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对抗香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这儿!


    【发布日期】:2025-08-28  【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网站
    【核心提示】:对抗香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这儿!

    一、生产概况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2022年,全国香菇产量达到1296万吨,占食用菌总产量30.7%,已成我国生产区域最广、总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食用菌,其出口量占到全球香菇总产量98.3%。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病虫害的发生也逐渐频繁,严重影响香菇产品质量和产量。为保障香菇绿色生产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了香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具体内容如下。

    二、常见病虫害

    1.病害

    香菇常见病害主要是病原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其中病原性病害包含竞争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常见的竞争性病害为竞争性杂菌,主要有木霉、青霉、链孢霉、毛霉、曲霉、根霉、酵母菌、细菌等;侵染性病害为竞争性杂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褐腐病、丝枝霉病、菌棒腐烂病、细菌斑点病等;生理性病害包括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死菇、畸形(包括葡萄菇、螺盖菇、大脚菇、拳状菇、空心柄菇、长柄菇等)等。

    2.虫害

    虫害主要有菇蝇、菇蚊、白蚁、蛞蝓、螨类、跳虫等。

    三、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香菇生产过程监测的基础上,针对香菇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实现香菇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优质安全生产。

    四、农业措施

    1.选用优质菌种

    选用种源可靠、种性清晰,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并经过省级鉴定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在品种选用上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不同特性品种。

    菌种应从有食用菌菌种生产资质的公司单位购买或引入。要求菌种纯正、菌丝洁白、健壮、菌龄适中,淘汰退化、老化、杂菌感染的菌种。

    2.合理布局生产设施

    菇场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仓库、厕所、畜禽舍等,切断病虫感染的途径;培养场所与出菇场所要间隔500m以上;培养室和栽培大棚应确保空气通畅,温湿度可调控;发霉的竹木栽培架应及时更换;生产场所的原料搅拌、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应该分区;原材料堆放场要设在下风口。

    3.清洁环境

    生产和栽培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周边环境中的积水及杂草、枯枝、烂叶等各种有机残体;定期严格消毒,不堆放杂物;生产场所地面喷涂地漆,利于清洗消毒;接种室、培养室及出菇大棚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应严格消毒,可采用紫外线、臭氧和干热空气灭菌法杀灭空气中的杂菌,其中每15m2设置一盏30W的紫外灯,每次照射30min。养菇前,菇房或大棚可用漂白粉500~600倍液、5%~10%的石灰水等消毒剂消毒;新菇房可在地面撒一层石灰粉进行消毒。

    老菇棚重新使用前,将菇棚密封使栽培场所温度达到55℃~60℃,持续5d~10d。菇房外地面上可以撒一条生石灰带或在菇房四周挖一条排水沟,起到隔离保护作用。香菇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废菌袋,将菇棚上面塑料布和覆盖物去掉,通过春、夏两季太阳暴晒对种植场所自然消毒。

    4.标准化制棒提高菌棒质量

    1️⃣原料选择及预处理

    原辅料可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的木屑、麸皮、石膏等,并进行一定的预处理。麸皮要求新鲜、无霉变、无杂质;石膏要求采用无杂质、光滑、有光泽,工业石膏不宜用;塑料袋要求厚薄均匀、无微孔、封口结实、耐高温;麦麸和石膏应堆放在防风防雨、地面干燥光滑的室内,并要尽早用,不宜久存。

    2️⃣配方合理

    配方中木屑主料与辅料配比要合理;常用配方:阔叶树木屑79%,麦麸20%,石膏1%;干木屑78%,麦麸20%、白糖或葡萄糖1%,石膏1%;阔叶树木屑78%、麦麸14%、米糠7%、石膏1%等。

    3️⃣机械化拌料、装袋

    用搅拌机将各种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拌匀后,停放3h以上,以便使水浸入料内,栽培香菇的培养料含水量应为50%~55%为宜,培养料pH调节至5.5~6.5。料袋装料要做到密实适中、扎牢袋口、检查袋子是否有破损、轻拿轻放、日料日清。

    4️⃣严格灭菌

    原料加水后,要求在4h内装袋灭菌,不能过夜,以免其酸变;常压灭菌的升温(到达100℃)时间控制在4h以内,保温时间控制在14h~16h;高压灭菌的升温(到达108℃~125℃)时间控制在1h以内,保温时间控制在3h~4h。

    5️⃣接种、发菌管理

    无菌接种

    接种箱、接种室等环境应严格灭菌,菌种及镊子、打孔工具、操作者的衣物和手应严格消毒,用臭氧机或接种专用气雾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硫磺、高锰酸钾等)对接种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工具用75%酒精消毒,在火焰上灼烧后使用;接种时采用沾有75%酒精棉球擦拭菌棒接种部位,然后用接种打孔器在消毒部位进行接种;接种操作应动作敏捷快速;接种口紧而平。

