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江苏省高淳县食用菌产业十年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11-08-02  【来源】:江苏农业网  【作者】:孔德华
           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高淳县抓住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摆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议程。先在固城、东坝等镇开展规模化栽培食用菌,然后由点向面推开,通过十年培育、投入、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0年,全县双孢蘑菇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万平方尺,以金针菇、姬菇、秀珍菇、平菇、茶薪菇等为主的袋栽菇达5200万袋,全年食用菌年总产量达6.3万吨,年总产值达2.52亿元,纯利润达1.3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89元。十年磨一剑,高淳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一、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主要做法
         1、典型示范,带动发展。2000年,固城镇首先尝试,通过聘请浙江、福建两省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讲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农民;同时引进食用菌种植大户安家落户,建立香菇、蘑菇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使食用菌产业由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随后东坝、漆桥、桠溪等镇也通过引进客商、技术、品种,示范发展蘑菇生产,使一大批纯农户不出家门,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2、政策扶持,促进发展。产业发展之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围绕基地建设、技术推广、菌种研发,产品销售等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奖惩考核办法和优惠扶持政策,由政府投入对规模生产基地做好“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由县镇财政和村级集体出资搭建菇棚,出租给县内外的种菇能人经营管理,有力推动了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
         3、建立基地,规模发展。近十年来,我县以建设村级规模生产化基地为突破口,实行政策倾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建成各具特色的规模生产基地20个,50万平方尺以上双孢蘑菇基地有15个,年产量50万袋以上的袋栽菇基地有5个。建成了固城镇九龙、花庙、曙光、桥头、游山5个蘑菇产业园,东坝镇新中蘑菇产业园、沛桥蘑菇基地、游子山食用菌生态科技产业园、漆桥镇双游蘑菇基地。袋栽菇建成了淳溪镇百菇生态科技园、固城镇三陇茶薪菇生产基地、游山香菇基地、东坝镇游子山村姬菇生产基地等一批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县形成了以固城、东坝、淳溪、漆桥四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4、建立工厂,周年生产。针对蘑菇一家一户季节性生产,菇房闲置时间长,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波动大,效益不稳,菇贱伤农的实际情况,2005年固城镇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南京鼎绿菇业有限公司,发展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首开我县食用菌周年生产的先河,日产金针菇2吨。随后全县又建成了固城镇桥头村和东坝镇新中村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日产金针菇达到15吨,优质菌类产品源源不断,均衡上市,一举化解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价格下滑的难题,实现效益稳中有升。
         5、铺路架桥,完善服务。固城镇是我县食用菌生产大镇,十年来,他们引进外地客商成立了南京高固食用菌科贸有限公司,为菇农提供菌种、食用菌生产原辅材料;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建立蘑菇产地交易市场,保护价收购菇产品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菇农放手发展、安心生产。固城镇还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联社,九龙、花庙、三陇等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或村级服务队,为菇农提供机械拌料、产品销售等服务,大大降低了菇农发展食用菌的风险,确保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县委县政府还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第三、第四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在国内国际宣传高淳食用菌产业。
         6、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十年来,我县先后引进推广了双孢蘑菇AS2796、高温蘑菇夏菇93、白色金针菇、茶薪菇、姬菇黑抗019、秀珍菇夏丰1号、杏鲍菇、猪肚菇等10多个优质高产食用菌新品种。同时,示范推广了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蘑菇反季节轻型栽培技术、金针菇工厂化常年栽培技术、多菇种周年栽培技术等一系列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制定并推广了市级地方标准《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和省级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从而提升高淳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食用菌品牌创建。我县的“固城”牌蘑菇、金针菇、“仙草”牌茶薪菇、“游子山”牌白蘑菇等先后被评为省、市名牌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二、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明显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可观。栽培食用菌当年投入、当年见效,周期短,效益高。从十年来的市场行情看,只有2007、2008年蘑菇价格较低,菇农赚钱较少,其余年份的市场行情都比较好。特别是近两年来,菇产品价格一路走高、销路好、赚钱多。以固城镇九龙村为例,十年前,该村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年均1万元。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走上了致富路,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832元。同时,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去年仅食用菌经营收入就达到36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凸显。全县目前建有菇棚5000多个,以每个菇棚常年需要2名工人经营计算,可直接吸纳1万多名农民常年从事蘑菇的经营。除此以外,整个食用菌产业每年还可提供季节性用工2万多个,为一批农村老人、妇女提供了就业渠道。南京高固食用菌公司长期雇佣农民工300多名,人均月工资1400-1800元,仅一家公司,就助农增收500万元左右。
         三是生态效益彰显。秸秆难以消化利用,农民往往付之一炬,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如今,我县利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食用菌生产提供肥料,蘑菇卖钱,菇渣还田,废弃农业资源通过科学利用,转化为物质财富。据了解,全县食用菌每年消化利用稻草、油菜秸秆10多万吨,约占全县秸秆总量的50%,食用菌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
         高淳食用菌产业要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还存在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产业不具强势、专业化程度不高,资金、人才缺乏、技术品种有待更新,设施投入成本高、一家一户难以做到等四个难题需要解决好。目前,我县的食用菌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今后的发展重点是提档升级,努力把食用菌产业建设成为高淳农业优势产业。
         三、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食用菌产业开发组织领导机构,邀请高等院所、食用菌协会、农技推广部门的专家等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指导小组,将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全县镇、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围绕基地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推广、菌种管理、产品销售、加工等出台一系列的考核办法和扶持激励政策,指导镇村和投资经营者制订“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对以村为单位建设的规模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对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搭建的标准化基地,菇棚出租给县内农户经营的,当年县财政给予总投资30%-40%的补贴;本县农户自己搭建的菇棚,各级财政当年应给予50%的补贴。
         2、加强对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创新和推广。鼓励科技人员和种植经验丰富的种菇大户广泛收集信息,联姻结亲,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创新种植模式,开发低成本永久性菇房菇棚和轻便床架,如庭院栽培、竹木塑料菇棚、钢管轻型菇棚,保湿保温砖结构菇棚、工厂化菇房、混凝土耐腐蚀床架等菇棚与生产模式。对参与食用菌开发的农技人员,实行“工资照发,收入归已”的优惠政策,并对做出重大贡献者给予重奖。加快食用菌省工节本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机械化程度。加强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指导,实行标准化生产。县、镇农技部门要实施食用菌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培训力度。
         3、加强食用菌产业配套服务,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建立食用菌产品专业市场,需要在产区附近建立一个固定的产品销售市场,鼓励外地经销商和本地经纪人进场经营,形成产品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带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更好地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加快推进菌种生产、菌包生产、蘑菇培养料生产、蘑菇覆土材料等食用菌生产环节的工厂化、机械化和专业化。加快食用菌产品保鲜和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不断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以品牌创规模、升档次、促销售、增效益,力争“十二五”期间,高淳食用菌形成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新体系。
          4、加强农业招商,将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工业企业同等对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工厂化栽培、机械化生产、周年化供应,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生产。针对食用菌生产设施、设备投入较大的实际,政府要加大招商力度,并将食用菌生产企业等同于工业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争取更多大的企业、集团等多方资本投资食用菌产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