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浙江黑木耳盼“突围”


    【发布日期】:2011-10-18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江晨 廖小清

      龙泉竹垟畲族乡蹲点体验小分队

      夜晚8点,安坑自然村的廖大志一家还在昏黄的灯光下忙碌着。他们正紧张地为黑木耳菌棒套袋、打透气孔。

      42岁的廖大志相信“小富靠勤,大富靠命”,除了不满周岁的小孙子,全家四口人要从早上5点一直忙到深夜11点。今年他们要生产3万桶木耳,农时不等人啊。

      “木耳怕晒又怕冷,白天温度维持在15~25℃,每小时要洒水15分钟。”廖大志说,他家的3万根菌棒,从今年7月起就陆续开始栽培种植。到今年10月,一家老小就可以采摘新鲜的黑木耳,一直持续到明年3月。

      在这个村里,种植黑木耳的只有两家。

      去年,廖大志一家还在附近的八都镇种木耳。辛苦一年,一家人赚了4.6万元,净利不足2万元。

      “在镇上,另外的开支多着呢。”廖大志说,水、电、运输用的柴油,日常吃的蔬菜、粮食粮食、肉类,一天开支至少100元。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廖大志最终回到安坑自然村种植木耳。

      “一来山上有田,粮食粮食、蔬菜可以自种自吃;二来省去了土地租金,一些基本的生产原料,如培育木耳的木屑、灌溉用水等可以就地取材,生产成本少了。”廖大志说,他们全家搬回山上,一年可以节省1万多元费用。

      但廖大志也有担心——进村的山路实在太难走了,不知将来收购商会不会因此压价?山路难走,自己将晒干的木耳运送出去,往返运输开支就大了。另外,山里的手机信号差,又不通固定电话,他唯恐客户不便联系,错过了生意。

      “要是通村路修好了,我不仅要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全村人种黑木耳。还要种植高山蔬菜,将来成立合作社。”廖大志说,他想尝试改变。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