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食用菌:出口“绿色高速公路”如何修筑


    【发布日期】:2004-10-18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国际市场“红灯”频闪我国食用菌产品品种全,数量多,价格低,优势非常

    国际市场“红灯”频闪
        
         我国食用菌产品品种全,数量多,价格低,优势非常明显。但近日笔者却了解到:中国产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却是“红灯”频闪。
        
         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曹德宾、刘炳明、马晓红等专家介绍,去年7月份,美国海关共扣留了来自中国的蘑菇产品96批,其中因有害物质被扣85批,因产品不清洁被扣9批;同样,每年春节前后正是我国食用菌的销售旺季,但香港卫生检测部门“抽检冬菇(即香菇)全部含有致癌甲醛”,另据外销企业称:目前新加坡、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已大量取消我出口订单。食用菌外销几乎是全面遭遇“滑铁卢”。
        
         实际上,我国食用菌外销受阻早在去年即已开始。以香菇为例,先是日本媒体大量宣传中国产香菇农残、甲醛超标,同时还称铅、镉以及砷、氯、多菌灵、二氧化硫超标,并且说是产品中还被检测出毛发、竹丝、泥粉、蜡等物质;通过前期的舆论准备,今年1月份,日本政府对我国输日香菇实行“批批检疫的临时加严检疫措施”。此外早在2001年5~7月份,我国出口欧洲的食用菌也被称甲醛超标,紧接着欧美与东南亚等国家媒体也纷纷刊登中国香菇“有毒”的文章,而“毒”也多是指甲醛。如此以来,我国香菇经营遭受重大损失,一些大型香菇交易市场曾发生部分甚至全部停止。据了解,出口停止2周,仅浙江某市的菇农及经营单位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亿元!
        
         如何突出“重围”
        
         食用菌出口绿色高速公路构建的任务,决非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可以单独承担的,据专家讲,这个任务必须要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才有可能使“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否则,仅靠某一小段的“高速”,则大局仍无根本改变。对此,专家建议,今后我国乃至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群众生产作基础,企业运作为主导,政府协调作保证。这条发展思路便是达到目的的基本构成要素。
        
         千家万户搞生产历来是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基本局面,也是基本国情,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技术不一、品种不纯、标准不同。如果这些产品用于国内的集市交易,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要拿到国际市场上,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所以加强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标准,实施相对统一的品种、管理以及收获标准都是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的必要前提。据介绍,目前的食用菌生产,除黑木耳、香菇、双孢菇及其罐头制品有部颁标准外,大多品种的干、鲜产品均无统一标准,这很容易因“标准”问题而引起出口受阻。因此,今后各相关企业应尽快获得ISO9000和ISO1400认证,以使我们的产品能够适应或符合出口的要求,否则,即使没有技术壁垒,未取得认证的产品也很难被众多国家接受。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目前我们各地对产品的命名和标识还很不规范,乱定名或以地方名称作为商品名称的现象普遍存在,如真姬菇,国内的别名很多,有的叫玉覃、斑玉覃,而有的则叫海鲜菇、口蘑,但在产品标识上,则只能标明“真姬菇”,并且还必须标明其拉丁文名称,如果标识不规范,如按“口蘑”或别的什么名称标注,则很可能引起贸易争执,导致不必要的商务麻烦,给生产者和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
        
         企业应怎么运作
        
         食用菌企业包含两大块,即菌种生产和产品贸易,也就是产前和产后。
        
         前者应当致力于适应当地气候状况且迎合市场需求品种的驯化、选育,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这些企业还应当将相当的精力投入到对原有菌种的筛选和脱毒等方面,因为脱毒菌种的生产抗性优势表现突出,同等条件下无污染、发菌快、抗病强、产量高。后者则应根据鲜菇的特性,认真解决加工中过量使用化学添加剂的问题,并保证不使产品中混入不应有的毛发、草叶、发丝等,提高商品的“国际合格率”。
        
         出口食用菌应怎么生产
        
         菇棚建造。要远离厩舍、酿造厂、居民生活区以及医院等易产生垃圾、不良或有害粉尘、气味、地下水的场地,距离不应少于3000米。
        
         菌种的选择要根据需要选择,但在具体菌株的选择上,应坚持“抗性强、品质优、商品性状好”的原则。
        
         生物防治。食用菌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可适当提高基料速效营养含量,并力求使之营养平衡,再配合选用脱毒、复壮的菌种,使菌丝具有较高的抗性。因为长速快、覆盖广的菌丝可有效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此外,可适当使用某些生物(植物)药物防治害虫,如除虫菊、紫苏子及茶籽饼等。
        