    恒温培养

    养菇房使用前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消毒,通风换气后,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入进行发菌培养。袋温控制在20℃~25℃。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CO2浓度应控制在0.1%~0.5%,完全黑暗或微弱散射光,保持菌丝生长迅速、健壮。条件允许情况下,提倡机械化接种。发菌期,可在菌棒上喷洒0.125%~1.25%大蒜提取液防治青霉、曲霉、根霉、木霉等。

    及时处理污染菌袋

    接种7d后进行第一次检杂,以后每隔10d检查一次,直到菌丝发满袋;若发现杂菌污染,应小心操作,控制杂菌蔓延传播;污染较重的,将污染菌袋及时清除,并进行灭活处理;对于如脉孢霉菌、粘菌等孢子弹出袋外的暴露型杂菌,应在分生孢子形成之前进行处理,若分生孢子已成熟,应用湿布包裹感染部位,轻拿并移出培养室,减少震动,深埋或焚烧销毁。

    6️⃣出菇管理得当

    人工调控环境

    根据各类菌种发育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调节菇房(棚)空气、光照及培养料温度湿度,及时通风,合理用水。催菇时合理调节温湿度差,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出现;子实体生长期,温度保持在26℃以下(具体保持温度根据不同品种特点而不同),菌盖直径超过2~3cm时,空气湿度降到75%~85%。

    棚架栽培时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菇房每天定期通风换气2~3次,每次30 min,保持菇房内空气清新,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把CO2浓度控制在0.05%以下。

    香菇子实体病害发生时,应注意降温、降湿、通风。合理用水,防止子实体表面长时间处于水浸状态。控制菇房湿度不超过85%。每次喷水后应注意通风。出菇中后期,根据菌袋含水量多少,对菌袋补充水分。补水按照“宁少勿多”的原则进行,补水后的菌棒重量不能超过出菇前的菌棒重量。

    温度、湿度、光照的合理调控能够有效的减少病原性病害的发生,还能减少生理性病害导致不正常出菇的情况发生。

    摘除病菇、清除残菇

    发病菇棚应及时清除病菇、残菇,并清理料面,防止二次感染。病害发生严重时,及时剔除污染菌袋,在发病区域撒生石灰。

    适时采收、储藏和采后管理

    子实体菌膜破裂,菌盖还未完全展开,边缘内卷时,要及时采收、销售,未能及时销售的,可存放在0℃~4℃冷库内存放一周左右。生长期越长杂菌感染概率越大,同时会降低菌菇品质。采收前一天,停止向菇体喷水;香菇采收后,及时清理棒面菇脚和清理料面,将菇根、烂菇及疏除的菇蕾及时捡出,集中无害化处理,同时将菇棒置于架上,停止喷水,增加通风,养菌7d~15d,等菌棒菇脚处菌丝泛白时,可进行下一潮菇的催菇补水管理。

    五、物理防治

    1.防虫网阻隔

    昆虫是传播病害的主要媒介之一,加强害虫防控,冷却室和接种室在进风口设空气过滤装置,不仅可以防治虫害还可以防治杂菌;培养室和出菇大棚的四周门窗及通气口加设60目防虫网,防止菇蝇、菇蚊和螨类带菌传染;门口地面设消毒水槽;门口设风帘;在菇房的进出口设置缓冲门,出入菇房随手关门,防止成虫趋光飞入产卵。

    2.灯光诱杀

    每150m2安装1盏30W、波长360nm黑光灯,黑光灯位于菌棒上方50cm或顶层床架上方30cm处,灯下放置诱集液或装诱集瓶,诱杀菇蚊、菇蝇等多种害虫;或选用波长320nm~680nm的频振式杀虫灯或波长450nm的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进行诱杀害虫,诱杀灯悬挂于菇棚离地1.8 m处,每隔10m~15m安装1盏。

    3.粘虫板诱杀

    在菇房内离地面50cm~70cm处悬挂30cm×20cm的黄色、蓝色粘虫板可以诱杀食用菌菇蚊、菇蝇等成虫,减少产卵量,起到防控虫害的作用,一般每10m2悬挂1片粘虫板。

    4.糖醋液诱杀

    按糖、醋、酒、水 3∶4∶1∶2的比例配置药剂,装入敞口小罐,每100m2放置4~5罐,在傍晚时在香菇种植棚内释放诱饵进行诱杀。

    5.人工捕捉

    对个体较大的害虫及其它有害生物,如蛞蝓、马陆等,可在夜间人工捕捉。

    6.及时处理

    通过捕捉和诱杀的害虫,装入密封的袋子,移到远离栽培场的场所进行烧毁或深埋处理。

    六、化学防治

    香菇病害的化学防控主要以出菇前发病前预防为主。将养菇房(棚)空气湿度加湿到85%以上,用66%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每立方米6~8克,或者40%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每立方米10~15克,星火点燃,发出大量烟雾,密闭30分钟熏蒸消毒后,开窗通风换气,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入进行发菌培养,每季香菇最多使用本品1次;在菌袋上有子实体时,不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虫害,若香菇子实体生长后期发病,应及时采摘。栽培前场所消毒可使用化学药剂,出菇期间严禁使用化学农药。

    可选择用于防治香菇病虫害的部分药剂、使用剂量及注意事项等见下表。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