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房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建设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发布日期】:2013-05-24  【来源】:房县农业局  【作者】:郭兴华 龙春宪
       房县位于武当山和大巴山之间,跨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11′,东西长300km,南北宽131km,版图面积5110平方公里,海拔180—2485.6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境内山高林密,植被资源丰富,水土保持完整。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及悠久的生产历史,孕育了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独具地域特色和独特品质的农产品,在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建设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房县建设食用菌生产示范县得天独厚   
      1、资源十分丰富   
      房县林业用地42.13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2.4%,90年代以来,为配合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设,房县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面积达到36.8万hm2,阔叶林面积24.5万hm2,耳菇林面积达15万公顷,年生长量达16万m3,是全国最大的耳菇林基地县。全县20个乡镇都有耳菇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片的青峰、土城、沙河、白鹤、万峪等乡镇,发展代料食用菌原材料的阔叶林边角废料、木梢枝丫、农作物秸杆在3.5亿kg以上,为房县食用菌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自然条件适宜   
      房县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0-15℃,昼夜温差明显,年降雨量750-1160mm左右,空气相对温度75%,年日照时数1700-2000h,无霜期223天,处在食用菌生产的“黄金线”上。由于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小气候优势明显,极适应香菇、木耳、平菇灵芝等食用菌的生长,若进行人工调节,以黑木耳、香菇为主的多种食用菌均可在房县周年生产。   
      3、生产历史悠久   
      从唐朝至今,房县人民一直有生产、食用木耳、香菇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是房县神农文化、诗经文化、流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载,唐中宗李显(庐陵王)被贬房县回京后,钦名“房陵木耳,房陵香菇”作贡品,曾一度出现“百姓皆种耳,官商皆收耳”的繁荣景象。唐朝苏恭著《唐本草注》中记录了黑   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这是目前关于黑木耳生产的最早记录。《湖北通志》记载:“木耳以郧属产者为最著名,世谓之郧耳”,房耳占郧耳总产的90%。   
      4、品质独具魅力   
      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及悠久的生产历史,孕育了房县耳菇独特品质特征。人民教育出版社《种植技术》(86版):“黑木耳东北产量最多,湖北质量最好,郧耳品质最优,房耳占郧耳的90%”。国家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认定:房县黑木耳“朵大、肉厚、色深、质优、弹性好、口感润滑、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每100g黑木耳干品含粗蛋白≥7g、脂肪≥0.4g、总糖(以转化糖计)≥22g、粗纤维3~6g、灰分3~6g”(国家商标局公告2009第1157)。房县香菇“色泽好、外观美、清香滑腻、质地纯正、营养丰富。 每100g香菇干品含粗蛋白≥20g、粗纤维≤8.0g、灰分≤8.0g”(国家商标局公告2009第1168期)。   
      二、基地县建设初见成效   
      1、工作体制健全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食用菌生产。1997年成立了“房县食用菌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3年7月,常设“房县食用菌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食用菌生产的协调和各项服务工作。“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后,为避免地理标志保护职能交叉, 2010年4月,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工商、质检、菜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农业、工商、质检三部门地理标志管理职能,设立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许可使用、保护管理等工作。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房县食用菌产业化实施方案》、《房县食用菌大县建设规划2009-2020》、《中共房县县委房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定》、《房县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管理办法》、“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通告》,《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房县黑木耳和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食用菌产业的组织领导,强化了农业部门对房县食用菌产业的管理职能。   
      2、地理标志保护措施得力   
    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托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黑木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香菇》和 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很抓菌种生产、种植技术、加工储运、质量安全等各个环节管理,做到以标准为基础、以生产过程为主体、以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源头管理为关健、以质量检测为手段,以技术培训为载体。近年来,共组织食用菌行业协会、农技推广中心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40多场次,参训人员达到10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1000余份,编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法规指南》1200多本,将标准化的耳菇生产技术送到生产者的手中,引导生产者按照特定生产规程安全地生产地理标志产品。全县10个主产乡镇都配备了2-3名技术人员主抓房县耳菇地理标志产品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提高标准化技术的推广普及率。   
      规范市场管理。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有关法规,制定了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地理商标证明商标管理办法,由房县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者实行合同化管理,确保标示不失控、不挪用、不流失。切实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商标标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市场监管保护,推动企业从在包装上规范印刷使用标志向在包装上规范加贴标志转变,实行一品一号,完善产品可追溯制度,县地标办组织农业、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固定工作专班,对房县耳菇市场进行全面整顿和检查。2010年共清理不规范的耳菇包装15000余套,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保障房县耳菇质量安全。   
      3、效益稳步增长   
