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从传统食用菌种植到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桂林这两位“80后”用小菌菇撬动过亿年产值


    【发布日期】:2024-04-23  【来源】:桂林日报
    【核心提示】:这篇文章介绍了秦峰和秦忠亮两位“80后”创业者,他们是如何将传统的食用菌种植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并且通过这一转型带动了乡村振兴,实现了过亿的年产值。文章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创业历程、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工业化和科技赋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取得成功。

    食用菌也能搞工业化生产?

    对此问题,食用菌种植大户秦峰和秦忠亮作出了肯定回答。扎根乡土,奋斗十多年,他们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食用菌从传统农业种植到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时代转型。由此,一朵小小的食用菌插上工业化的“翅膀”,撬动过亿年产值,写就乡村振兴新传奇。

    近日,记者跟两位“菌王”面对面,探寻他们的奋斗之路。

      ▲秦峰(右)和秦忠亮推着两筐秀珍菇,走在厂区大路上。

      ▲工人在采摘秀珍菇。

    为创业选择奋斗种菇

    秦峰和秦忠亮都是“80后”,出生于灵川县灵川镇甘棠村委亭子头村,二人自小要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食用菌生产是亭子头村不少农户的传统副业。但“宁可种田不种菇”,却是甘棠村百姓的共识。因为用传统方式种菇,全部工序都得自己做,特别辛苦,一般人根本吃不消。

    秦峰说,记忆中父母的忙碌是从凌晨开始的:凌晨三四点起床采菇,采完菇又开着拖拉机赶去送货……因太忙无法照顾孩子,父母索性把年幼的他背在背上劳作。

    年少时的秦峰便做了一个决定:长大后不种菇。对此,父母非常赞同。

    2011年,秦峰有了第一份工作,在灵川县一家工厂打工,月薪4000多元。在当时,这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帮家里送货。想到父母的操劳,也想着趁年轻要闯一番事业,他果断辞职,决定回家发展食用菌产业。父母虽极力反对,但看秦峰态度坚决,还是手把手地传授种菇技艺。

    家庭式的种菇,做不成大事业。2015年,秦峰决定单干。考察了一番之后,他在灵川县九屋镇租了十几亩土地,贷款15万元建起了食用菌生产厂。当年他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并还清了贷款。

    取得“开门红”之后,秦峰信心倍增。他邀请同在做食用菌种植的发小秦忠亮一起干。2019年,两人看中灵川县公平乡岩山村依山傍水、气候条件适宜的特点,再建新厂。当年秋季,一个占地面积100多亩,总投资近400万元的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型食用菌种植厂建成。两个男人很兴奋,期待着大干一场。

    遭受重创后转型再奋斗

    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2019年冬季遇到了疫情。新厂产下的首批食用菌面临销售困境。

    此后两年,食用菌厂生产虽有序推进,却依然处于不盈利状况。
    “明明我们还是跟以前一样生产食用菌,而且规模更大了,为何盈利却难了?”秦峰说,当时他们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找不到答案两人决定“走出去”。2021年,他们接连到外省考察学习。

    当看到外省已用先进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食用菌,两个男人眼前一亮。此外,他们在与老客户交流中也得到了启发:客户希望买到品相统一、质量优质的食用菌,传统食用菌生产根本无法做到。

    很快,两人总结出症结所在:并不是种植规模扩大,收入就可以无限叠加;模式不变,很有可能面临倒闭风险,而模式的改变必须顺应市场。

    改革势在必行。两人决定,告别食用菌种植的传统模式,调整产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设备和技术都要更新迭代。

    可是,耗费巨资新建的工厂难道就要放弃?