         物理防治。基本方法有,在门窗上安装高密度窗纱(防虫网),以防虫类进入;减少菇棚的光照,以对付害虫的趋光性;采用紫外灯照射杀菌;黑光等配合蜂蜜DDV诱杀虫害等。此外,尽量采用熟料栽培,配料中尽量不使用多菌灵等高残药物;在以防为主的原则下,发现杂菌、病害时,要尽早给予彻底灭杀,措施有用开水烫、焚烧、深埋等,千万不可乱丢弃,造成蔓延性污染和形成新的污染源。
        
         科学用药。发菌期间,坚持环境清洁,创造条件使菌袋处于适宜的温、湿环境下,栽培室及菇棚外可喷洒药物消毒,如多菌灵、DDV等;菌袋进棚前,菇棚要用药物进行预防性喷洒,但应选择高效低残药物如敌百虫、辛硫磷等;出菇间歇期可适量使用敌杀死、蘑菇祛病王类药物;子实体生长期间,严禁使用任何化学药物。
        
         严格后加工。大多数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品,除部分鲜销外,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进行后加工,如烘干、盐渍等,从加工的总体情况看,产品中存在异物、药物及有害物质,产生于加工过程中的几率相当高,如使用煤炭原料直接烘制过程中,设施密封不严,或烘制过程中使用硫磺漂白,都能使产品含有超标的二氧化硫;又如盐渍过程中过量使用焦亚硫酸钠或某些增白剂以及其他添加剂,均可使产品中硫元素超标。
        
         遭遇到的技术壁垒有哪些
        
         目前WTO关于技术壁垒的协议有两个,一是TBT即《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另一个是SPS,即《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有的发达国家根据上述协议而设置了各种类型的技术壁垒,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合格认证。该制度强调,对进口商品必须通过产品合格检验单位的认证,方可进口。根据资料介绍,目前美国有55种认证体系,如产品安全认证体系等。出口欧洲的商品,如果没有认证,则被拒绝进入。
        
         绿色检疫。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在约定的规则之下,贸易壁垒已不复存在,但某些发达国家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口,以诸如环保等借口,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立法等形式,对进口或计划进口的产品,制定一套非常严格的、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借以达到目的。如食品安全指标中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以及金属锡、铜、铅、砷、汞及六六六、DDT及化学添加剂的含量要求非常苛刻,使进口的商品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符合其标准。
        
         特定技术标准。各国的技术标准十分复杂,且名目繁多,如欧洲的技术标准就 有10多万个,其中有些标准是专门针对某国或某类产品而专门设计制定的,也有的是利用各国标准的不一致性,选择对本国有利的标准,借以达到拒绝进口的目的。
        
         包装标志。某些国家对包装物材料及包装标签要求十分严格,如包装物要节约能源、无废弃物产生,可回收再利用或能够自然降解,绝对不污染环境等,标签要求有图形、图案表明和文字说明,并且要求该包装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在我们现有知识、思维及做法的基础上,要达到这些标准要费很大的力气。
        
         其他方面。如包装的密闭性、包装标识的颜色、货物运输方式以及国家之间计量单位的差别等,这些均可成为某些国家抵制我食用菌产品进口的理由。
        
         政府协调至关重要
        
         我国加入WTO后,政府的具体职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变指挥为服务”,实际上,食用菌出口绿色高速公路的修建、完善,根本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否则,这一工程完成的可能性很小。
        
         在这个工程中,至少有两项工作是可由政府来完成的。一是信息的搜集与筛选,并建立起预警机制。简单地说就是设立独立的信息收集、跟踪、分析、预测机构,专门针对国际(某些国家)市场在相关法规、标准的变更或修改等有关信息,经过分析和预测,然后向国内有关企业、地区及时通报情况变化,使企业做到早防范,否则,我们容易因进口标准变更而使食用菌的生产安排措手不及,有时连补救都来不及,从而丧失机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要做好预测市场走势的工作,协调国内产销,比如生产品种的选择,质量标准的制定、生产季节的安排和进入市场的价格等等。
        
         只有关系协调了,我们众多的生产、加工单位才能建立一支“联合舰队”,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多头出口竞相压价的“自毁式”贸易。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