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浙江省金华市箬阳乡香菇产业年销售400万元以上


    【发布日期】:2011-08-0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香菇产业年销售收入均在400万元以上,实现纯收入达150多万元。
      炎炎夏日三伏天,又见菇农忙碌时。连日来,箬阳乡箬阳村的香菇种植户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赶制香菇菌棒,为下半年的香菇生产做好准备。
      村民余昭洪今年50多岁,种植香菇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在村里也算得上是一个老菇农了。昨天,记者见到他时,满头大汗的他正带领着十多位村民在自家庭院里忙着制作香菇菌棒。只见堆成小山般的原料就占据了很大的场面,还要挤在一块加工和堆放,尽管有些拥挤,但大家还是配合非常默契,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这段时间天气好,做起来的菌棒质量会好点,产量、效益也会高一些。你看,这么多老乡都在帮我。”由于制作香菇菌棒的机器马达发出的声响很大,余昭洪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来说道。
      投料,分装,捆扎、检验、码放,大伙儿动作麻利连贯,整个生产制作衔接有序,一会儿工夫,堆成小山似的木屑麸皮料就“啃”掉了一大块。老余告诉记者,这是他家最后一批加工菌棒,经过统一消毒灭菌后,就可以进行接种了。等到了11月初左右,他就可以把这两万多支菌棒分两批运到江苏昆山郊区,进行出菇销售。
      “今年的原料及人工成本都涨了不少,加工一只菌棒的成本至少比去年增加了1元钱。不过我个人认为香菇的价格会比去年要高,所以多加工了5000支。”余昭洪非常看好下半年的香菇市场行情。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做菌棒的不仅仅是余昭洪一户,30户香菇种植户都已经紧锣密鼓地忙开了。记者了解到,像余新生、余德强等部分农户已经准备给菌棒接种了。
      既然要运到外地出菇销售,为何要在家里生产菌棒,到销售地育种岂不更省事方便?箬阳村支书余凤奎为记者解开了疑窦。他解释,箬阳海拔高,达到700米以上,森林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34摄氏度,而空气清新湿润、凉爽,非常有益于香菇菌类的繁殖、生产,这在江苏、上海等地是不具备的,而且原料也是一个主要因素,生产两万袋香菇至少需要杂柴三万五千多公斤,这些都只能在本地能办到,这些年乡里实行封山育林,杂柴基本上都从附近的安地、武义等地方运进。还有加工的工人,制作菌棒需要十多人协调配合加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据了解,育菌环节在农村,生产销售在城市,是箬阳香菇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各项资源,节约生产成本,而且也使效益产生最大化。村民余德强在江苏昆山、张家港等地从事香菇生产已经有六七年了,按照他的说法,金华卖的零售价就是他们给蔬菜批发商的批发价,“不仅价格比金华本地高30%至50%,最重要的还是销量,那边企业多,消费量大,上千斤也是当天采摘,当天销售一空,比本地有赚头。”箬阳有“金华小西藏”之称,山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经济条件差,但生态资源条件优越,具有发展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改变贫困的现状,1996年,在箬阳乡党委政府的积极组织下,山民们前往香菇产业发达的武义学习培育技术,利用优势发展香菇产业。不过,好产品也要勤吆喝,前几年,菇农们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带着香菇走出大山,主动对接江浙沪市场。无公害、无污染、高品质的农产品,一上市就受到这些城市市民的青睐。
      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30家农户的抱团作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箬阳村的香菇产业逐渐成为该乡的一项富民农业产业,生产的香菇质优味美而畅销江苏、上海及浙江部分市场,成为当地居民餐桌上的一道抢手菜。近年来,该乡的香菇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均在400万元以上,实现纯收入达150多万元,带动了一方村民增收致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