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还能产天麻?天麻不是长在山区的吗?
记者19日获悉,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作明团队突破了平原及城市种植瓶颈,在新都区建起了成都首家“天麻工厂”并种植成功,目前正在按照“药食同源”理念携手当地进行鲜食天麻开发,为成都现代农业产业增添一条新赛道。
可在平原周年生产
走进新都区新繁街道汪家村,一座冻库映入眼帘。“是的,这就是之前的闲置冻库,现在已经成了筐栽天麻生产基地。”杨作明笑着说。
眼前的厂房有19间,是今年2月才开始打造的。厂房里有一些手指粗细的小天麻,这是杨作明团队专门挑选的用于平原培植的种子。厂房的另一侧,一个个长方形的大筐排列得整整齐齐,里面满是棕褐色锯末,翻开表面,一个个长得犹如土豆般的天麻就埋在松软的锯末里。
据介绍,天麻喜欢阴冷湿润的环境,往往生长在海拔1200米山区的阔叶林腐殖土地带。以前的人工培育一般是林下种植,需等待3年才达高产期,因此难以快速量产。省农科院专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还原其在山区的生长条件,不仅让天麻更加绿色、安全,还实现了周年生产,产量和品质都比传统林下种植大幅提升。
拓宽产业链条
“人工鲜食天麻价格亲民,又具有养生作用,我们准备采购一些回去开发特色菜品。”都江堰一家酒店的老板正在仔细察看新鲜天麻。他告诉记者,前几天在成都农博会上看到用“天麻工厂”种植的首批“成都产”鲜食天麻,马上便来考察,准备长期合作。
据悉,按照“药食同源”理论,新都区也在积极地拓展新“赛道”,第一批新鲜天麻已经通过街道搭台,在“新繁泡菜”品牌下开发出了天麻泡菜,镇上的餐馆纷纷创新推出“天麻刺身”等新菜品,本地度假村水磨花溪更是创制了30多道川菜“天麻宴”。“我们明年会推出新品种绿天麻、血红天麻,口感上会有回甘,更利于入菜。”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他们还在研发天麻面膜、天麻零食、天麻茶饮等,“有一百多种产品。”
“这是一条新赛道,我们争取抓住机会,发展一条特色产业链,”据新都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区将扶持基地持续扩大天麻种植规模,引导当地开发系列天麻产品,力争到2027年实现年产100万筐目标,产值达到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