对年过五旬的“女强人”贾积华的评价。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的贾积华凭着一股冲劲下海经商。二十多年里她卖过卤肉、经营过药材生意、办过蘑菇加工厂,有过数月收入上百万元的欣喜,也有过浑身家当不足千元的窘迫。多年的商海沉浮,坚定了她回乡发展产业的信念。
      “梓潼县是丘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蘑菇种植。”贾积华说,经过考察判断,2004年自己收购了县城边一家破产企业,成立了梓潼县奇恒食品厂,进行蘑菇等农产品的脱水加工;同时按照“公司加合作社联系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展种植基地规模。但随后,菌菇品种、技术及当地缺水等现状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贾积华回忆说,当时因为种植品种单一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停滞不前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四处拜师求教,然后自己亲自试验、摸索。失败了多少次也记不清了,反正是咬牙坚持,坚信自己能迈过这道坎。”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贾积华的企业遭受重创,“蘑菇梦”几乎破灭。灾后重建中,当地政府不仅出台了政策、资金帮扶措施,同时还以“山、水、田、林、路”为重点,全力改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全村新建了43口蓄水池,通过这些排灌沟渠把1000多亩旱地变成了良田,我们种植基地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顺着贾积华手指的方向一眼望去,青山环绕下,沟渠交错,道路纵横;山坳间,数十个大棚首尾相连,甚为壮观。
      更让贾积华欣喜的是,在执着的坚持下,褐鳞秀菇、双孢菇、海鲜菇、竹荪菌等高端菌菇品种的制种、栽培、管理等难关被自己一个个攻克,并获得专业机构的认证。掌握全套技术、实施规模种植后,企业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订单。
      “基地产出蘑菇后,送到厂里脱水加工成成品包装,然后进入内销市场或外贸出口。去年近亿元的销售额里,有60%是销往美国、荷兰等欧美国家的。”贾积华介绍说,新菌种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将原来的半年生产期提高到全年不间断出产,“小蘑菇”更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品尝着农业科技带来的甘甜,贾积华一方面把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同时主动与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联系合作,为产业找到更专业、更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支撑。近年来,除采取为种植户垫支种子款、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签订按保护价收购产品合同外,贾积华还挤出资金扶持种植户,带动当地4000多农户创收8000万元,附近二洞、自强、马迎等乡镇也建起了专业的种植区,农户们摇身变为了大棚工人。
      在种植基地办公室查阅出货单后,贾积华匆匆赶往位于梓潼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厂区建设工地。在这里,已是绵阳奇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和绵阳市人大代表的贾积华将继续自己的产业梦想。“未来的油坪村,不仅要建蘑菇产学研基地,还将发展与产业相配套的观光休闲旅游。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川西蘑菇第一村’。”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