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福州市五大举措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3-09-29  【来源】:福州农办
    【核心提示】:据预计,2013年产季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14.8万吨(鲜品计),比增12.1%;产值8.1亿元,比增13%。
       近年来,福州市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开展行业宣传、优化产业结构、注重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培育食用菌产业,推动产业向工厂化、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对促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预计,2013年产季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14.8万吨(鲜品计),比增12.1%;产值8.1亿元,比增13%。 
      一、政策促动。自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连续6年召开现场会,并于2012年6月1日出台《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县(市)区要积极发展食用菌重点品种,加快建立数村一品或一镇一品食用菌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规模集聚的效益。同时在食用菌重点产区建立专业化菌包生产线、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文化区,逐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2012年至2017年,市财政在现有扶持专项资金(300万元)基础上每年按10%比例逐年递增,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电力部门对食用菌生产用电要按农用电价收取;交通部门对整车装载新鲜食用菌车辆要实行绿色放行;工商部门在注册登记时要继续执行省、市优惠政策,免收登记费用;税务部门对纳税人交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照减免税规定程序进行减免。
      二、服务驱动。着力强化食用菌生产的产前引导、产中指导、产后疏导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协调解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如针对近年来菌种纠纷问题,福州市组织全市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有关技术人员赴漳州参加全省菌种生产技术、检验人员培训。罗源等主产县对符合三级菌种生产条件的企业及时颁发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逐步规范菌种生产。加强菌政管理,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食用菌菌种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维护菇农的合法权益。
      三、龙头带动。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农户。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福州市着力培育一批以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州科力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省、市级食用菌生产与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现有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3个、省级8个、国家地理标志1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农产品8个,并涌现出“仙芝楼”、“菇品世家”、“大春”、“旺成”、“东星”等一系列知名品牌。截至2012年底,福州市食用菌“三品”认证企业家数达12家41个产品,位列全省第一。
      四、科技推动。福州市是全国金针菇工厂化袋栽技术发源地,但福州市工厂化栽培品种存在单一的局面。为改变以金针菇为主单一品种的局面,福州市积极优化工厂化栽培品种结构。全国首家采用液体菌种工厂化栽培“御荷菇”(荷叶离褶伞)在福州科力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成功。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福清镜洋镇拟投资1.2亿元建设3万平方米绣球菌等食用菌工厂化库房和食用菌加工车间。在罗源县起步镇建设省级农民创业园食用菌示范基地,规划建设面积300亩、生产规模3000万袋的标准钢架大棚。
      五、市场拉动。一是积极开展产业文化宣传,大力宣传食用菌的营养保健功效和食用菌文化,推广食用菌优质产品,引导消费习惯的形成,拉动内需,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通过举办食用菌科普讲座、烹饪比赛和产业文化宣传周等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挖掘产业潜力,扩大市场份额。三是挖掘文化底蕴,打造知名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发挥品牌效应,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认知度。四是依托市南通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食用菌专业市场,辐射周边地区,覆盖全省乃至台湾的销售网络,加快产品有序流通,大力提高产业化水平。
     
    关键词: 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