      2008年房县黑木耳、香菇总产量2267吨,总产值15200万元,出口创汇总植1125万美元,2009-2012年,黑木耳、香菇的总产量分别为3181吨、3920吨、4651吨、5200吨;黑木耳、香菇的总产值分别为24802万元、35280万元、42510万元、48320万元;出口创汇分别为1738万美元、2588万美元、4561万美元、4700万美元。2012年与2008年相比,总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30%、218%、318%。2009-2011年,房县黑木耳、香菇累计新增利税36228万元,节约资金8600万元。“房县黑木耳” 单产从6公斤/架增加到10公斤/架,单价从40元/公斤提高到100元/公斤,菌农人均增收1150元,成为鄂西北最大的耳菇集散地,每年创造近千个就业机会,从业人员近万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产品销往香港、日本、东南亚、韩国、德国、法国、英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效益2亿元。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CARD)评估房县黑木耳的品牌价值达到8000万元,房县香菇品牌价值达到7500万元。   
      4、品牌优势显现   
      房县耳菇名声古亦有之,于今为盛。它彰显了千百年来“神农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轨迹,作为“贡品”时,它是特权的象征,现在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1952年,国家(政务院)授予 “房县木耳风行全国”锦旗;   
      1957年,国家供销总社授予“黑木耳畅销五大洲”锦旗;   
      1986年,国家商业部把房县列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重点县;   
      2006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2008、2009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房县黑木耳” 、“房县香菇”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1年,“房县黑木耳” 被评为“十堰市十大名片”、“湖北省十大名菜”、 “消费者最喜爱的100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12年,房县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  
      5、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种植模式,转变生产方式。多年来,在山区食用菌发展过程中,一直采用椴木原料为主的生产模式,造成森林资源紧缺。从2004年开始,房县先后引进地栽和棚栽模式试验香菇袋料生产,不断改进技术,实现了生物转化率85%以上,效益是原来的四倍,生产模式迅速推广应用。2012年全县袋料生产量已达2000万袋,生产香菇3000吨,实现产值2亿元。推广袋料栽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优化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开发育林并举。按照“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原则,我县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培育、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节约、高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通过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县耳菇资源不断增长。全县耳菇林面积达225多万亩,在培育、保护资源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材和循环利用新技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广了椴木二次利用技术,循环利用资源。房县每年生产椴木黑木耳20万架以上,椴木香菇300万茼,出耳、出菇后除少量作为燃料被烧掉外,大多数被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2005年,我县开展椴木资源二次利用试验获得成功,为资源再利用拓展了空间。同时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高山反季节生产,填补市场空缺,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为高寒山区农民发家致富找到的一条捷径。   
      6、园区化生产取得突破   
      一是坚持“四化”标准建园区。按照机械化操作、标准化(地理标志)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原则,从购进新设备、技术流程研究、降低劳动力成本、循环利用基地资源、实现香菇周年化生产入手,达到集中生产、分户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的目标的;   
      二是坚持“三民”机制建园区。即:民建政补、民管社联、民企合作。民建政补:即由食用菌生产合作社牵头,菇农入园,按照统一规划建设菇棚,菇棚建成后,由县直主管部门按实施方案进行验收后,出示验收报告,在此基础上建棚农户享受政府补贴,从而实现农户与政府共同建园的目标。民管社联:即由食用菌生产合作社牵头,在园区生产上实行统一培植用材计划,统一制袋,统一点菌,统一发菌的生产机制,然后入园菇农按照合作社菌袋生产成本购买成活菌袋,在合作社管理章程的框架内进行自我管理,自主经营。民企合作:即园区建成后,食用菌生产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生产经营合同,由企业出据标准,投入冷冻和烘干设备,菇农按企业标准进行生产,企业按市场价从事经营活动;   
      三是坚持“五个统一”规范管理。即:统一制种、统一加工制袋、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经营销售。目前全县50-300万袋规模园区已达到8个,年生产制袋1800万袋,产值2.5亿元;四是建立多元化生产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园区生产,走独立建园、联合建园等多途径、多层次建园之路,房县神武山珍公建设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园20公顷,在基地全面推广“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推动了房县食用菌产业在不断转型中最终实现工厂化生产的目标。   
      2012年,房县规模以上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达到8家,经合组织达到27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农户达到3万户,房县地理标志耳菇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7个,占全部专业村的58%,培植典型生产经营大户1400户,在专业村和典型生产大户的带动下,房县食用菌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培植了房县神武山珍公司、房县聚达公司、房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6家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经合组织,产业带动能力不断扩大,产品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及加工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7、注重宣传,目标明确   
      2010年房县耳菇地理标志富农典型入选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特刊》,在全省推进商标战略暨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表彰大会上,房县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受到湖北省政府的通报表彰。2012年5月,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代表湖北省出席“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科技兴农与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并被《中国工商报》发表。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入选中国商报编撰的《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名录》。2012年6月22日,农业局与中央电视台签定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广告宣传合同,目前广告已在CCTV7农业气象栏目和18个互联网媒体在线播放。在最近召开的十堰市“支持房县建设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召开现场办公会上,县委提出要全力建设“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地标产品黑木耳年产量达到3000t,实现产值3.0亿元,地标产品香菇年产量达到7200t,实现产值7.0亿元,耳菇总产值10.0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元美元,将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打造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