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香菇甲天下,世界香菇看西峡”,能让世界爱上中国菇,西峡香菇当之无愧。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豫鄂陕三省交会的重要地带,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这里被誉为生态和绿色香菇生长的黄金地带。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香菇最佳适生地”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香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前沿化科研、生态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监管、多元化服务、品牌化运营、信息化提升、国际化发展”的香菇产业升级之路,不仅有力地带动了西峡县经济发展,还有效提高了当地群众收入,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西峡方案”。
西峡香菇是河南省“卖全球”的知名农产品,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其凭借完美的菇形、优质的菇质、厚实的菇肉、鲜亮的色泽以及爽滑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他们餐桌上的新宠。通过海运和陆运,西峡香菇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占全国香菇的十分之一、河南省出口农产品的50%以上,累计出口创汇超过80亿美元,让世界真正爱上中国菇。
西峡县注重香菇品牌打造,通过旅游观光、餐饮文化等多个渠道,深入挖掘香菇的文化内涵,并借助“一带一路”和亚欧班列等国际通道远播香菇文明,叫响“让世界爱上中国菇”。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使得西峡香菇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不仅提升了当地农民收入,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西峡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示范县”“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中国香菇之乡”“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西峡香菇”获得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被评为“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荣获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已成为我国食用菌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西峡县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以“绿色、稳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提高科研水平、实现制棒现代化、完善四链同构、弘扬菌菇文化”为抓手,以实施“158工程”(组建一个“西峡香菇集团”,建设“五大平台、八大园区”)为着力点,努力建好“四个基地、四个中心”(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出口集散基地、文化传播基地、技术输出中心、碳中和产品直供中心、价格制造中心、品牌形成中心),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四季出菇模式,推动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西峡县香菇年种植规模稳定在3亿袋左右,年产香菇30万吨,产值超30亿元,综合经济效益200亿元。全县有近20万人从事香菇生产和经营,农民收入的60%来自香菇产业。
目前,西峡县已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香菇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香菇生产大县和重要的集散地。该县共建成香菇专业乡镇15个、专业村140个,拥有标准化基地198处,标准化生产率达98%以上。此外,西峡县还汇聚了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同时,该县还拥有150多家出口企业,香菇专业合作社474家,产品多达6大类200多个。西峡香菇年均出口额达10亿美元以上,占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国总量的30%左右,链条全,融合度高。从种植到消费终端,西峡香菇的产业链条完备,一、二、三产业融合度高,年冷藏贮存能力达10万吨以上,加工量25万吨以上,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启示
“西峡香菇”之所以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不仅有自身的禀赋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品牌创建上做足了文章,成为远播海内外的名优新品。这一品牌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提升了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