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王康军让大罗密蘑菇“走四方”


    【发布日期】:2004-12-16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方正大罗密镇食用菌,让买主盯上了。一年外销蘑菇千余吨,今冬,蘑菇还没“冒头”,订单就纷沓而至。 

    方正大罗密镇食用菌,让买主盯上了。一年外销蘑菇千余吨,今冬,蘑菇还没“冒头”,订单就纷沓而至。
         人工育蘑迅疾发展―――多亏了食用菌经纪人王康军。
         王康军是当地“倡导”育蘑、贩蘑第一人。十六年前,他扣大棚种蔬菜,跑市场,找销路,发现山蘑抢手。可山蘑一年一季,他便琢磨着:能不能人工育蘑,让一季变四季都为咱赚钱。
         几经波折。大罗密首批人工蘑菇上市。落雪季节,王康军骑车四处推销。两三个点转下来,蘑菇兜售一空。村民郭春元,外欠债务万元,生活窘困。学着种蘑菇,年收入四五万元。
         短短几年,育蘑户增至数十家,小蘑菇气候初成。
         王康军“倒腾”蘑菇有招。香菇初上市没人认,他便赠送品尝。果真,味道鲜美,新品种美名不胫而走。久之,方正、依兰、通河,周边人都吃开了大罗密蘑菇。
         毕竟,巴掌大个地方。市场很快饱和,蘑菇价格走低。王康军便将目光瞄向省城。
         事情的进展并不一帆风顺―――山区俏销的榆黄蘑,在省城却鲜有问津,销售受阻。收购的蘑菇,成箱倾倒。
         王康军索性寄宿小旅店,常驻哈尔滨。午夜时分赶去接货,凌晨两点蹲点销售。在蔬菜批发市场里,传着他的声声吆喝:“大罗密鲜蘑啦!”“大罗密鲜蘑啦!”先是,吆来了买主,渐而,吆出了品牌。
         早市刚散,王康军与几个经纪人又直奔哈市各大超市、蔬菜市场、饭店推销,他们管这叫“见缝插针”。几经努力,最终叩启市场之门。
         织就的销售网,联通四方信息。南方的鸡腿蘑、白灵菇品种,供不应求―――一个电话拨回方正,便开始订单培育。不仅如此,育蘑经验、科学技术,捎回的条条信息,让方正人眼界顿开。
         市场风云多变。盛夏时节,蘑菇丰产。仅靠鲜销,“出口”十分有限,蘑菇积压如山。一时间,众人望蘑兴叹。
         化危机为商机,水路不通走旱路。王康军等人变鲜蘑为“干品”,运到沈阳、长春,身价倍增,1公斤卖到24元。滑子蘑腌制成品,北京、大连成吨订货。初加工盘活蘑菇,销量成倍翻升,“蘑山”削平。
         销售激活生产潜能。大罗密食用菌专业村、专业屯竞相崛起,年产量2400吨,效益300万元。
         王康军的观念也在变:大规模生产,才能获得更为可观的效益。规模,从何而来?引来龙头企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龙头”来了,可移动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市场,也随之而来。
         “大罗密的蘑菇多”,王康军“倒腾经”越念越活。大连一企业,欲兴建滑子蘑深加工厂;浙江发来传真―――旺季,香菇日产量达150万袋,即建保鲜库就地收购,意在长远合作。
         大罗密的蘑菇还得多。
        
         (黑龙江日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