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工业柠檬酸浸泡金针菇事件继续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发布日期】:2012-06-08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显然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一大痛楚,媒体和监管部门的一次次爆料,都无疑在消费者的心中插上一支支的利剑。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工商部门又查获了35吨致癌金针菇,生产商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生产的,自己一般不吃”。
      用硫磺熏银耳、熏笋干已早有耳闻,而用会致癌的工业柠檬酸泡金针菇,恐怕很少人听说过。据菌类专业人士介绍,鲜金针菇耐贮性较差,为了让其耐贮,加工时会往里加入柠檬酸,这样的金针菇保质期一般在10个月至1年。药剂学专家称,长期过量食用含有柠檬酸的食品,会导致体内钙质流失,导致低钙血症。而使用工业柠檬酸浸泡,化学残留会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过敏性疾病,甚至致癌。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各式各样的致癌物质,有毒食品每天都被曝光,消费者已经我无法相信国内的食品市场上还有所谓的“安全”食品吗?有可能今天购买的食品,或者今天吃掉的食品,每天就有可能登上报纸以及网页的头版头条,成为了人们所避之不及的头号“有毒食品”,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自己生产的食品自己不吃”,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相互“投毒”的社会。虽然致癌金针菇的加工者可以不吃自家的剧毒金针菇,但还是要吃饭、吃菜、喝水、喝奶,他无法避开由其他人生产的毒大米、毒大蒜、毒水、毒奶。既然致癌金针菇的加工者可以昧良心赚黑钱,那么又怎能指望其他生产者诚信无欺呢?
      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的在敲响,却依旧没有唤回产商的“良心”,依旧没有唤回监管部门的“责任心”,依旧没有唤回社会最需和最基本的“道德”。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监管部门为了一时的偷懒,都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一个有序、和谐的食品环境,依赖强有力的监管,但更要依赖从业者对商业道德的坚守。失去了商业道德,或许能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既损社会又害自己。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