    “要转型就一定得有代价!”抱着这个信念,2022年8月,秦峰和秦忠亮开始了大动作:贷款1200多万元,总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食用菌产业链。

    桂林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派驻公平乡挂职党委副书记的汤翠凤见证了秦峰和秦忠亮的“转型”过程。汤翠凤告诉记者,2022年下半年,在该中心助力下,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一条先进的食用菌生产线。在持续一年多的改进和完善后,2024年1月中旬,这条全程自动化的食用菌流水生产线正式启用。

    “如果没有对食用菌工业化转型的信念和坚持,一般企业带头人根本做不到。”对于秦峰二人的此次转型,汤翠凤由衷地佩服。

      ▲桂林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派驻公平乡挂职党委副书记的汤翠凤(右)和秦峰在一起查看菌棒。

    工业化产菇撬动过亿年产值

    工业化生产,科技赋能,让食用菌生产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困局。

    采访当日,记者走进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用菌机械化生产基地。在公司的菌棒自动化生产车间,搅拌完成的种植基料,通过流水线灌入一个个乳白色的袋子内。随后通过传送,菌棒被送到生育室,再通过机械化操作,把食用菌液注入到菌棒中,在百万级的无菌环境下静待培养。

      ▲绿树环绕的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

    打开一扇生育室的大门,3米多高的床架齐齐排开,成千上万个插满了“菌宝宝”的菌棒堆满床架。“等菌丝长出之后,主要的生长阶段都在这里完成。”秦忠亮说。

    支撑着工业化生产的,还有一系列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在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智能大棚内,工人通过手机APP操作,可实现温度、湿度实时监控调节;在5000平方米的养菌控温大棚内,可实现集中养菌、分散出菇生产。

    “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生产食用菌,生产效率提高了14倍,菌棒出菇率从原来的95%提高到目前的99.5%。以往依靠传统方式,一天生产2万个菌棒需要100个工人,如今一天生产3万个菌棒,生产区不会超过12个人……”说出这些数据时,秦忠亮的语气充满自豪。

      ▲工人正在为新鲜采摘的秀珍菇打包、装箱。

    岩山村位于青狮潭水库边,昼夜温差大、湿度大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优势,秦峰和秦忠亮选择主打种植秀珍菇。

    在出菇房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采菇工人。一朵朵鲜嫩的秀珍菇,采摘下来后就被送入冷库进行预冷,再分级包装发往南宁、深圳、长沙等地。

    “目前公司新引进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年可产出菌棒1200万个,产出600万斤以上的优质秀珍菇。”秦峰说,今年公司的产值保底为5000万元。

    在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同时,秦峰组织成立了桂泰种养专业合作社。仅2021年,合作社就带动发展食用菌种植户37户,新增产值1750万元。

    记者从灵川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县食用菌栽培面积高达800多万平方米,2023年总产量有10万吨鲜品,年产值8.7亿元,栽培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市第一。而桂泰种养合作社是灵川县食用菌种植大户,凭借机械化生产优势,是全县产出率最高、种植规模最大的合作社,其产量及销售量在该县占比达50%以上。

    秦峰和秦忠亮成了名副其实的“菌王”。

      ▲手捧优质秀珍菇,秦峰和秦忠亮都很开心。

    小菌菇托起乡村振兴“幸福梦”

    多年的奋斗,“菌王”收获的不只是红火事业,还有一份助推乡村振兴的自豪。

    灵川县公平乡党委书记尹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灵川县政府的引导下,公平乡打造了桂泰食用菌绿色高效示范基地。基地以桂林桂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联合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共同实施。基地占地面积377亩,目前已形成“菌种繁育、食用菌种植、产品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辐射灵川县12个乡镇768户农户,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解决了周边200多户脱贫户就业。

    2022年,示范区经营主体桂林桂泰公司和桂泰种养专业合作社年产值5300万元。这一年示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9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

    “如此成绩的取得,两位大‘菌王’功不可没!”尹军称赞道。

    在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佳绩频频,2022年秦峰当选为灵川县人大代表。

    手捧着鲜嫩的秀珍菇,秦峰和秦忠亮笑容灿烂。秦峰说,扎根乡土奋斗十多年,累过、煎熬过,但他们备感充实,“能用小小食用菌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是我们的荣耀,更是责任。”而继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更是他们追求的“幸福梦”。

    来源:桂林日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